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树新品系“福萱”选育初报

2013-12-24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林郑和陈志辉

茶叶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芽叶福鼎大白

钟秋生,陈常颂,游小妹,林郑和,陈志辉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福建 福安 355015)

“福萱”(选育代号0314C)新品系从台湾引进品种金萱(台茶 12号)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选育而成。“福萱”新品系通过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等审查,2012年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4点参加第5轮全国茶树品种区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参试品种

福建农科院茶叶所选育的福萱,对照种为福鼎大白茶。

1.1.2 调查地点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所2号山新品种选育基地。种植规格为双行条栽,大行距1.5 m,小行距0.4 m,穴距0.33 m,每穴2株。树龄为4~6年[1]。

1.2 试验方法

1.2.1 形态特征调查

参照《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

1.2.2 春梢生育期调查

定植后第4年起进行春梢生育期观察,新梢发芽期每隔1天观察1次,参试品种(系)随机选择15株,每株选择2个芽头固定观察,以达标30%为标准。连续3年观察[1]。

1.2.3 鲜叶产量鉴定

春茶采一芽二叶和同等嫩度对夹叶;夏茶、秋茶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对夹叶。春、夏茶留鱼叶采,秋茶留一叶采[1]。

1.2.4 制茶品质鉴定

从第4年起,用春茶第一批鲜叶原料按烘青绿茶方法制作春茶样品。样品由专家按 NY/T 787-2004进行感官审评[1]。

1..2.5 抗逆性调查

参照《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暂行技术规程》[1],主要进行抗寒、抗旱、抗虫性鉴定。

1.2.6 生化样品制备与检测

2011和2013 两年春季采摘第一批一芽二叶新梢进行蒸青固样,检测方法:水浸出物 GB⁄T 8305-2002,茶多酚 GB⁄T 8313-2008,咖啡碱 GB⁄T 8312-2002,氨基酸 GB⁄T 8314-2002。

1..2.7 光合特性测定

采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2010年5月9日下午,晴天,选定10个当轮新梢芽下第5片成熟、健壮真叶为测试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特征

“福萱”(0314C)为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二倍体。树姿半开张、发芽密度较密、叶片上斜状着生,芽叶浅绿色,芽叶茸毛多,叶形椭圆,叶脉8.9±0.99对,叶色深绿,叶面微隆,叶缘微波,叶齿锐度中,叶齿密度密,叶齿深度中等,叶身内折,叶质硬,叶尖渐尖,叶基近圆[3-4]。

2.2 春梢生育期

从表1可知,2009~2011年0314C春梢生育期均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早1~6 d。0314C春梢一芽一叶期、一芽二叶期、一芽三叶期3年平均与福鼎大白茶分别相差+2、+2、+4天。总体,0314C春梢生育期与对照种相当。

2.3 芽梢性状

从表2可知,0314C春梢第一轮标准一芽三叶长2年平均小于福鼎大白茶;一芽三叶重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春梢发芽密度低于福鼎大白茶。

2.4 鲜叶产量

2010~2012年连续3年对0314C及对照种福鼎大白茶进行鲜叶产量测定,结果见表3,0314C品种 3年鲜叶平均产量比对照种福鼎大白茶增产15.53%,但与对照种无显著差异(p值=0.4113>P-value=0.05)。

2.5 感官审评

2009,2011~2013年由张方舟高级审评师、教授级高级农艺师等进行茶样审评(表4),2010年送样至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审评(表5)。从表4可见,0314C绿茶香气、滋味评分及内质总分均高于对照样福鼎大白茶,总分高于对照 0.4~4.7分,平均高1.9分。从表5可见,0314C绿茶香气评分高于对照样福鼎大白茶,内质总分与对照相当。2009年夏季采制0314C绿茶, 条紧细、毫较显绿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尚爽。总体,0314C制绿茶外形较肥壮、毫尚显,汤色嫩黄,香显、味醇爽,品质优于对照种福鼎大白茶。

2.6 生化品质

2011、2013年对春茶一芽二叶蒸青样品进行生化成分检测,结果见表6。0314C的茶多酚、氨基酸2年平均值高于福鼎大白茶;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值均相近。

2.7 抗逆性

2010年倒春寒危害严重,3月12日调查,已萌发的0314C茶树新梢均受不同程度冻害,抗寒性与对照品种相当。2011年调查表明,0314C抗热旱害、抗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他病虫害能力,与对照品种相当。

2.8 光合特性测定

2010年5月9日下午,测定金萱与0314C的光合特性,从表7可见,0314C的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其母本金萱;金萱的胞间 CO2浓度大于0314C[3]。

3 小结

福萱(0314C)为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树姿半开张,发芽密度较密,叶片上斜状着生,芽叶浅绿色,芽叶茸毛多,叶形椭圆,叶脉8.99对,叶色深绿,叶面微隆,叶缘微波,叶齿锐度中,叶齿密度密,叶齿深度中等,叶身内折,叶质硬,叶尖渐尖,叶基近圆。产量、抗寒、抗旱、抗病虫害能力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相当;春季一芽二叶新梢含茶多酚、氨基酸高于对照种,水浸出物、咖啡碱、酚⁄氨值均与对照种相近;净光合速率极显著高于母本金萱。适制绿茶,制绿茶外形较肥壮、毫尚显,香显、味醇爽。适合福建福安及相似茶区栽培。

表1 福萱生育期调查表

表2 一芽三叶长重、发芽密度调查表

表3 鲜叶产量调查表(kg⁄10m茶丛)

表4 春季绿茶感官品质审评表

表5 2010年福建省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绿茶感官品质审评报告

表6 生化成分检测表(%)

表7 福萱与金萱光合特性的方差分析结果

猜你喜欢

芽叶福鼎大白
‘巴山早’紫色芽叶红茶加工工艺研究及品质评价
茶树夏季紫化芽叶制作绿茶与红茶的主要内含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
应对茶园春季霜冻害的减灾新途径
——霜冻芽叶产品研发思路与实践
大白
群体种茶树紫色芽叶的信阳红茶适制性研究
虎头虎脑的“大白”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大白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