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云的挑战

2013-12-26郭嘉凯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3年11期
关键词:计算资源无缝数据中心

文 本刊记者 郭嘉凯

混合云虽然能够解决用户对于计算资源灵活扩展以及保持对计算资源控制的需求,但来自于安全和管理两方面的问题,将会对混合云的普及带来很大的挑战。

严良文供职于国内一家电子商务网站。不过,每年的圣诞节和春节,其所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都会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此时,登陆网站的消费者数量会比平时多近10倍,交易量也会有五、六倍的增长。按理说,公司业务如此红火,每个员工应该都十分高兴。不过,每到此时,严良文都非常头疼:剧增的网站访问量和交易量,对公司的IT系统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一旦系统无法支撑,很有可能会出现宕机或崩溃的现象,这势必会对公司的业务带来很大的影响。

如果企业自建私有云,那么要满足业务高峰期的要求,就意味着在平时,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这对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浪费。如果全部放在公有云上,虽然可以解决业务高峰期的IT资源需求,但又担心企业一些关键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最终经过比较和分析,我们选择了混合云。”严良文说。企业平时的业务由企业内部的私有云数据中心来支撑,而当业务高峰期来临时,则利用公有云来满足增加的负荷需求,“这样一来,不仅总体成本比完全的私有云要低很多,又能利用公有云灵活动态扩展的好处。”

混合云需求强烈

事实上,类似这家电子商务网站需求的企业并不在少数,例如,银行对于混合云的需求就很强烈。一方面,银行会将其核心的数据和业务系统放在私有云上;另一方面,银行也希望能够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例行性业务放在公有云上。有着同样需求的还有电信、零售等行业。再比如,一些政府机构,可以将一些敏感数据放在企业内部的服务器上,而将一些面向公众的服务类业务放在公有云上。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的IT企业都将混合云视为是云计算终极模式的重要原因。“随着用户对于云服务需求的高涨,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既能够集成公共计算资源,同时又能够保持对计算资源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混合云无疑是最佳的选择。”NetApp亚太区技术经理游庆洪说道。

Gartner曾做过预测,认为到2017年底将会有接近半数的大型企业部署混合云。从目前来看,这一预测有些过于乐观。不过,这至少表明一种趋势:混合云已经逐步走入到企业用户的IT规划和战略中,并开始成为用户在采用云计算时的一个主要选择。

两大问题

不过,对于用户而言,要想成功的应用混合云也并非易事。其中,两个最直接的问题是:

1、安全性:相比于公有云,混合云虽然解决了用户对于数据私密性的顾虑。但事实上,混合云仍会涉及到很多安全因素,例如如何确保本地数据中心资源的安全?如何确保向公有云迁移的大量数据和应用的安全?如何确保存储在多家云服务商上数据的安全?

2、管理: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和公有云很有可能是两种不同的IT架构和环境,企业需要面对的将是多个厂商的产品。那么,企业如何很好地管理不同的云环境和多个厂商的云产品呢?此外,混合云会使用新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要求复杂的网络配置,这会对传统的系统管理员的知识和能力范围造成挑战;而如身份认证、授权管理等,也需要跨越私有云和公有云两个不同的环境,对此,企业该如何应对?

如果不能解决这两个问题,那么,企业应用混合云之后,很有可能会带来大量的麻烦和负担。“混合云既然是企业数据中心的外延,必须考虑好和现有企业架构的兼容。传统的企业数据中心无缝连接公有云才能构建真正的混合云。”VMware公司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分析道。

确实,企业迈入混合云的前提是:能够实现企业内部数据中心或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无缝融合:既能够保证数据、工作负载的无缝、安全移动,也能跨越不同的云资源进行集中管理、监控。否则,混合云的普及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猜你喜欢

计算资源无缝数据中心
让农民工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探究房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无缝技术探究
浅析数据中心空调节能发展趋势
天衣无缝/画龙点睛
浅谈信息产业新技术
改进快速稀疏算法的云计算资源负载均衡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丰富无缝对接机制内涵 安置帮教工作提质见效
2017第十届中国数据中心大会榜单
基于云桌面的分布式堡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