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铜陵电网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分析及措施

2013-12-19任寅平吴小邦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耐雷铜陵避雷器

任寅平,吴小邦,施 伟

铜陵供电公司运行检修部,安徽铜陵,244000

铜陵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在众多的山地丘陵中,含有铜、铁、黄金等多种金属矿产,年平均雷暴日为40天,雷电活动频繁。铜陵地区毗邻长江,河流、湖泊等水系较多,境内高山、丘陵连绵起伏,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故障较多。从2010年开始,铜陵供电公司采取综合防雷措施,有效地遏制线路雷击跳闸。

1 雷电跳闸分析

2008~2012年,铜陵电网110~220 kV输电线路共发生雷击跳闸12次,占跳闸总数28.6%,跳闸次数仅次于线路外破跳闸,其中反击8次,绕击4次。在历次线路雷击跳闸中,绕击多发生在山区或杆塔较高的线路段;反击主要是由接地电阻过大或雷电流太强等因素造成。结合历次线路雷击跳闸,分析影响线路雷击故障的因素。

1.1 影响线路绕击的因素

国内外普遍采用电气几何模型分析输电线路的绕击跳闸,在电气几何模型分析中(图1),影响导线绕击暴露弧BC的参数有保护角α、地面倾角θ、导地线对地距离、地线与导线间距离等因素。近5年中,线路绕击4次,其中3次为220 kV线路跳闸,1次为110 kV线路跳闸;从绕击占线路雷击跳闸总数比重来看,220 kV线路雷击跳闸5次,绕击3次,占60%,110 kV线路雷击跳闸7次,绕击1次,占14.3%。220 kV线路杆塔高度、导地线对地距离、地线与导线间距离都大于110 kV线路,导致220 kV线路绕击率远大于110 kV线路。

1.1.1 保护角和杆塔高度

保护角和杆塔高度是影响绕击的重要参数。根据《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L/T 620-1997)规程[1]的经验公式,计算出不同杆塔高度的绕击率随保护角而变化的曲线(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负保护角时,线路绕击率接近零,而随着保护角的变大,绕击率显著增大。图2还显示,杆塔高度越高,线路绕击率也越高。

图1 输电线路的电气几何模型

图2 220 kV线路调爬对线路耐雷水平的影响

1.1.2 地线与导线间距离

分析电气几何模型可知,导线暴露弧受到地线和地面共同作用,地线与导线距离越远,导线暴露弧越大,线路绕击率越高。220 kV线路绕击跳闸率远高于110 kV线路绕击跳闸率,以及近来双回路鼓型塔中相易受绕击,地线与导线间距离是重要因素。

1.1.3 地形对绕击率的影响

输电线路在山区,经过的地形主要有平地、沿坡、山顶、山谷、爬坡、跨沟6类,分析电气几何模型可知,影响线路绕击率的地形有沿坡、山顶和跨沟三类。沿坡地形线路的下坡侧,山顶地形线路的两侧,其坡度构成电气几何模型中的地面倾角,显然,有地面倾角的一侧,地面对导线的屏蔽作用减弱,更容易发生绕击;在跨沟地形中,档距中间导地线离地面距离过大,地面的屏蔽作用减弱,绕击率上升[2]。

1.2 影响线路反击的因素

当雷击塔顶或地线,雷电流超过杆塔的耐雷水平时,就会引起绝缘子闪络,导致线路反击跳闸。根据反击耐雷水平计算公式,影响杆塔耐雷水平的因素有杆塔接地电阻、绝缘配置、塔头形式等。

2 线路防雷措施及效果分析

2.1 改善接地电阻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反击耐雷水平,减少线路反击跳闸的主要措施。在2010年接地普测中,接地电阻不合格的杆塔占总比10.2%。为提高线路反击耐雷水平,公司主要通过采取扁铁、加深埋深、延长接地体、换土等物理降阻法,有效改善杆塔接地电阻。以220 kV Z1型铁塔为例,计算不同的接地电阻情况下各自的耐雷水平,见表1。超过半数不合格接地电阻超过50 Ω,通过改造后,接地电阻降至10 Ω,其耐雷水平提高62.5%。

表1 Z1型铁塔边相反击耐雷水平与接地电阻的关系

注:P1为雷电流超过耐雷水平的概率。

2.2 提高绝缘配置

线路绝缘配置的提高,绝缘子的50%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值随之提高,使得线路耐雷水平上升。

绝缘子的50%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值受到绝缘子表面污秽程度的影响,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对于污秽较重的绝缘子,其雷电冲击水平会有明显下降,一般可下降6%~10%,最严重时可下降15%~35%。公司每年对污秽绝缘子进行更换,在避免线路污闪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线路反击耐雷水平。

2.3 减小线路保护角

线路保护角是影响线路雷击绕击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投运的线路从设计上充分考虑到线路防雷需求,减小了地线保护角,部分杆塔采取零保护角,大大提高了线路防绕击能力。

2.4 安装氧化锌避雷器

氧化锌避雷器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雷,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不仅能明显提高线路的反击耐雷水平,还能够在雷击导线时,通过泄流而保护绝缘子免遭闪络,有效地防止线路绕击故障[3]。

安装避雷器最大的弊端在于成本太高。为使得安装更科学、经济,铜陵供电公司在安装避雷器时遵循以下原则:

(1)对有雷击记录的杆塔,一律安装避雷器。

(2)结合雷电定位系统,对没有雷击跳闸记录,但落雷密度大,反击耐雷水平低的杆塔,可根据现场实际安装避雷器,提高线路反击耐雷水平。

(3)对山区处于沿坡、山顶和跨沟地形的线路,计算出绕击率高的杆塔,在沿坡的外边坡侧、山顶的两侧、跨沟的两侧安装避雷器;杆塔较高,周围有水系的杆塔,两边相安装避雷器。

2.5 安装导体消雷器

铜陵供电公司安装导体消雷器时间较长,积累了较多经验,自1996年以来,共计安装94套。前期,在35~110 kV线路上使用效果明显。但消雷器保护范围有限,保护角为83.5°~83.7°,在档距较大的线路段,杆塔上消雷器不能完全保护导地线,超出消雷器保护范围,2012年10月22日,2889线68#塔发生绕击跳闸。

3 结束语

一直以来,铜陵电网线路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防止雷击故障是线路运维工作中的重点。从2010年开始,铜陵供电公司开展综合防雷措施,改善接地电阻、提高绝缘配置、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及导体消雷器等,有效地提高了线路防雷水平,2011~2012年,线路雷击跳闸次数降至1次,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电力工业部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2]周远翔,鲁斌,燕福龙,等.山区复杂地形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7,33(6):45-49

[3]陈水明,何金良,吴维韩,等.采用氧化锌避雷器提高220 kV线路耐雷水平的研究[J].高电压技术,1998,24(3):77-79

猜你喜欢

耐雷铜陵避雷器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系统分析
±800 kV /500 kV交直流混联输电线路反击耐雷水平
500KV避雷器均压环对直流泄漏电流影响
并行防雷措施在提高线路反击耐雷性能的应用
420 kV避雷器振动台抗震试验
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是采取“疏”还是“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