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余古筝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2013-12-25新疆乌鲁木齐唐曲艺术中心贺晓琴

演艺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指法考级音准

新疆乌鲁木齐唐曲艺术中心 贺晓琴

近年来,随着学习古筝的孩子越来越多,参加业余古筝考级的考生数量也大幅上升。然而,在这繁荣的表象下面,却隐含着令人担忧的危机:学生学习的进度越来越快,而演奏水平却越来越低。笔者经常遇到半年考四级、四年考十级的学生,而这些考生却大多不能准确地把握乐曲的节奏和音准。由此可见,目前业余古筝学习的发展方向是不健康的。古筝专业的这种现象,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一起推波助澜所致。

1 功利因素

由于家长对考级的认识不够,以及家长和老师潜在的功利心理,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问题之一。

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曾说过,“家长务必明确这样一个问题:让孩子学琴,主要为的不是造就小提琴家,而是造就人。音乐对人的性情有极大的陶冶作用,会使人成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一个有格调和品位的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拒绝暴力的人”。因此,从造就人的目的出发,家长对孩子学习音乐等艺术,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不必贪多求高。音乐本来就是抽象的艺术,不是哪一个标准能够衡量的,整个社会把功利的恶习加在音乐和音乐教育当中是非常不妥的。

对于考级,首先要明白设立乐器考级的目的:考生通过考级得到专家的鉴定,了解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等,逐步把孩子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演奏者。所以,考级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检验孩子的学习情况。

现在一些家长和老师的潜在功利心理,使教学方向出现偏差,单纯地追求孩子通过高级别考级,自觉和不自觉地拔高学生的水平,甚至有个别老师竟然在招生宣传中直接写到“保证四年过十级”这样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广告语。而许多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的孩子能不能过?我的孩子几年能过完十级?很少有人关心:我的孩子弹的好不好?我的孩子存在那些问题?

这种功利的不良教学之风,使学生不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学习。学习的难度跨度很大,使学生长期处于极困难、毫无乐趣的练习状态中,致使很多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半途而废,被毁于这种拔苗助长的教学方式。需知道,业内专家设置十级的考级标准,是按十年的学习进度来安排的,可很多学生却用五六年甚至四年的时间考过了十级,其弹奏水平可想而知。笔者经常遇到拿了十级证书的学生,却弹不好一首五六级水平的乐曲,这就像一个大学生不会做五六年级学生的题一样,是多么可笑的事情啊!

2 考级机构之间的利益之争

现在由于考级机构之间也存在利益之争,为了争取考生,考级通过标准也越来越低。有考生在考级时,一首两页的曲子竟然只弹了两三行就算通过了,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不知有何感想。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花钱买个证,根本就是老师通过学生考级来证明自己教学的成绩,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家长的虚荣心。但又有谁认真考虑过音乐本身和孩子的真正感受呢?考级变味竟至如此地步,学生家长、专业教师及考级机构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 教学进度太快

笔者通过与许多老师交流,认为造成教学进度太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各个教学机构间竞争激烈。有些机构为了招生,宣传一年过几级,或保证几年过十级。真不知他们如何保证的,这背后深层的问题也令人深思。

(2)很多家长对古筝演奏并不了解,因此往往会提出初中前过完十级等类似要求。迫于家长的压力,很多老师因怕学生流失,只好按家长的想法去教,而没有了自己的教学计划。

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并不困难。一方面,对家长要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古筝基础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学机构和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要怕暂时的生源流失,也不要参与这种不良的竞争,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培养几个真正弹奏水平高的好学生,在演奏上做一个对比,相信家长是可以看出来的。

4 演奏方面的问题

在业余古筝教学中,往往还存在以下演奏中的具体问题。

4.1 基本技法不扎实或根本不能按要求完成

古筝演奏的基本技法大致分为:弹奏类技法、按滑类技法、摇奏类技法、揉奏类技法。

(1)弹奏类技法。单指弹奏,有勾、托、抹、打;不同时弹奏的组合指法,有勾托、抹托、四点等;同时弹奏的组合指法,有小撮、大撮、柱式和弦等;较复杂的组合指法,有分解和弦、琶音、花指等。

这些弹奏类技法在古筝演奏中都是很重要的,而其中的单指弹奏技法则是重中之重。如果单指弹奏的手形、角度、触弦、发力都不正确,其他的一切弹奏体系就都不可能正确建立。就像写字一样,一横一竖都写不直,肯定写不好一个字。而这一切又关乎古筝的音色。经常会碰到学生因弹奏技法不规范,造成弹奏中杂音很大,音色不好听等情况。因此,建议在教学中重视此类演奏技法,一定要让学生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把此类技法掌握好,起码要做到最基本的干净、清楚、准确。

(2)按滑类技法。它是古筝演奏中最重要的一类技法,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类技法。

如果这类技法掌握不好,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音不准。简单地说,按滑类技法就是上下滑音和按音(4、7等没有上下滑音的按弦),音准、节奏(起始音与终止音之间的节奏)、速度(滑动的速度)是上下滑音最重要的三个指标。

速度这个指标根据乐曲风格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要求,这里暂不细说。

音准与节奏,在滑奏里是两项有着严格标准的指标。上滑音的音准,通常要滑到前面那根相邻琴弦的音高,如5滑到6。但严格地说并不完全是这样,在实际演奏中要根据乐曲的旋律走向及风格来决定(这就是赵曼琴老师的大全音、小全音理论,注意:不是大二度、小二度,详情可参照赵曼琴老师相关著作)。上滑音的节奏,通常情况下起始音与终止音会各占一半的时值,除了有特殊时值标记的,有的书上把这种称为定时滑音,其实定时或不定时都是有节奏的。

按滑类技法的音准,建议一定要在初级阶段就要求学生做到基本准确。一个古筝演奏者,只有具备标准音准的概念,才能确保演奏中音准的准确性。在教学中,如不能使学生的听觉建立音准的标准,那么他们的演奏永远都是不准的。所以,一个学生如果弹到四五级的时候,都还不能准确演奏,那么就说明他的听觉系统里没有音准的标准。没有音准标准还能准确演奏吗?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很清楚。

4.2 节奏不准确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没有音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节奏。这本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可是却很少有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表现好一首乐曲的节奏。笔者曾经给一位非古筝专业的音乐人弹筝,在演奏过程中,他很奇怪地一直用脚打着节拍。后来他说:听你弹琴是有节奏的,可听了很多人弹琴都是没有节奏的,还一直以为古筝音乐没有节奏呢。

节奏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慢板没有节奏。这主要表现在乐曲的延长音,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没有按音符的时值准确地延长,而是自由延长。这就说明,学生的节奏律动的感觉没有建立起来。

(2)快速音符没有节奏或节奏不准确,如前八后十六、十六分音符组合等。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学生的节奏训练不扎实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是基本功不扎实。这种组合的节奏其实很容易掌握,弹不好往往是因为演奏者心里明白,但手上功夫达不到、交代不清楚所致。

乐曲速度不统一,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某一小节或某一两拍突然加快或变慢。突然加快,往往还是因为没有节奏感,没有形成稳定的速度感;而突然变慢,则往往是技术原因,如前面说的手上功夫达不到。

(2)大段性的突然变慢。这种情况很多见,毫无疑问,这是由于基本功不扎实而引起的。

其实,只要使用节拍器,打节拍唱谱就可以解决以上几个问题。

4.3 指法安排混乱,缺乏一致性、合理性

指法缺乏一致性,是指同一个老师教的不同的学生,在演奏同一首乐曲时,指法安排不一致。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教学不细致,没有规定的指法要求,所以学生就乱用。

(2)有规定指法,但却没严格要求执行。

在现在的古筝教材中,有的乐谱虽然已经标注了指法,但是由于乐曲创作时期古筝的技法还不完善,标注的指法仅适用于当时,而随着古筝艺术的发展,有了很多更方便、合适、科学的技法与指法,可以更好地完成乐曲演奏。因此现在看来,那些标注的指法是不够合理的,古筝老师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情况酌情选用。而那些没有没标注指法的乐谱,就要求老师根据乐谱的情况制定出合理、方便运指、又能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指法。

4.4 无法按标定的速度弹奏

这种情况很多见,比如《井冈山上太阳红》,乐谱标记速度为每分钟154拍,可许多学生实际弹奏的速度每分钟只有60多拍。对于这种情况,笔者经常问学生,上体育课你们用一分钟跑完100米算不算及格?虽然,按标定的速度进行弹奏具有较大的难度,但这也正是判定乐曲级别高低的标准之一。

笔者认为,对于业余演奏者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但也需达到标定速度的85%左右。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就会改变乐曲的风格,失去原有的韵味。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所致。而基本功不扎实,则可能是因进度太快、练习量不够、方法不科学等因素造成的。

4.5 演奏缺乏音乐性

这个问题要求也许有点高,但这方面的问题确实很多,如不重视也是不能完美地表现音乐的。关于音乐性的表现方面,业余的演奏者主要存在弹奏粗糙不规范、音色不优美、杂音太大、演奏没有歌唱性、缺少音色力度的对比、乐句划分不正确、缺少气口(特别是散板自由乐段)、揉弦颤音不规范、缺乏肢体语言或演奏动作与音乐没关系、缺乏对音乐的理解,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在演奏古筝乐曲时,一定要用心、细致地处理每个细节。如触弦,有贴后离、双离弦、双贴弦、离后贴等形式;弹奏中有主动弹奏、被动弹奏等;发力又分为手指发力、前臂发力、大臂发力、腰部发力等。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决定弹奏音色是干脆利落还是柔美绵长、音乐铿锵有力还是优美抒情等不同的细腻的情感变化。此外,再结合乐句准确地划分、不同风格贴切的揉吟按滑、丰富的肢体语言、合理的呼吸、恰当的有走向的力度及音色变化,就能在演奏中完整地表现其音乐性。

限于水平,以上所述如有不妥之处,还望业内同仁批评指正。笔者真心希望,业余的古筝教学能走上一条健康之路,也希望与各位筝界同行交流探讨,虽力量绵薄,但愿意为古筝的健康发展竭力而为。

猜你喜欢

指法考级音准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浅谈钢琴音阶的指法研究
钢琴学习与“考级”刍议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