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2014-01-07王令俊

长江蔬菜 2014年23期
关键词:霉层百菌霉病

王令俊

日光温室番茄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王令俊

导读:日光温室番茄管理不当易导致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四大病害流行,严重者可造成大幅度减产。在做好前期消毒、杀菌工作,生长期间通风排湿的同时,还应在发病初期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农药预防,为优质、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早疫病:高温、高湿易发,叶上病斑具轮纹

叶霉病:高湿易发,叶背病斑长出褐色茸状霉层

近年来,受气候、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日光温室番茄病害呈加重发生态势,尤其是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灰霉病四大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可造成大幅度减产。防治番茄四大病害,除了应采取对育苗温室用硫磺熏蒸、温汤浸种、通风排湿等预防措施外,还应在发病初期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药剂防治。

1 早疫病(轮纹斑病)

1.1 症状

早疫病是番茄常年多发病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病菌主要侵害叶、茎、果实各个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从下部叶片开始显症,逐渐向上扩展。最初,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扩大后病斑呈近圆形、灰褐色,具深褐色的同心轮纹。茎叶分杈处发病,病斑为圆形或梭形,稍凹陷,也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植株易从病处折断。果实被害先从果蒂处开始,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凹陷,像黑色的膏药块,潮湿环境下病斑上会长出黑色霉层。

1.2 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发病,当温度达20℃以上,病害发生严重。

1.3 防治方法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选用无病壮苗定植,定植前喷药预防,带药进棚。铺盖地膜可推迟和减轻前期发病。发病前用熏烟剂或喷洒70%代森锰锌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也可用1∶1∶200倍波尔多液喷洒。

2 晚疫病(疫病)

2.1 症状

晚疫病主要为害番茄的叶片和果实,也可侵染茎部。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浸状,渐变为暗褐色,病斑周围与组织交界处为浅绿色,潮湿时叶背病健交界处长出白色霉层。茎秆上病斑为黑褐色、稍凹陷、边缘不清晰,潮湿时长少量白霉。青果易被害,近果柄处形成油渍状暗绿色病斑,渐变为暗褐色至棕褐色,边缘形成云纹状,病斑表面变硬,潮湿时也可长出少量白霉,病果易脱落、腐烂,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

2.2 发病条件

高湿、低温条件,即当相对湿度95%以上、温度15~25℃时最适宜发病。大棚番茄过于密植,不通风,湿度大,尤其遇上断断续续1周左右的阴雨天气,晚疫病易流行。连年种植番茄不换茬的温室易发病。

2.3 防治方法

定植时挑选无病壮苗,定植前将苗子集中喷1次药进行保护,这样省药。种植不宜过密,及时整枝打杈,去掉底部老叶,注意通风排湿;发现病叶病果病株立即清除。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尤其在阴雨天要及时用百菌清烟剂熏蒸保护。可采用10%百菌清烟柱(粉),每667 m2大棚用药400 g。傍晚闭棚后熏烟,把药均匀放在棚内,点燃冒烟后闷棚一夜,次日早晨通风,隔7天熏1次。熏烟法省工、省力、方便、不增加棚内空气湿度,防病效果好。发现有中心病株立即对其周围进行喷药封锁,同时全棚喷药预防。药剂有25%甲霜灵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58%瑞毒·锰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丰护安(氢氧化铜)5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3 叶霉病

3.1 症状

叶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可为害茎、花、果实。叶被害后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紫色至褐色茸状霉层。发病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植株呈黄褐色而干枯。

3.2 发病条件

主要是高湿。当大棚内相对湿度高于90%以上,或遇到连阴天湿度大时就容易发病,但晴天光照充足,棚温升至30℃以上就可以较好地抑制病害发生蔓延。

3.3 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及时喷洒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2 000倍液、30%爱苗(苯甲·丙环唑)乳油4 000倍液、96%天达噁霉灵3 0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连阴天用百菌清烟雾剂熏蒸(方法同晚疫病,可兼治)。

4 灰霉病

4.1 症状

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病菌多数先侵害青果上残留的花瓣、花托和残存的柱头,进而向果实和果柄上蔓延。青果大小都可被害,第一穗果发病最重,被害青果一般不脱落。果皮被害,初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后期表面生灰褐色霉层。严重时果实腐烂,传播速度快。

4.2 发病条件

低温、高湿或密度过大,通风差,连阴雨天气发生为害严重。灰霉病菌发育的最适温度是16~23℃,25℃以上的气温即不利于病害的蔓延。相对湿度持续在90%以上,病害极易发生流行,发病严重时造成茎叶枯死和大量的烂花、烂果,直接影响产量。

4.3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首先搞好棚内的通风、透光、除湿,但同时保证棚内温度不要太低。其次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长势旺盛,防止早衰及各种因素引起的伤口。收获后彻底清园、晒土壤,可减少病菌来源。

②药剂防治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等,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要注意病菌容易产生耐药性,不可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上述药剂轮换使用。

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初呈灰白色水浸状软腐,后期生灰褐色霉层

王令俊,河南濮阳市华龙区孟轲乡农牧中心,457001,电话:13839398925,E-mail:474691066@qq.com

2014-06-14

猜你喜欢

霉层百菌霉病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改进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
鸡胗中百菌清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欧盟发布百菌清正式禁用公告
如何防治辣椒疫病
百菌清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万寿菊制种田中的病害鉴定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