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绝经期女性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特点分析

2013-12-23陈元兵叶风翔许超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绝经期冠脉造影

陈元兵,叶风翔,许超国

临床上将从40岁以后女性开始发生的内分泌紊乱到停经后12个月这段时期称之为围绝经期。由于女性机体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冠心病发病率增加[1]。然而临床也发现部分围绝经期女性主诉胸闷、胸痛、心悸等,但最终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未见明显狭窄性病变[2]。因此,了解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变特点,有助于提高对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纳入2009年1月~2012年9月我院111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女性,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院后临床初步诊断符合200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制定的冠心病诊治指南[3],即①存在一个或多个冠心病危险因素;②有典型临床症状,如:胸闷、胸痛、心悸等;③心电图显示特异性ST-T改变,或有心律失常变化;④无明确的非心脏病病因。排除合并有严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根据是否绝经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绝经前组(n=42),平均年龄(46.3±3.9)岁;绝经后组(n=69),平均绝经年龄(53.8±4.3)岁。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既往内科病史无显著性差异(表1),雌二醇(E2)水平分别为(563.7±218.5)pmol/L和(36.7±12.3)pmol/L。

1.2 冠状动脉造影 所有患者均接受CAG检查,造影判断标准:测量血管直径,至少有一主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主支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1.3 危险因素 分析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比例。

1.4 冠脉病变的观察 分析两组患者CAG结果正常,简单病变,复杂病变的比例。记录每位患者存在冠脉简单病变的情况。正常即无冠脉狭窄,简单病变血管,单支血管病变、单处局限性病变、冠脉临界病变;复杂病变包括B2型和C型病变:即多支和/或多处血管病变、左主干及大血管开口处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弥漫/长段病变、分叉处病变、严重钙化或偏心性病变、血栓性病变等。

表1 两组患者基础因素的比较(%)

1.5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方式进行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危险因素分别与冠脉复杂病变发生率进行相关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与绝经前组相比,绝经后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LDL-C血症、低HDL-C血症等危险因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2.2 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的比较 与绝经前组相比,绝经后组患者的单支血管病变、单处局限性病变、冠脉临界病变比例无差异,分别为:11.90% vs. 11.59%(P=0.106)、9.52% vs. 8.70% (P=0.081)、19.05% vs. 20.29%(P=0.135)。

与绝经前组相比,绝经后组患者多支/多处血管病变、左主干及大血管开口处病变、慢性闭塞性病变、弥漫/长段病变、分叉处病变、严重钙化或偏心性病变、血栓性病变比例较高,分别为:4.76% vs. 10.14%(P=0.013)、2.38% vs. 5.80%(P=0.008)、4.76% vs. 7.25% (P=0.018)、2.38% vs. 5.80%(P=0.016)、2.38% vs. 8.70%(P=0.009)、2.38% vs. 10.14% (P=0.023)、2.38% vs. 7.25%(P=0.018,表3)。

3 讨论

临床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冠心病是中老年女性主要疾病之一[4],女性绝经后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绝经前增高4倍左右。研究认为,绝经后循环中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及绝经后内分泌代谢异常等是造成绝经后女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的原因[5]。由于围绝经期妇女的内分泌环境改变显著,因此极易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心前区不适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甚至可以伴有心电图ST-T改变,极似冠心病发作时的表现[4]。但通过CAG检查确诊发现,有部分围绝经期妇女最终被证实冠脉是正常的,这一现象也被称之为“症体分离”,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①冠脉痉挛或心肌桥引起的心绞痛;②心脏神经官能症;③其他心脏病引起的胸痛,如: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等;④非心源性疾病,如:胆囊炎、消化性溃疡、肋间神经痛、反流性食管炎等[6]。然而既往临床上对于围绝经期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重视程度尚不够,对临床疑似冠心病的女性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了解不足,因此深入研究了解此群体的冠脉病变情况,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误诊和漏诊非常重要[7]。因此本研究对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围绝经期妇女CAG结果进行分析[8]。

表2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冠脉病变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绝经后女性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显著多于绝经前女性患者,提示绝经后女性患者罹患冠心病几率的增加与危险因素较多有一定关系。本研究中绝经后女性的E2显著低于绝经前女性,提示雌激素具有心脏保护作用。但两组女性的简单病复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而绝经前女性CAG结果正常的比例更高,绝经后女性CAG结果示复杂病变的比例更高,提示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绝经后妇女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可能性较大,即雌激素的显著降低不仅会通过增加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导致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加重,同时也因为复杂病变比例增加而导致较严重的冠心病。

由于静息或运动心电图等常规无创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于临床疑似冠心病的绝经后妇女,因其冠心病危险因素程度显著增加,同时出现冠脉复杂病变的几率也显著提高,应尽快行CAG明确诊断并实施血运重建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1] Steinberg DI. Novel risk markers improved Framingham Risk Score cardiovascular event prediction in intermediate-risk adults[J]. Ann Intern Med,2012,157(12):JC6-13.

[2] 吴国霞,张嫄源,金刚,等. 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脉病变特点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151-64.

[3] Gibbons RJ,Abrams J,Chatterjee K,et al. ACC/AHA 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summary articl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na) [J]. Circulation,2003,107(1):149-58.

[4] Cignarella A,Kratz M,Bolego C. Emerging role of estrogen in the control of cardiometabolic disease[J]. Trends Pharmacol Sci,2010,31(4):183-9.

[5] 邱洪,吴元,窦克非,等. 绝经前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J]. 中国循环杂志,2009,24(6):410-3.

[6] Yalcin M,Kardesoglu E,Aparci M,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scores for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 Acta Cardiol,2012,67(5):557-63.

[7] 李峻,唐建金,王连生. 女性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与冠脉造影关系的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3):366-7.

[8] 厉伟东. 平板运动试验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女性冠心病的价值[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3):267-9.

猜你喜欢

绝经期冠脉造影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健康教育在围绝经期阴道炎预防中的效果研究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