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科技信息

2014-01-06

中国科技信息 2014年5期
关键词:癌症

嫦娥三号第3月昼工作正常 玉兔开展定点探测

据2月23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消息,“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第三月昼工作正常。北京时间当天凌超“嫦娥三号”着陆器再次进入月夜休眠。此前,“玉兔号”月球车于2月22日午后进入“梦乡”。

在第三月昼工作期间,“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搭载的有效载荷重新开机,按计划开展了科学探测工作。

着陆器搭载的月基光学望远镜和极紫外相机工作正澈月基光学望远镜每天长时间观天探测,月球缓慢的自转为其连续观测宇宙天体提供了独特的环境条件;为减少背静光,极紫外相机在月昼前几天和后几天,对地球等离子体层进行了观测。

“玉兔号”月球车在第三月昼开展了定点探测。经地面应用系统对传回的数据判断分析,其搭载的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状态良好,红外成像光谱仪的红外波段数据正超但“玉兔号”此前出现的机构控制异常问题仍未排除。

另据了解,已成为中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又再次刷新中国深空探测最远距离纪录,目前,“嫦娥二号”与地球距离已超过7000万公里。

国务院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审议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

会议认为,打好防治大气污染的攻坚战、持久战,是改善民生的当务之急,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自去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定目标、建机制、强监管,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但大气污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必须充分认识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不懈付出努力。要立足国情、科学治理、分类指导,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PM2.5和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能源结构、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不断推出远近结合,有利于标本兼治、带动全局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下大力、出真招、见实效,努力实现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逐步好转,消除人民群众“心肺之患”。

会议要求在抓紧完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以下措施:一是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推广使用洁净煤。促进车用成品油质量升级,今年年底前全面供应国四车用柴油。推行供热计量改革,开展建筑节能,促进城镇污染减排。加快淘汰老旧低效锅炉,提升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水平。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二是发挥价格、税收、补贴等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对煤层气发电等给予税收政策支持。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今年安排100亿元,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行“以奖代补”。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排污强度“领跑者”标准,对达标企业予以激励。完善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加大力度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汽车。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核心技术攻关和相关产业发展。三是落实各方责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责任考核。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完善水泥、锅炉、有色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范环境信息发布。会议强调,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和法治手段,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和科技支撑的作用,围绕结构调整、重点行业综合整治和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建设,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制定修订相关法规,推动形成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齐心协力防治大气污染的治理格局,以实实在在的成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全体人民。

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指出,保证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修订草案根据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高低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对高风险产品提高门槛,对低风险产品简化准入手续。强化过程监管和日常监管,突出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责任,对违法行为提高处罚幅度、加大处罚力度,用制度维护公平有序的生产经营秩序。鼓励企业创新,开发更多优质产品,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更放心。

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六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随着日前某知名快消企业被指其饮料中含转基因成分,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再度甚嚣尘上。

过去一年中,全球范围内的转基因种植呈现进一步增长,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发布的《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13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500万公顷,其中中国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六。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通报,在2013年,全球27个国家有超过1800万农民种植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比2012年增加3%,也就是500万公顷。此外,首个具有耐旱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杂交品种也在2013年在美国开始商业化。该组织荣誉主席克莱夫·詹姆斯表示,在主要的种植国家,主要转基因作物面积已达高点。

克莱夫·詹姆斯:比如中国90%以上的棉花都是转基因棉花,在美国,90%的玉米、90%的棉花、93%的大豆和98%的甜菜都是转基因作物,澳大利亚99.5%的棉花和阿根廷100%的大豆也都采用转基因技术。总的来说,农业生物技术在今天已经到达一个非常高的应用比例,增长空间已经很小。

全球转基因作物商业种植始于1996年,18年来,种植面积从170万公顷增加到1.75亿公顷,累计种植面积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1.5倍。克莱夫·詹姆斯介绍,在27个转基因作物种植国家的排名中,美国以占世界四成的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中国位列第六。

克莱夫·詹姆斯:在世界上的转基因技术应用大国中,中国排在第六位,位于美国、巴西、阿根廷和印度和加拿大之后。中国的转基因作物包括420公顷的棉花,6000公顷抗病毒木瓜以及小面积种植的转基因白杨等,其中白杨的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最新一代永磁有轨电车在青岛下线 最小转弯半径18米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第三代100%有轨电车样车,2月17日在中国南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下线。该车辆在国内首次采用永磁电机驱动、铰接转向架两项世界领先技术,高效安全、低噪环保、运营维护成本低、曲线通过能力强。

有轨电车是轻轨车辆的一种。按照低地板技术水平分为第一代分段式低地板、第二代70%低地板和第三代100%低地板车。该现代有轨电车具有技术先进、绿色环保、舒适方便、运量适中、外观新颖、路权灵活的特点。该车辆的最高运行时速70公里,采用三节编组时总载客量超过300人。车辆采用模块化设计、编组灵活,车内为全低地板,车厢地板仅高出地面35厘米,方便乘客,尤其是老人、儿童及特殊乘客上下通行。

据中国南车四方股份公司高级主任设计师李言义介绍,该车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驱动技术,同步永磁电机直接驱动,转向架无传统的齿轮箱,体积小,传动效率高,启动加速度快,运营可靠,维护费用低。该车辆首次采用铰接转向架技术,其转弯灵活,曲线通过能力强。最小转弯半径可达18米。该车辆的低噪环保性能值得称道,列车运行时无轮轨滑动、齿轮箱传动噪音,人均能耗约相当于公交车的1/4、小汽车的1/10。车辆设有智能网络控制、视频监控、紧急报警、乘客信息等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不仅可监视车内的旅客乘坐环境,也可监视车外站台信息以及车辆前端的轨道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车辆的运营安全。

该现代有轨电车将进行一系列的型式试验和线路试验,并正式投入运营。

嫦娥二号创造我国深空探测最远距离纪录

据2月14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消息,嫦娥二号卫星再次刷新我国深空探测最远距离纪录,达到7000万公里。已成为我国首个人造太阳系小行星的嫦娥二号卫星,目前状态良好,正在绕日轨道上飞向更远深空。

“这是我国航天器迄今为止飞行距离最远的一次‘太空长征’。”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总师周建亮介绍,按照目前星上状态,预计2014年7月,嫦娥二号将突破1亿公里,最远将飞行至距离地球3亿公里处,并将于2029年前后回归至距地球700多万公里的近地点。

作为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环月期首次获得7米分辨率的全月图;首次从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出发,飞行到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日地拉格朗日L2点;首次在距地球700万公里的深空实现了对图塔蒂斯小行星的逼近飞越,并获取了小行星近距离清晰光学图像。截至目前,已经超期服役近3年的嫦娥二号卫星,在北京飞控中心的控制下,依然在浩瀚太空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

周建亮介绍,随着卫星与地球距离逐渐增大,为确保上下行信号可靠稳定、卫星平台安全运行,北京飞控中心先后成功突破一系列关键飞控技术,在燃料最优化分析利用、轨道衰变规律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后续开展深空探测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科学家发现新的白血病抑癌基因

我国科学家主导研究发现了一个在急性白血病病人中有较常见突变的抑癌基因,且揭示其功能异常与多种不同致癌基因之间的协同作用,为研发白血病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基础。该成果2月10日在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

该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以及天津市科委多个重点基金资助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教授程涛、竺晓凡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王前飞等率领的多个团队合作完成的。他们通过对一个混合谱系白血病(MLL)患者及其正常同卵双胞胎的血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功能性MLL-NRIP3致癌基因和催化H3K36三甲基化(H3K36me3)的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D2的遗传突变。

王前飞介绍说,“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大约为2.76/100000人。该研究表明SETD2是白血病的新抑癌基因,而且SETD2-H3K36me3通路的功能破坏是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一种新的表观遗传机制。”

“急性白血病中SETD2-H3K36me3功能的发现具有两重意义:一是临床意义,二是科学意义。”王前飞说从临床角度而言,在儿童和35岁以下的成人中,急性白血病的死亡率超过其它任何一种癌症。而白血病某些亚类的治疗效果很好,另外有些亚类的治疗效果很差。这需要找到新的与肿瘤发病的相关靶标,并设计相关的治疗药物。从科学角度而言,传统认为肿瘤是以DNA突变为特征的遗传疾病。但DNA包裹在复杂的染色质里面,染色质特征变化是否在肿瘤生物学中有重要作用一直有争议,类似珠宝是精华但首饰包装是否重要的争论。H3K36me3组蛋白修饰紊乱在白血病中的功能研究证实了染色质变异在肿瘤发生过程中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说明虽然首饰包装只起到美化珠宝的作用,但染色质的变化能够通过控制DNA遗传信息的解读而在肿瘤发生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血液干细胞国际资深学者程涛总结指出,当前癌症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就是多种致癌基因或机制如何协同导致细胞恶变。他们的发现将促进对白血病乃至其它癌症发病机制的认识,有助于临床药物开发。

“这项研究是多个工作团队合作的结果,前后历时三年,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黄刚博士研究组的加入加快了研究进展。我们也尤其感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测序中心完成的肿瘤病人全基因组深度测序,为我们做出这个成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王前飞强调。

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推出重大举措

来自水利部的最新消息,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联合印发了《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是我国水土保持生态补偿领域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办法》共六章、三十一条,主要对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缴库、使用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核心是将水土保持补偿明确为功能补偿,重大突破是明确了矿产资源生产期从量计征补偿费和补偿费要按1:9进行中央分成的要求。

《办法》指出,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开办生产建设项目或者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地貌植被,不能恢复原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办法》规定,水土保持补偿费由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权限负责征收。从事其他生产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的水土保持补偿费,由生产建设活动所在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办法》明确,开办一般性生产建设项目的,按照征占用土地面积计征水土保持补偿费;开采矿产资源的,在建设期按照征占地土地面积计征,在开采期,石油、天然气以外的矿产资源按照矿产资源开采量计征,石油、天然气按油(气)井占地面积每年计征。

《办法》强调,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1:9的比例分别上缴中央和地方国库。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分配比例,由各省(区、市)财政部门商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蓝皮书:2030建成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智能体系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发展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月14日发布的2013年测绘地理信息蓝皮书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引进向具体落实转变,进入高速发展期,并提出到2030年建成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智能体系。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及各地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将其作为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城市病”、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的“良药”。如北京市2012年发布《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提出到2015年实现数字北京向智慧北京的跃升;湖北等省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浙江、江苏等地也印发了加快本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蓝皮书提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到2030年,建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服务高效、安全可控的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智能体系,这一体系以海量地理信息资源为基础,以新一代互联网络为支撑,以物联网、感知网为骨架,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血液,实现地理信息的集成服务和智慧化应用,为经济社会提供市场化服务。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李维森介绍,我国将在2015年全面完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向智慧城市升级。从2013年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每年选择10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目前太原、广州、徐州、临沂、郑州等列入试点的城市已初步完成项目设计,正在进行设计论证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

蓝皮书同时指出,构建智慧中国地理空间智能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做好顶层设计,以城市规划管理、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领域实现智慧化为着力点,逐步开展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在配套政策、标准支撑、创新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保障。

中国全面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问责

中国水利部、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十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其中明确,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省级行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据2月13日水利部消息,由水利部等十部门组成考核工作组,负责组织实施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各省级行政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两部分。

目标完成情况主要考核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等4项指标。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包括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等制度建设及相应措施落实情况。

根据方案,对期末考核结果为优秀的省级行政区人民政府,国务院予以通报表扬,有关部门在相关项目安排上优先予以考虑;对年度或期末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省级行政区人民政府,要在考核结果公告后1个月内,向国务院做出书面报告,提出限期整改措施。对整改不到位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依纪追究该地区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对在考核工作中瞒报、谎报、漏报等弄虚作假行为的地区,予以通报批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据了解,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专家表示,方案的出台,对于解决中国复杂的水资源水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我国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使用水下机器人勘探作业

据2月13日国家海洋局消息,我国近日首次在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成功实施水下机器人——“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作业。

国家海洋局表示,通过水下机器人的观测,中国大洋科考扩大了两个热液区硫化物的分布范围,了解到碳酸盐区的分布特征。这些精细资料将对我国在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的后续科考工作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据了解,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搭载的“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分别于1月27日、1月29日、1月31日、2月1日和2月2日进行了5次下水作业,其中4次取得成功。作业中,“海龙”号充分发挥调查精细的特性,为我国摸清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区的硫化物情况提供了良好的设备保障。这也是“海龙”号在“大洋一号”船本航次任务中首次进行与母船配合情况下的自动寻线跟踪模式作业。

海底热液区中的热液硫化物是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它的成因在于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到附近海底,像“烟囱”的形状堆积起来,因此,被形象地叫做“黑烟囱”。

在下潜中,“海龙”号不仅观测到了“黑烟囱”、盲虾和鱼等热液区生物,还扩展了死亡“烟囱体”的分布范围。在非活动热液区,通过水下摄像和照相,了解到热液沉积的分布范围,观测到热液沉积的分布特征,为海底摄像资料的后续解读提供了参照。在最后一次作业中,“海龙”号除了观测到碳酸盐的“烟囱体”,而且还成功取出一管水样。据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本次作业的高精度定位,实时精确控制观测、照相、取样等能力是常规调查手段难以达到的。

此外,在作业中“海龙”号的机械手、取样器、温度计等曾在水下出现异常。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水下机器人系统开发师吴超解释称,这可能与设备年头长、个别零部件不太好用有关,也可能与作业时长有关。本航段“海龙”号已突破近底连续作业8小时的纪录,而以往水下机器人近底工作时间基本都在三四个小时左右。针对取样器和机器手出现的问题,工作人员已制订多套调整方案。

2013十大科普事件

据2月12日中国科协2014年第一季度新闻发布会消息,中国科普研究所组织评选出了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这十大事件终评结果分别是:

1.神舟十号太空科普课,激发全社会的科学热情;

2.中国科学家首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普大奖,激励广大科普工作者;

3.《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面世,院士与30家媒体共话科普创作;

4.PX项目公众争议不断,科普促进危机化解;

5.我国第一个科学家群体展亮相国家博物馆,展示“科技梦-中国梦”;

6.嫦娥三号落月,引发新一轮的航天热;

7.“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基金”成立,鼓励科普创作;

8.百余院士签名“抵制迷信”公开信,备受社会关注;

9.“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引起强烈反响;

10.3D打印走进公众,影响未来。

2013年,中国科普研究所相关课题组通过搜索和跟踪的方式,在全国相关科研机构、科技媒体、科技网络上对全年的科普事件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共整理出60余个全国性的科普事件,并对各个事件的科普意义进行了解读和阐释,以此作为年度十大科普事件的备选条目。由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领衔的评审专家经严格评审和审议,最终一致评选出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发布

为保障我国食物有效供给、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同意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我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因此,《纲要》要求把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促进营养均衡发展、统筹协调生产与消费作为主要任务,把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人群作为突破口,着力推动食物与营养发展方式转变。

《纲要》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食物数量与质量并重,坚持引导与干预有效结合,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并从食物生产量、食品工业发展、食物消费量、营养素摄入量、营养性疾病控制5个方面,提出发展目标。

《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稳定在5.5亿吨以上;全国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全国人均每日摄入能量2200~2300千卡,其中,谷类食物供能比不低于50%,脂肪供能比不高于30%;人均每日蛋白质摄入量78克,其中,优质蛋白质比例占45%以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基本达到居民健康需求;到202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全人群贫血率控制在10%以下,其中,孕产妇贫血率控制在17%以下,老年人贫血率控制在15%以下,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控制在12%以下;居民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率的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世界癌症报告:中国新增癌症病例居全球之首

世界卫生组织说,2012年全球癌症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出现惊人的增长,中国首当其冲。

就肝癌、食道癌、胃癌和肺癌这四种恶性肿瘤而言,中国的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同样最多。

最新的《世界癌症报告》说,非洲、亚洲和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受癌症影响最大。总体来说,2012年全世界有1400万新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数达820万。

报告说,中国新诊断癌症病例为307万,占全球总数的21.8%。癌症死亡人数约220万,占到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26.9%。

这些数字略低于中国本国2012年的统计数字。据中国媒体报告,全国肿瘤登记中心记录的每年新增病例为350万,死亡人数为250万。

然而就2012年而言,中国并不是患癌率最高的国家,排在前5位的是丹麦、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挪威。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统计,中国的癌症死亡率也不是最高的,最高的5个国家是蒙古、匈牙利、亚美尼亚、塞尔维亚和乌拉圭。

报告指出,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包括欠发达国家癌症诊断手段不足,以及治疗能力有限。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现在发病率最高的癌症是肺癌,2012年新增肺癌病例180万,死亡人数159万,其中超过1/3出现在中国。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说,吸烟、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和所在工作场所暴露于致癌原是肺癌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其他癌症中,全球约50%的新增肝癌和食道癌病例出现在中国。在肝癌和食道癌的死亡病例中,中国分别占到约51%和49%。2012年中国新诊断的胃癌病例和胃癌死亡人数同样占全球的40%以上。

支修益说,肺癌、食道癌和胃癌是中国人最常罹患的三种癌症。

他说:“这些数字尽管令人担忧,但并非全新的趋势。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澄清公众对癌症的某些误解,例如认为癌症是无法治愈的。”

支修益说,这样的担心阻止了公众关于癌症的讨论,由此造成的情况是,缺乏足够的医疗知识导致癌症难以被及早发现。

猜你喜欢

癌症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运动与癌症的预防
癌症“偏爱”那些人?
癌症患者也能长寿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为癌症患者饮食解惑
不如拥抱癌症
中国癌症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