APP下载

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方法

2014-01-10向士旭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英译交际

彭 娅,向士旭

(1.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402160;2.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重庆401331)

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方法

彭 娅1,向士旭2

(1.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重庆402160;2.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重庆401331)

公示语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增加和在华外国人的增多,大部分公共场所都为汉语公示语配上了对应的英语译文。中国的公示语英译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也承担着对外宣传和交流的功用,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语言特点和语用功能以及中英文语言文化习惯的差异,采用最为合适的策略进行翻译。

公示语;英译;交际翻译;翻译策略

开放的中国迎来了日益增多的外籍访客。为了适应这一现状,全国各地公共场所大都使用汉英双语公示语。英语公示语主要用于在必要的场合指示、提示、警示或帮助在华外国朋友更方便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虽然近年公示语的英译取得了不少丰硕的成果,但各种错误和不规范现象仍比比皆是。在本文中,笔者旨在通过探讨公示语的语言特点,依托一些实例和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提出汉英公示语翻译的三种翻译策略。

一、公示语及其功能

公示语,也被称之为标示语等,它广泛地指代公共场所内标示牌上所显示的内容,其目的在于传达多种功能,如宣传、提供信息和警告等。它的文字表达一般甚为简洁,常常借用图式或符号等形式,有时可能是多种表达手段的结合,以达到其特定的交际功能。

一般认为,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1]。1.指示性公示语

提供周到的信息服务,主要功能在于指示性服务内容,并不要求公众采取何种行动。例如:The British Museum(大英博物馆),Prints &Drawings(版画与素描),International Departure(国际出发),Baby Change(婴儿换巾处),Anniversary Sale(开业纪念特卖),Drive up Pharmacy(汽车药店)等。

2.提示性公示语

主要起提示作用,无特指意义,使用的比较广泛。如:Beware of Pickpockets(当心扒手),This cash register is temporally closed(本收银机临时关闭),Area Closed(封闭区域),Water Polluted(水已污染),Demo kit inside(演示包在内),Falling Rocks(小心岩石滑落)等。

3.限制性公示语

旨在对相关公众的行为动作提出要求或者约束,语言直截了当,但不会让人有强硬、粗暴、无礼之感。例如:Open door slowly(慢开),To avoid congestion please do not stand near the stairs(为避免拥堵,请勿在楼梯附近停留),Passengers Only(送客止步),Close the door immediately when not in use(不用时将门关闭)等。

4.强制性公示语

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任何行动。语言直白、强硬、没有商量余地。例如:Dogs must be carried(抱好犬只),Do not speak to the driver(请勿与司机攀谈),Police Line!Do Not Cross(警戒线,勿超越),This door MUST remain closed at all times(此门必须24小时保持关闭),Other uses prohibited(严禁随意停车)等。

二、公示语的语言特点

公示语是一种面向公众,为公众提供信息或者提出行为规范要求的特殊文体,它具有鲜明的语言特点。

1.语言简明精练,尽量节省篇幅

公示语的目标读者是出入于公共场所的普通大众,这些人多数来去匆匆,而且,公示语的篇幅也受到极大的空间限制,这些条件决定了公示语一定要简单明了。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有几个常用的手段,一是省略虚词和非主要成分,仅保留实意词,所以在公示语中大量使用名词、动词和动名词词组结构,如No Admittance(禁止通行),Adults 7.00(成人7元),CASH AND CHECKS ONLY(仅收现金或支票)等。第二是使用独立主格结构。如No Cash Accepted(不接受现金),完整的形式应该是No Cash is Accepted。第三是不使用标点符号。在英语公示语中基本不会出现标点符号,而是自然分行,这样读者看起来也不会产生混淆。第四个方法是使用缩略词。缩略词的使用在公示语中非常常见,其中一些已经固定下来,比如Road缩写为Rd.,Street缩写为St.,贵宾VIP(完整形式为Very Im—portant Person),自动柜员机ATM(完整形式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等。

2.文字与图标结合使用

为了体现简洁,帮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明确公示语的意思,很多公示语经常和对应的图标放在一起使用,如男女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桶等都经常是图标和文字或缩略词搭配使用,可以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3.现在时态的使用

公示语的目的是提示公众在某些特定场所或某种情况下该如何做,所以其时态应该是现在时。如Watch For Pedestrians(注意行人),Wipe Your Shoes And Boots(请擦去鞋上的土),We Rent Tools(工具租赁)等。

4.常用祈使句

祈使句的语法功能是用来表达命令、请求、劝告、警告、禁止等,正适合于很多公示语所要达到的功能和意图,因此祈使句句型在公示语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限制性和强制性公示语中尤为明显。如Please do not smoke next to the door!(门道附近,请勿吸烟),Please clean up after your dog(狗便后,请清理),Please enter at other end(请从另端进入),等等。

5.用词通俗易懂,禁用生僻词汇

公示语的读者是普通公众,所以其语言应该是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和接受专业训练的人就可以理解的,所以用词一定要符合普通人的文化水平。

三、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2]于1981年首次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模式。语义翻译注重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意图,较少考虑译入语的语言文化情景和作者的反应,译者的翻译应该最大程度地展现原文的内容。与之对应,交际翻译的关注对象时是目的语的读者,旨在为读者减少或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障碍。因此在交际翻译过程中,译者不是在尽量忠实地复制原作的文字,而是以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为基础,传递原作的信息。纽马克[3]认为,文本可以为三大类: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呼唤型文本(vocative text)。而且文本类型的不同决定了采用的翻译方法的不同。

公示语的目的是明确地将信息传递给读者,并预期读者会对之做出相应的反应或采取某种行动[4],其最终的立足点是“效果”,而非文字的“内容”。因此,公示语可划入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的范畴,并以呼唤功能为主。根据纽马克的理论,在汉语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应以交际翻译为主要翻译模式。同时,结合上文所述的公示语的语言特点,笔者提出以下的公示语翻译策略。

(一)规范统一,从源语大胆借用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不同国家间公示语的使用也日趋统一。实际上,有一些公示语已经在国际上通用。而多数汉语公示语在英语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表达。对于此类公示语,我们不用费心翻译,直接采用英语中现有的习惯说法即可,这样的译文既地道自然,又可以尽可能多地传递原公示语的信息,有利于公示语充分发挥其功能。如王银泉、陈新仁[5]所提出的,约定俗成是标识语英译中不可忽视的翻译原则。

例如:公共场所经常悬挂着“小心碰头”的标牌,经常被翻译成Attention your head,很是不伦不类,甚至有的翻译成Take care of your head(字面意思是“小心你的脑袋”,常用在威胁别人的时候),其实英语中早有对应说法Mind your head,直接“拿来”就好。

另外,公示语应尽量采用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语汇,即同一公示语出现在任何场合其措辞都应该是统一的。一直以来,人名和地名的翻译都存在着一定的混乱现象,最常见的是某个地方名或景点有多种译名并存。如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就存在多种翻译:Terra Cotta Warriors,Warrior and Horse Figures,figures of warriors and horses of Qin tombs,the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等等,难以统一。

综上所述,翻译汉语公示语时,如果在英语国家存在对应的惯用公示语,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借鉴,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译法。只有当无恰当的对象可以借鉴时,才考虑根据语境和语言文化特点进行翻译。而且,在翻译同一个公示语内容时,应参考权威的翻译和相关规则,尽量采用统一的翻译措辞,以避免理解上的混乱。

(二)明确受众,注意语言文化差异

根据翻译目的论,在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公示语翻译的服务对象,即“目标文本接受者”。公示语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不懂汉语或汉语水平不高的外国人提供公示语的对应信息。所以,公示语英译的受众就英语母语者或者以英语为交际语言的人群。在充分考虑到译文受众的基础上,才能处理好具体的翻译问题。

如上文所说,有很多公示语在国际上使用的非常普遍,已经是约定俗成,这种公示语的英译以直接从英语中“照搬”。不过,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在某些历史环境里,经常会出现一些词汇,在语言表达或文化色彩上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在英语中根本不存在对应的说法。这种时候就要考虑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按照不同情况,进行恰当的处理。

有一部分公示语不需要翻译,如“请讲普通话”,“严禁随地大小便”,“禁制随地吐痰”,“严禁触摸电线”,“红灯时请您停车”,“请您便溺入池”这类标语,它们是针对国人陋习提出一些行为要求,针对的对象是中国人,完全没有必要进行翻译,否则反而会带来困惑和误解。

还有一些词汇,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其语言文化内涵,进行翻译。比如“三八红旗手”,英语中并无对应的说法,有人提出按照字面翻译为Red flagger。但是对于对中国所知不多的外国人来说,看到这种翻译肯定是一头雾水,不会想到它指的是“女性先进或模范人物”的意思,这种情况下使用Woman Model—worker或Woman Advanced—worker就可以很好地传达这层涵义。

赵湘[6]曾提出,汉译英有两条原则必须坚持:一是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二是熟知外国语言习惯,防止落入文字陷阱。在翻译过程中若不充分地考虑语言文化习惯差异,很可能会把一个绝妙的公示语变得大煞风景。北京朝阳区曾出现过这么一句宣传语:“文明朝阳,精彩有我”,英文翻译显示为“civilized Chaoyang,magnificent with me”。该翻译受到了不少国内外人士的质疑,因为“civilized”虽然是“文明、开化,有教养”的意思,但它是针对野蛮和不文明而言的。该词现在虽已变成中性词,但经常让人联想起以前所带有的贬义。使用这个词,好像隐含着这样的言外之意:“只有朝阳区是文明的,其它都是野蛮不文明的”。当然,这绝非宣传语设计者的本意。这一不当翻译极易造成意义传达上的误解。

可见,在翻译公示语时,其中文原文所包含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应该处于从属的地位,仅作为参考,翻译的重心是按照受众(英语读者)的需要传递公示语的内容。

(三)言简意赅,关注语用功能,避免逐字对译

公示语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本身语言就具有简明扼要的特征。同样,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也应考虑这一因素,尽量保证译文言简意赅。但是,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也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所以有着很多差异。有很多汉语的公示语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接对应翻译,会造成语言累赘,词不达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大胆舍弃冗余信息,着重于传达原文的核心内容。

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保护草坪的标语。这种标语在中国非常常见,有人统计过,不同的版本达几十种之多,有的声情并茂,以情动人,有的工整对仗,文采飞扬。如:“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芳草青青,足下留情。”“芳草萋萋,踏之何忍。”“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城市属于你,绿茵属于你。”“绿色的草地多美,您的行为更美。”其英译表达也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像“小草有生命,踏入请留情”译为Grass has life,please watch your step,算是既对应了内容,又照顾到形式的译法。像“小草也在长,踏入想一想”译为“Into the think,grass is long”则纯属为了和对应原文字面而进行生编硬造,胡译乱译。其实,这种公示语的意图在于提醒公众不要践踏草坪,直接了当地全部翻译为“Keep off the grass”足矣,不需要为了照顾原文的字面再去绞尽脑汁地思考“芳草”“微微笑”等等该怎么译。

四、结语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公示语英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保证译语的质量,译者应以交际翻译法为指导,充分认识公示语的语言特点,把握汉英语言和文化差异,探究公示语的语用意义,关注其交际功效。这样才能得到既表达原文意思,又符合译入语语言习惯的公示语,给在华外国友人带来工作、生活和学习上的方便,为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做好信息服务工作。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6):40—44.

[2]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21—22.

[3]Newmark Peter.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M].New York: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39—42.

[4]于金华,赵一.公示语的交际翻译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2—145.

[5]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2004(2):81—82.

[6]赵湘.中英标识语的文化差异与语用翻译[J].外语教学,2006(2):76—78.

[责任编辑、校对:王军]

Language Features of Public Signs and Its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ENG Ya1,XIANG Shi—xu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Sciences,Chongqing 402160,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Chongqing City Management College,Chongqing 401331,China)

Public signs are quite common in people's life.With China's opening—up to the world,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ers come to China.Thus,English versions of public signs are offered for the sake of their convenience.There have been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whereas many problems still exist.Public signs can be classified as a kind of practical writing,and they are used for the purpose of external publicity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s well.Therefore,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their langue features,pragmatic function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By doing this,it will be more feasible for the translator to adopt prope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public signs;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rategies

H083

A

1008—9233(2014)02—0055—04

2013—12—16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QNWX029)

彭娅(1981—),女,河南南阳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英译交际
情景交际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摘要英译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浅析俄语科学语体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新媒体时代网络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浅析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