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绵叶绿素、果胶连续提取的工艺研究

2013-12-21姜益泉

生物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果胶提取液叶绿素

袁 玲,姜益泉

(湖北工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孝感 432000)

水绵(Spirogyra)是绿藻门接合藻纲水绵科水绵属植物,藻体由1列圆柱状细胞连成长丝状,细胞内富含叶绿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表面有较多的果胶质;广布于池塘、沟渠、河流、湖泊和稻田[1]。水绵可作为某些鱼类的饵料,晒干可作为食物;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用于丹毒、烫火伤。水绵大量繁殖时,大片生于水底或成团漂浮水面,危害水稻生长或渔业生产,也造成一些工厂管道的堵塞。

水绵中叶绿素含量高于陆生植物;果胶分布于细胞表面,易于提取。果胶和叶绿素在食品上用作增稠剂、着色剂,对保护皮肤、防止紫外线辐射、治疗创口有一定的作用[2-4]。本文研究提取剂、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水绵叶绿素和果胶提取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优化水绵叶绿素和果胶提取的生产工艺,为变废为宝及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仪器

水绵采于校园三声亭水池,清水洗去杂质,控干水分,105~110℃灭菌15min,分袋包装待用。

HH-4数显恒温水浴锅,752 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微波炉,SENCO R205旋转蒸发仪。乙醇、丙酮、石油醚、盐酸等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

1.2.1 叶绿素提取剂及叶绿素检测方法

称取2 g水绵6份,加入10 mL的不同溶剂密封浸泡3 d,确定最佳提取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5-6]。

1.2.2 影响叶绿素提取效果主要因素的选择

对乙醇提取叶绿素的影响因素温度、时间、液料比进行单因子实验并设计正交试验确定叶绿素提取工艺[7]。

1.2.3 果胶提取

酸法提取[8]。将处理过的滤渣洗净乙醇,加水,用盐酸调pH值至1.5~2.5,微波加热一定时间,趁热过滤得果胶萃取液。用旋转蒸发仪在55℃~60℃的条件下,将萃取液的果胶浓缩,立即冷却用95%酒精使果胶沉淀析出,压榨干燥得果胶粉。正交试验确定果胶提取的料液比、微波功率、pH值和提取时间。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绿素提取剂及叶绿素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6种溶剂提取水绵叶绿素的结果见表1。95%乙醇提取效果最好,浸提后水绵乳白色;75%乙醇、乙醇丙酮混合液次之,色素在水及石油醚中难溶。考虑到丙酮毒性及后续提取,选择95%乙醇作为浸提剂。

表1 不同溶剂对水绵色素的提取效果

95%乙醇浸提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结果见图1。440nm 和 665nm 波长下叶绿素提取液有吸收峰。由于在浸提过程没有除杂,而这些杂质的最大吸收峰接近440nm,因此实验中以665nm 的OD值进行提取液吸光值的测定。

图1 水绵叶绿素可见分光吸收光谱

2.2 不同因素对水绵叶绿素提取的影响

2.2.1 料液比对叶绿素提取的影响 95%乙醇为提取剂考察料液比对叶绿素提取的影响,室温下暗处浸提1 d,定容至25 mL,稀释10倍测665nm 的OD值。

表2 料液比对水绵叶绿素提取的影响

由表2可知,适当增加溶剂用量有利于提高提取液的吸光值,当料液比1∶15时,吸光值下降,表明1∶10提取已完全。

2.2.2 提取温度对叶绿素提取的影响 测定不同温度下浸提100min提取液的吸光度作为色素提取率的指标(表3)。结果表明,在温度低于 60℃时,随着提取温度的逐渐升高,色素提取率逐渐升高,但在80℃时提取率降低。由于温度升高,促进细胞壁的破裂,利于叶绿素从细胞中分离出来;但当温度高于80℃时,提取率降低,可能与叶绿素高温下降解有关。

表3 提取温度对水绵叶绿素提取的影响

2.2.3 水绵叶绿素提取的正交实验 将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3因素按3水平进行正交实验,正交实验数据及结果见表4。

表4 叶绿素提取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影响叶绿素提取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时间>温度,优化工艺条件组合为料液比为1∶10,60℃下提取 9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叶绿素粗产品得率可达到2.24%。

2.3 微波助提水绵果胶的正交实验

微波辐射能穿透介质,到达物料的内部,使基质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增大萃取成分在介质中的溶解度,加速目标物向溶剂的扩散[9]。微波法用于天然成分的提取,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剂耗量小、目标组分获得率高,并且能极大限度地保留分离组分的天然活性[10]。以橘皮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用水和盐酸萃取、乙醇沉淀提取果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微波加热会破坏原料的组织结构,经微波处理后果胶的提取率高,得到的果胶质量好、酯化度高、分子量大、凝胶强度大[11]。提取果胶的微波功率、萃取时间、pH值、溶液与滤渣比均对果胶的提取有影响,将这4因素按3水平进行正交实验,正交实验数据及结果见表5。

表5 果胶提取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微波萃取影响果胶得率最大的是pH值,其次是微波功率。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600 W,每次萃取5min,pH值2.0的盐酸溶液与滤渣比为10∶1。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达到19.2%。

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微波辐射能大大加快组织的水解,使果胶的提取时间由传统方法的90min缩短为5min[12]。避免了大量果胶的分解,同时果胶提取液中果胶的含量有所提高。

3 结论

正交实验确定叶绿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60℃水浴条件下提取 90min,叶绿素粗产品得率可达到2.24%。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微波功率600 W,每次萃取5 min,pH值2.0的盐酸溶液与滤渣比为10∶1,果胶得率达到19.2%。

水绵叶绿素、果胶连续提取工艺设备简单,免去了果胶生产中脱色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工序,回收利用率高,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1]周云龙. 植物生物学(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成梅,游 海. 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分离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7-36.

[3]田 辉,马 力. 果胶的提取与分离[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33(01): 68-70.

[4]大连轻工学院等合编. 食品分析[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

[5]张鸿发,励建荣,童军华. 从海带中提取叶绿素的研究[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0,2:9-11.

[6]于志刚,张 经,张耀红,等. 提取测定大型海藻叶绿素a的新方法[J]. 海洋科学,1997,5:1-2.

[7]谌素华,王维民,蔡 清. 绿藻石莼叶绿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08,2:172-175.

[8]左贤云. 酸法提取果胶的条件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3,l2(3):296-298.

[9]Sharma U K,Sharma K,Sharma N. Microwave-assist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different parts ofHippophaerhamnoidesfor the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quantification of its phenolic constituents by reverse-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J]. Agr Food Chem,2008,56(2) :374-379.

[10]董越欣,陈 爽,黄国林. 微波法从橘子皮中提取果胶 的工艺研究[J]. 化工时刊,2008,09,22-26.

[11]Kratchanova M,Pavlova E,Panchev I.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heating of fresh orange peels on the fruit tissue and quality of extracted pectin[J]. Carbohyd Polym,2004,56(2) :181-185.

[12]章 凯,黄国林. 微波萃取技术及其在果胶提取中的应用[J]. 中国酿造,2009,205(4):9-13.

猜你喜欢

果胶提取液叶绿素
从五种天然色素提取废渣中分离果胶的初步研究
提取叶绿素
亚麻木脂素提取液渗透模型建立与验证
桃树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卵磷脂/果胶锌凝胶球在3种缓冲液中的释放行为
穿山龙提取液不同纯化方法的比较
叶绿素家族概述
山香圆叶提取液纯化工艺的优化
提取剂对大豆果胶类多糖的提取率及性质影响
HBV-DNA提取液I的配制和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