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银行业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2014-01-07李拉贾玉成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201300134

产权导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银行业信贷金融服务

◎ 李拉 贾玉成(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201 300134)

略论银行业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 李拉 贾玉成(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 天津商业大学,天津300201 300134)

在我国目前和未来面临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对银行业而言,城镇化在地域上串联着城镇与农村,在产业上串联着工业、农业与服务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串联着投资与消费。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当前扭转和稳定经济增长扩大有效内需的现实选择,也助推银行业自身战略转型发展。银行业不仅因新型城镇化建设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也对银行业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充分发挥银行业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1 近年来银行业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取得的主要成绩

1.1 银行业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1.1.1 银行业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城镇化,简而言之即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相关产业向城镇聚集、城镇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张的历史进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银行业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一直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银行业对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住宅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形成与发展。

1.1.2 银行业支持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我国城镇化建设从表面上看,已经达到世界52%的平均水平,但按户籍计算,中国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仍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持。这其中,商业银行的信贷仍将是主要支持力量。银行业可以充分发挥对小微企业、“三农”和消费的金融支持作用。银行业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信贷支持,发展消费信贷和绿色信贷并为“三农”等薄弱环节及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并逐步加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积极落实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使欠发达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金融资源支持,从而为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1.1.3 银行业可为城镇化中的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金融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是解决城镇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的一项惠民工程。银监会一直以来积极督促银行业相关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信贷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商业银行在近年来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的需求特点,在信贷管理模式上进行优化改进,在审贷手续方面进行了简化,对信贷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强金融服务。银行业可以为城镇化低收入群体保障性安居工程提供金融支持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参与到城镇化开发建设中来。

1.2 近年来银行业在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取得的主要成绩

1.2.1 银行业助力城镇化发展大幅提升地方财政收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快速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过去十几年,中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并由此带来2000年以后中国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成倍增长。这期间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助力就是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模式在全国大规模的铺开,土地升值带来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提高。

1.2.2 银行业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的拓展力度,促进城镇化建设。商业银行陆续进军城镇化建设这个市场,带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银行也从中受益。 三年前,在农业银行上市前夕,时任农行董事长的项俊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城镇化是农行未来最大的发展机会,农行要抓住未来中国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化的机遇,大力开拓县域“蓝海市场”。 2013年,农行已经火速与湖南、重庆、四川、云南三省一市签订城镇化建设与金融服务的合作备忘录,涉及不少于41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用于三省一市未来5年内的城镇化建设项目。

1.2.3 银行业促进城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银行业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以昆山为例,近年来,昆山市银行业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扩大信贷规模、加大信贷支持创新信贷举措,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目前昆山已经成为中国大陆经济实力最强的县级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近年昆山还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

另外,以天津市东丽区华明镇为例,华明村镇银行的诞生是天津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创新。在全国范围内,华明村镇银行是首个将总部设在示范镇的银行,华明村镇银行推出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这一新产品,不用抵押物,只要有公司进行担保,通过银行的信用评级,就可最多得到单笔5000万元的贷款。现在,该银行针对不同的客户设计了5大系列30多个产品,基本能涵盖当地所有农户、农民、社区、包括小微、中小企业的需求。

2 银行业在我国以往城镇化建设作用发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以往城镇化建设的区别

2.1.1 与以往的城镇化道路相比,新型城镇化建设拟定了六大指导原则:一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城镇准入门槛。二是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三是合理调整优化城市群格局,促进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四是以大带小,把大中城市和小城镇联接起来共同发展。五是集约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六是完善城镇的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六大指导原则将使新型城镇化有着与以往城镇化不同的外延和内涵。

2.1.2 六大指导原则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四个方面发生转变。通过以往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对比新型城镇化的指导原则,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突出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强调发展速度转变为强调发展质量。城镇化加大在发展质量上的转变,将提高城镇化的整体质量水平。二是由半城市化、伪城市化向全面城市化转变。该转变主要是致力于解决农民市民化和从土地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轨”。三是由粗放型城镇化发展转为内涵型城镇化。未来城镇化发展将由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方向取代以往高增长、高排放、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四是由“以大带小,彼此协调”、“中西部地区重点推进”的均衡发展模式替代以往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和地区间的发展不均衡。

2.2 银行业在我国以往城镇化建设作用发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缺乏信贷的大力支持。目前,部分城镇尤其是欠发达城镇,对基础设施的的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亟待有关金融部门予以信贷支持。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银行机构不能为政府部门提供贷款,另外当前宏观调控政策下,信贷对于房地产行业支持明显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此外,农村信用社在公共基础设施上也有明确的贷款限制,制约了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致使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及环保设施存在不完善、不配套等种种问题,滞缓了小城镇的整体和谐的推进发展速度。

2.2.2 我国商业银行追求高收益导致对城镇化项目缺乏热情。市场化的发展使资金不断追求较高收益率,造成1997年以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金融一直处于空缺地位。城镇化必然产生极大的资金需求,需要新建和翻新大量的基础设施,这种建设项目的非盈利性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相悖,二者相互制约,成为阻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

2.2.3 我国银行支持城镇的金融服务功能不完善。

在我国银行业支持城镇的金融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如运行机制不健全、业务单一,主要表现在对粮棉油等农产品的储备、收购、调销等提供融资服务,业务对象范围比较局限,对其他急需信贷支持的农业项目支持力度不够,相对限制了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还有功能缺位,主要表现在其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资金往往不能按时到位,且资金拨付有限,造成一些农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些都制约了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的发挥。

2.2.4 近年来紧缩政策导致银行收紧对县域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中央在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暂停土地审批、清理开发区、暂停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并清理在建项目等措施,从而强化宏观紧缩政策,与之相适应的,银行也收紧了对县域社会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二是对新增贷款严格审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宏观调控政策,各商业银行相应强化了新增贷款的审批程序,使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与效率明显不足。

3 使银行业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建议

3.1 银行业应继续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中发挥金融支持重要作用

首先,银行业因地制宜地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消费信贷和绿色信贷上予以大力支持,银行业应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金融服务职能。其次,银行业应持续为小微企业、“三农”等薄弱环节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努力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积极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政策,令欠发达地区得到相应的金融资源,使城镇化进程中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方面得到支持。

3.2 银行业应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差异化、特色化经营,进一步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自身优势,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有力支持。例如,综合化金融服务方面由大银行发挥主导作用;中型银行则积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则应进一步满足当地金融需求,做到“贴近基层、贴近社区、贴近居民”;小型银行则应在便民金融服务方面予以强化,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网络。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应发挥自身特色,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应鼓励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商业银行扩大服务网点的覆盖面,积极服务“三农”领域。

3.3 应发挥资产管理公司在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3.3.1 建议促进资产管理公司进行金融综合经营的体制改革,发挥支持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作用。近年来,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不断向其他金融领域扩张。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为例,31家地区办事处已覆盖全国,并向北方经济中心城市天津拓展,建立了具有区域性、全国性影响的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建议中央有关部门进一步支持这类资产管理公司,利用其拥有的资源,积极参股或并购地方商业银行,将触角进一步延伸至新型城镇化的领域,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有序发展。

3.3.2 建议支持资产管理公司类金融机构,拓展建设我国区域性农村资产交易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除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外,还有整合农村的现有财产等资源,发挥促进农村向新型城镇化迈进的资源配置作用。例如农村集体土地、林地、草地的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个人房屋的所有权,以及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与收益分配权。这也为各地的资产交易所带来了难得的商机。

建议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地域发展特点,逐步向“城镇化”相关领域进行延展延伸。发起设立或并购农村资产交易市场机构,将触角延伸至农村,积极拓展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创新产品以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

猜你喜欢

银行业信贷金融服务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办理银行业务须谨慎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给银行业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