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SWOT分析与战略对策*

2014-01-08何晓聪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校

何晓聪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广州 510320)

地方院校是由所在省(市)级地方政府主管,主要为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高等院校。随着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据2011年度全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地方院校占全国公办本科院校的85.4%[1],20世纪90年代的367所中央部属院校中,已经有七成划转地方管理。在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地方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据统计,在我国现有的509所具有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中,80%为地方院校。因此,研究地方院校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探讨它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有利于构建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建立合理的教育分工与协作关系,从而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SWOT分析是制定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对策的基本依据。通过对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地方院校面临的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以及地方院校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es)。采用矩阵组合的方式提出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策略,从而充分发挥优势、利用机会、克服劣势、化解威胁。

一、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因素分析

地域区位优势明显。地方院校的设立紧密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扮演着地方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的角色。良好的地域人脉关系使之“近水楼台先得月”,容易获得地方政府在财政、土地、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扶持;那些地处经济发达省份的地方院校,由于其地域吸引力,比中西部院校更容易吸引优秀师资和生源。

与地方企业产学研合作经验丰富。地方院校的科研课题大部分来自地方企业,培养的研究生就业范围也多在当地。能准确把握区域内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模、层次,了解企业对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的需求。地方院校通过与当地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学科特色优势。地方院校学科分布具有“少而精”特点,有些地方院校的学科领域还带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这些学科也可以在举校体制下获得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与传统名校、大校同类学科相比往往能“四两拨千斤”,形成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还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劣势因素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验不足。地方院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普遍较短,52所(包括5所民办高校)试点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甚至没有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传统研究生教育的路径依赖干扰了地方院校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之间区别的认识和把握,两者存在趋同化倾向,例如:在教育思想上仍遵循传统的“重学轻术”,在教学内容上脱离职业背景和社会实际仍强调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在教学方法上忽视了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锻炼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等等。

师资力量薄弱,特别是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导师稀缺。地方院校办学层次较低,学科平台建设水平不高,缺少名牌效应,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特别是大师级的名师。而师资的匮乏,又会使地方院校的办学层次、培养质量难以提升,进一步削弱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竞争力。

办学资源紧张,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投入极其有限。例如:2011年广东省属高校生均综合拨款6600元,仅为教育部直属院校的一半[2];获得985工程上百亿财政投入的均为中央部属院校,只有不到10%的省属高校获得了“211工程”财政投入[3]。相关统计显示,地方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中央部属院校的50%,事业性经费和基建支出方面的情况也基本如此[4]。身份的差异使得地方院校办学资源捉襟见肘,迫使地方院校不得不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非但没有得到充分的资源保障,甚至被视为获得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人脉资源、增加学校创收的重要途径,违规招生、降低培养要求等做法都呈现出明显的功利性倾向,严重制约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机遇因素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使得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我国正处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机遇期,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以广东省为例,2010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扶持金融、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和总部经济等八大高端服务业,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国家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旅游经济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进程中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恩格尔定律,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应当随着经济水平越来越高。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逐步迈入小康水平,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价值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迫切希望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充实自己,增强在激烈社会竞争中的个人竞争力。另一方面,经历连年扩招后的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研究生教育成为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的避风港。与培养“学术精英”的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灵活的学习方式、紧贴职业实际的学习内容,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专业学位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10年公布新增19种硕士专业学位,批准新增13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种类和授权点数量均相当于过去19年的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连年增长。地方院校与中央部属院校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加之中央部属院校以培养学术科研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使得地方院校完全有可能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四)威胁因素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较低。虽然我国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有二十年历史,但由于招生规模小、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并未为考生所熟知。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一直以学术能力培养为导向,专业学位被视为学术型学位的衍生品或“山寨版”,歧视、偏见也屡见不鲜。而个别专业以盈利为目的的办学导向也使培养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不足,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心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含金量不如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印象,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社会认同度难以在短期内有所提高。

生源竞争日趋激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浓厚的市场化色彩。相比之下,中央部属院校更容易吸引办学所需的资金和高层次人才,毕业生质量更容易获得用人单位认可,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使缺少“名牌效应”的地方院校面临不小的挑战。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国外教育机构也已“抢滩登陆”中国[5],这些潜在的竞争也将对地方院校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用人单位的人才观有待改变。国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设立主要是迫于用人单位的强烈需求,政府仅作为沟通渠道或协调者。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更多地体现了政府的意志,来自用人单位需求推动力不够。尤其是在专业学位并未获得社会普遍认可的情况下,人事制度对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仍高看一眼,被人为矮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缺乏应有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对策

根据SWOT矩阵分析的结果,组织的战略一般有四种,即SO(strengths-opportunities)全面增长战略、WO(weaknesses-opportunities)质量提升战略、ST(Strengths-Threats)特色发展战略和 WT(Weaknesses-Threats)紧缩防御战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而在高等教育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而紧缩防御策略并不可取。对地方院校来说,关键在于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符合环境变化的发展策略,扬长避短,发展自己。

表1 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SWOT战略矩阵

(一)SO全面增长战略

对于那些办学历史悠久、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地方院校来说,可积极采取发挥组织内部优势、利用组织外部机会的增长性战略。

1.充分利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学科贴近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优势,做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大力扶持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力度大、发展基础好、潜在需求突出的学科,为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争取专业学位领域实现新的增长。同时争取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指标,采用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形成和完善多层次招生宣传体系,利用校友资源积极搭建生源蓄水池。

2.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特性和行业需求,寻求建立政产学战略联盟。要尽力以地方为依托,不断拓展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主动与大型企业、地方政府建立长期、稳定、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引导社会团体、专业组织介入专业学位教育教学过程,使校企真正成为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共同体。

3.加快专业学位教育国际化进程,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如专业学位教育在美国已有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先进管理经验,将有力推动地方院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地方院校应当注重与国外对口院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办学,扩大面向海外招收留学研究生规模[6],引进国外有专长的名师、派出教师到国外进修以提高师资水平,引进国际通用的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使用国外相关专业的教材,逐渐增加外语和双语教学的课程比重,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WO质量提升战略

对于开展研究生教育时间不长的地方院校来说,可以利用外部的机会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强化质量意识,必须通过实施质量提升战略,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1.不追求没有质量的规模,避免盲目扩张。充分把握专业学位授权与学术学位授权分行并立的机遇,坚持有所先为、有所后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办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不能贪大求全地将摊子铺得太多以致积重难返,而是要追求“少而精”,有意识地先选择个别优势学科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破口。通过管理体制、培养模式的不断尝试,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建立适合本校校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

2.加大师资投入,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鲜明职业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教师在相关职业领域的实务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院校可以结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参照教师进修、访学的模式,鼓励现有教师到企业一线岗位挂职锻炼,提升业务素养;同时实行更加灵活的绩效考核制度,对通过专业学位领域相关的职业资格高级认证的教师,适当减免、降低课时要求和科研考核标准。此外,地方院校还可以通过直接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具备相应学历的职业白领、金领,充实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

3.构建多元投资格局,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稳定投入。更新观念,彻底改变“等、靠、要”的生存方式和封闭的办学模式,建立由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构成的研究生教育多元投资主体格局,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投资以及社会公益赞助,以弥补政府投资的不足。学校要坚决摒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产业化的思路,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经济原则,建立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通过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途径减轻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的负担。

(三)ST特色发展战略

对于那些有一定办学水平、所在地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竞争激烈的地方院校来说,应该利用内部优势来回避外部威胁,以特色提升竞争力。

1.强化特色意识,实施特色竞争战略。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出击,识别、适应地方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打造培养特色,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发展之路。一是面向当地独特区域经济结构需求,设置具有突出地域和行业特点的培养方向,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应用性课程[7];二是充分利用当地企业良好的合作关系,总结具有丰富地域和行业色彩的案例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使得毕业生的专业素养更加契合地方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这种特色越突出,学校就越具有不可替代性,在竞争中就更具有独特的优势,就可以形成新的名牌。

2.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结合专业学位相关职业发展的特点,引导在校生结合本校培养特色,规划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加强与当地行业组织、大中型企业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尽可能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造就业机会。

[1]教育部.2011年教育统 计数据 [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255/201303/149855.html,2013-03-20/2013-04-02.

[2]广东生均拨款八年未变[EB/OL].羊城晚报:http://www.ycwb.com/ePaper/ycwb/html/2012-01/18/content 1305630.htm,2012-01-18/2013-04-02.

[3]陈文娇,宗 清.资源配置政策影响下的大学组织趋同现象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6).

[4]刘海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权化对高校行为的影响研究[J].江苏高教,2008,(3).

[5]王新民.地方院校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6]曹俊杰,盛科荣.地方院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问题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

[7]夏东伟,刘恩贤,等.地方院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以青岛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3).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校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