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认知策略培训促进英语自主学习实证研究

2013-12-24曹友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0期
关键词:元认知实验班学习者

曹友义

曹友义/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副教授(四川遂宁 629000)。

一、引言

一直以来,培养学习者的“能动性”让其成为自主学习者,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然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注重灌输知识,不注重学生相关学习能力的开发,所培养的学生大都依赖于教师与课本,严重影响了学生成为 “能动性”学习者。如何让学生成为能够自己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并评价学习成果的自主学习者显得尤其重要。而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手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三方面的内容。显然学生掌握一定的元认知策略,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实证的角度探究元认知策略促进英语自主学习。

二、自主学习与元认知策略

随着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意识到,把学习者培养成能动性的自主学习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自主学习这一概念是由Holee首先提出,并将其定义为:“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就是说,能够对有关学习各方面的问题进行决策”(彭金定,2002)。就其自主学习的定义,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能动性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时间、选择最佳的学习方法、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能对学习效果进行正确的评价。而依据O’Malley&Chamot(1990)的观点,元认知策略高于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是学习者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行为。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三方面的内容。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自主学习与元认知关系密切。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高校2011级两个班共70名学生,一个为英语教育一班另一个为英语教育四班,60个女生,10个男生。在接受实验前都有七年学习英语的经历。英语教育四班为实验班,学生们被安排进行专门的元认知培训,并要求在学习中运用元认知策略。而英语教育一班为对照班,学生只进行日常教学,并未进行元认知策略训练。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了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水平测试,试图找出两个实验班的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性。其结果见下表1(t=-0.488小于2.00,P=0.626大于 0.05;t=-0.326小于2.00,P=0.765大于0.05)。结果表明两个班在实验前在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上无显著差异。

表1 实验前元认知策略和自主学习配对样本T检验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是问卷调查与访谈。问卷包括两分部,即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与自主学习情况。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量表结合Schraw和Dennison(1994)的元认知意识调查表及陈唐艳(2007)的英语学习元认知意识调查表。内容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元认知监控、计划、信息加工和矫正策略知识。自主学习情况方面则包括评价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评价学习目的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定、评价学习策略的使用、评价对策略使用的监控、评价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等。问题调查选项均采用Likert-scale五级记分制,从“完全不同意”(1)到“完全同意”(5)五个等级的量表测量。在进行正式实验前,笔者进行了相应的预实验来检测该量表的信度,并借助SPSS软件分析本研究的问卷信度(Alpha=.87569),最终采用此调查问卷,进行相关研究。

四、元认知知识与策略培训

在完成元认知初期实验后,课题组首先对6名老师进行元认知知识与策略培训,使其具备较好的二语元认知知识基础,充分认识元认知在二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然后选取一个班35名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与策略培训。

首先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认知个体知识培训,让其认知到每一个人的能力在类型方面存在差异。培训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自己本人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其执行情况。学生每天写好学习日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在解决问题时使用有效策略。教师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自我评价表”,让学生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总结,并把相关材料上交给培训指导老师进行存档。

五、结果与讨论

(一)元认知策略培训结果分析

在完成对实验班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元认知策略培训以后,课题组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进行了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调查,其结果如表2所示。实验班在元认知策略使用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平均值从M=81.5222提高到M=94.5652,标准差也缩小了,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整体得到了提升。而对照班并无明显提高,其平均值为M=81.2526,M=82.3345。

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如表3所示(t=5.210大于2,P=0小于0.005)。这说明元认知策略是可以在教师有意识地讲授中习得,并能很快应用到学习之中。

表2 实验班和对照班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描述性统计

表3 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测前和测后配对样本T检验

(二)元认知策略培训后自主学习情况结果分析

在元认知策略培训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再次进行了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其结果如表4所示:实验班自主学习水平显著提高,平均值为 M=78.3256,M=95.6623,标准差减小到 8.65234,表明实验班同学整体自主学习水平提高,而对照班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其平均值M=76.6523,M=78.2524。

表4 实验班和对照班自主学习情况描述性统计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元认知策略培训后和培训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5。实验班同学在元认知策略培训后,自主学习水平与培训前存在显著差异 (t=6.423大于2,P=0小于 0.005)。

表5 元认知策略培训后自主学习情况测前和测后配对样本T检验

六、结束语

元认知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核心,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培训,并且能让学生很快习得并应用到学习中去。元认知策略的培训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从而逐步成为能动、独立、有效的学习者,为以后实现完全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Flavell,J.H.First Discussant’s Comments:What is Memory Development[J].Human Development.1976

[2]O’Malley,J.M.&Chamot,A.U.Lear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London:Macmillan.1990

[3]肖武云.元认知与外语学习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元认知实验班学习者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元认知在大学英语教改中的应用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