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鸿飞:心居高峰境自远

2013-12-31吴杨

中国报道 2013年9期
关键词:画马人物画题材

吴杨

苏轼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知东西。”我不知张鸿飞其名是否取自诗中。但我感觉他做人行事犹如苏诗之写照,虽不求通达,犹不失作为。

张鸿飞1950年生于吉林伊通,家境贫寒,童年唯一的兴趣就是画画。所画题材五花八门,杂志封面刊有黄胄作品,一见两眼放光。儿时的喜爱刻骨铭心,由最初得到一张杂志封面画到日前买下七卷本黄胄画集,几十年不改初衷。

1967年他到北京琉璃厂,初识“荣宝斋”,第一次见到国画、宣纸。在荣宝斋画廊,他发现一本徐悲鸿画马图册,暗自发愿,也要画这样的马。到军事博物馆参观,又发现徐悲鸿的挂画《奔马图》,他伫立画前,从上午看到下午。在《奔马图》前,张鸿飞自小对画的喜爱悄然转化为志向。

昭君出塞图

鸿飞画马

张鸿飞家住县城,马车是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家门口就能看见马儿们来来往往。动物中他第一喜欢马,不仅美,且特有灵性。马的眼睛非常传神,它注视你,你注视它,彼此可进行交流。马是最富性情的,吃草、撒欢、尥蹶子,有什么动作就有什么表情。出征之马与闲散之马完全是两种景象。马所表现出的母爱不亚于人。马美在形体,也美在内在。张鸿飞提出把马当做人来画,画出马的精气神,画出马的内在美。

他画草原之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蓝天低垂,云朵悠悠,几匹马相聚就像一家子,有种呢喃般的依恋。他画和平之马,马儿悠闲,人儿漂亮,草原一派祥和,人们安居乐业。他画人性化的马,那么和善、温顺,慢慢悠悠,怡然自得,尽情享受自然的给予。

2013年7月,张鸿飞在2013瑞典中国节之“墨韵书香”展现场挥毫泼墨。

张鸿飞所画之马志在体现艺术传承上的一种延续。历史上的画马高手当首推韩幹,所画《夜照白图》表现唐玄宗所喜爱的御马,“画肉不画骨”,正是御马养尊处优、膘肥体健之特征。宋代李公麟、元代任仁发等,犹是画马高手。近现代则以徐悲鸿的马最具神韵,开创了写意马在丹青画史中的新篇章。张鸿飞津津乐道于上述范例,为自己的画马找寻、确立一种标高,孜孜不倦地为之追求。他创作的工笔画作品《律》,技法上行笔俊逸、细腻典雅,立意上通达圆融,诸多妙趣。一白一黑两匹骏马摩肩衔颈,你环我绕,亲密无间,以其优美形体构成一黑白相间的“无极图”,构成文化意趣上的一种大美,从而把对马的理解转化为对道家思想的形象解读。

走进鲁美

张鸿飞曾因绘画特长获得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但他却毅然放弃,选择应征入伍,后又因种种机遇走进鲁美,也成就了后来的人生作为。

那时的鲁美如日中天,人才济济,出了一批大画家、大创作,像王盛烈的《八女投江》、贲庆余的《瓦岗军开仓散粮图》、王绪阳的《黄巢起义军进长安》等,鸿篇巨制,脍炙人口,形成北派人物画创作中的一个巅峰期。张鸿飞师从许勇、王义胜教授,还在创作《草原新医》时,便受到恩师指点,直到1977年离开鲁美,一直追随许勇等人,苦练造型基本功。此前,他画“齐虾”、“徐马”,以写意为主。因为鲁美以及恩师的传授与影响,在他心头播下画大画的种子,并最终选择以工笔人物为主业,经年累月磨一画,苦其心志绘丹青。

和平的歌者

张鸿飞以工笔人物画享誉画坛。工笔人物画中有历史题材,亦有现代人物,以历史题材为主。近年来他重温写意人物画,以现代题材为主。

现代题材中,他曾着眼故乡、故土,《巡逻途中》、《白山黑水》、《暖》、《福临门》等,都曾产生较大影响,多次荣获吉林省美展一等奖,还获得了省政府颁发的“长白山文艺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等。故乡的山水养育、激励着张鸿飞的艺术,在而立到不惑之年间,形成创作上的一个高峰期。

张鸿飞的故乡毗邻内蒙古草原。早在1974年创作《草原新医》时,他已把目光投向草原,仅凭有限的资料及想象力,从未去过却画出了以草原为背景的作品,画的是他心中的草原。后来,在有意无意、自觉与率性中,他在创作取材上由白山黑水转向以内蒙古草原为重点,由画马到画草原,到走进草原、了解草原,感受一个游牧民族的生存状态。

生活就是对向往的不断寻找,把憧憬变成现实的过程。画也是这样,越是向往,创作激情就越是炽热。1979年,张鸿飞第一次走进草原,到内蒙古采风。他以锡林浩特一带为重点,住蒙古包,喝奶酪,吃干果、点心,跟随牧民兄弟一同放牧。留宿过的一户人家有两位小姐妹,聪明漂亮,而她们翻身跃上马背,在草原上驰骋,远远看去如云朵般融入那辽阔、湛寂的时空里的情景,给张鸿飞留下绵长深切的记忆。直到现在,张鸿飞所刻画的一些少女形象中,仍有她们的身影。

多年之后,经过长期思考与资料考证,他将草原采风的收获落实于宣纸上,先后创作了《天骄图》(与向阳合作)、《云飘塞北》等作品,前者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后者获第九届美展银奖。草原把灵性、宽广及源源不断的情感激励给了这位热爱它的画家,成就了他的工笔画和后来的写意人物画。题材上的横向位移与纵深开凿,不仅有益于风格形成,更富含文化意义上的拓宽,显示出从历史走向未来般的深刻,迸发着颂咏和平之时代的强音。

受许勇老师及鲁美诸位大家、大作的影响,在张鸿飞心中播下画大画的种子,《天骄图》可算破土而出时的嚆矢。这是在1991年,距初遇鲁美已逾16年。《天骄图》、《竞骥图》(作于1993年)之后,在创作了若干享誉一时的作品之后,张鸿飞回顾、总结、寻找,确立新的坐标。自己的位置在哪儿?以什么样的风格才能画出有望存世之作?

答案依旧在草原上。1994年他创作了《文姬归汉图》,1997年创作《昭君出塞图》,并酝酿《文成公主入藏图》。以上可称之“和平三部曲”。三位不同时期的伟大女性,以她们的睿智和献身精神,远嫁异族他乡,以“和亲”换和平,促进了民族和睦,传播着华夏文明,维护了国家的和平、统一。历史无论怎样的漫长、浩瀚,总要为王昭君等人留下足够篇章。在她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女性之美德,也集中反映了一个伟大民族在饱经苦难之后的觉醒意识、和平意识和自主意识。古往今来,王昭君等人的事迹不失为永恒的艺术题材,但这并不妨碍张鸿飞再次拥有这类题材。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一定会以其时代特征、时代要求为着眼点,赋予历史人物以新意。张鸿飞画笔下的王昭君、蔡文姬就是和平使节,征途漫漫而矢志不移,天荒地老而永存史册。

猜你喜欢

画马人物画题材
元人画马图中的政治隐情
画马的孩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
画马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