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通携手微信打破运营商OTT现状

2013-12-20作者ShivPutcha

通信世界 2013年24期
关键词:联通运营商微信

作者 | Shiv Putcha

翻译整理 | 李璐

联通携手微信打破运营商OTT现状

作者 | Shiv Putcha

翻译整理 | 李璐

Shiv PutchaOVUM首席电信分析师

近日,中国联通已与腾讯就其广受欢迎的消息类服务——微信签订了合作协议。此前,中国的移动运营商一直采取封闭(不开放合作)态势并努力通过集体施压对抗微信。联通此次的明显变阵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整个亚洲的移动运营商都将对之密切关注。OTT服务影响着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尤其是流行的消息类应用,不仅在其网络上引起巨大的流量拥堵,也削弱了运营商核心的短信收入。所以整个地区的运营商都在努力寻找能有效应对OTT服务的方法。

合作模式:定制SIM卡

联通与腾讯的合作形式为定制SIM卡“沃卡”,并初步在广东省推出。微信“沃卡”是结合腾讯的“微信”品牌和联通的服务品牌“沃”,并包含4种提供免费语音通话分钟及数据用量的不同组合套餐,定价分别为66元、96元、126元、156元(人民币)。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套餐处于联通3G资费组合中的低价格位,强调其战略重点放在学生人群。微信“沃卡”由腾讯和联通提供五大功能:提升50%的群组容量(从40人升级到60人),个人专属表情,访问腾讯的支付平台,300MB的微信定向流量,腾讯游戏应用程序的访问。

微信: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微信在中国已迅速成长为向超过3亿注册用户提供服务的OTT消息服务。其国际化服务品牌“WeChat”,同样拥有超过1亿的注册用户。尽管与新浪微博相比,是一个相对的OTT后来者,但微信基于软件的推送通话功能已经被证明非常受欢迎,据了解(微信与WeChat)每月活跃用户数超过2.35亿人次。

目前,微信作为免费产品,腾讯正在探索各种盈利模式,包括效仿规模较小但更加灵活的OTT服务商Line、KakaoTalk的商业模式。据报道,腾讯现已延伸到一些相邻的领域,开始增加支付和游戏平台,并计划提供额外服务。例如,其游戏“天天爱消除”吸引了4000万注册用户,并在推出后十日,拥有超25万的每天活跃用户。总之,腾讯是一个强大的选手,并且移动运营商必须认真对待其服务所带来的巨大流量,和越来越多的非对称性流动。同时毫无疑问,腾讯已对中国移动运营商的短信收入有显着影响:由于这样强大的替代效应,Ovum预测,中国的运营商已经损失了近15亿美元的短信收入。

对于联通,合伙比竞争更有意义

尽管最初中国联通与其他移动运营商对微信采取抵制态度,以减轻微信所带来的影响,然而目前中国联通已转变态度,选择合作策略以应对OTT服务。以下为一些决策原由。首先,联通目前所提供的服务与微信相比,无论是在用户体验和功能上都更弱势,如若要达到微信的服务水平,联通需投入高昂的付出;其次,中国联通比中国移动小得多,而且在自己的服务产品上没有足够的用户规模能正面与微信竞争;第三,尽管与中国移动相比,联通具有较小的整体市场份额,但其率先在3G用户上取得优势,而一个受欢迎的服务合作伙伴关系如微信,只会在与大得多的对手竞争中提升联通的吸引力。

期待运营商与OTT更多合作

目前,判断微信与联通的合作是否成功还为时太早,虽然大量的前期订单报告显示,微信的受欢迎程度可能会一定程度影响联通收益。然而这背后更重要的意义是,这种伙伴关系将从根本上打破中国的电信市场现状,即移动运营商避免合作并坚决捍卫自己竞争势力的转变。

有趣的是,中国三大运营商都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来抗衡微信等OTT服务。Ovum公司期待在未来几个月能诞生更多的合作关系,并寻求到中国运营商和OTT玩家更具协作性的模式。

此前,中国电信已经与微博和微信合作,让他们的客户在其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上能享受该预制服务。在2013年8月,微信“沃卡”推出后不久,中国电信宣布与网易合作推出合资公司,由这家合资企业推出一个新的即时消息(IM)应用程序——易信,并将与中国电信现有的IM产品平行运营。据了解,易信侧重于青年和女性人群,并提供包括高清语音邮件、聊天和跨平台连接功能,这将使它能够挑战竞争对手的服务,如微信。

在中国移动这边,则集中在其目前的飞信产品上。飞信在其用户基础方面已经取得了显着的规模。中国移动目前正在着力改造飞信,并期望推出一个拥有全新的用户界面和功能的飞信,以有效地与微信竞争。

猜你喜欢

联通运营商微信
风起轩辕——联通五千年民族血脉
一张图读懂联通两年混改
微信搭台“联通” 代表履职“移动”
微信
5G:电信联通的生死攸关之时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