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视角下的创业活动研究述评

2013-12-19许少业郭新东焦晓波

宿州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创业者经济活动

许少业,郭新东,焦晓波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在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创业活动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许多学者指出,许多政府已经公开接受创业活动的经济效用理论。学者们的研究也反映出许多政府越来越重视创业活动,考虑通过创业活动来刺激经济、带动需求。研究者认为,每一个处在现代动态经济环境中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创业者。然而,创业活动对社会的经济效用却很难被加以衡量。

有研究者认为,将一般的创业视作一种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经济增长的理论是不可取的。Shane[1]尖锐地指出,一些与创业有关的神话严重误导了后来的创业者,许多投资人和政策制定者误以为创业是振兴和刺激经济的灵丹妙药。刘刚和李强治[2]指出,作为新知识创造及其商业化的主体,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量。一般而言,创业带来的经济价值至多起到一种对经济的补充作用。

根据以上观点,本文从经济角度出发对创业理论作了重新的审视,将从宏观、组织和个体行为三个层次讨论创业的不同经济含义,并进一步探讨创业活动在经济中所起的潜在作用。

很明显,当一些学科考虑到创业的价值并试图解释它时,创业的概念就显得非常复杂。同样,Audretsch[3]指出,创业不与任何既定的学科相一致。Pittway[4]指出,在理论界,“创业者”这一概念和创业的社会功能已经得到广泛传播。Minniti和Lévesque[5]提醒研究创业的学者们,最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它的起源以及它如何应用在一般经济学语境中。毕竟,创业活动是通过经济学家的工作来凸显其具体形式的。即使同样是寻求套利的创业者,在经济活动中的创业表现形式也是各不相同的。创业的经济含义一直争议不断。

1 宏观经济层次的创业观点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Kirzner[6]描述了创业在市场中的两种影响形式:竞争和创新。第一个影响形式是竞争,竞争是通过建立并运营企业来提供市场平衡力并从中获得适当的盈利。也有学者认为,创业者是指在发现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机会基础上开始进行商业活动的人。相对于现有的竞争对手,他必须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或服务来更有效地满足客户的需求。研究表明,这种形式的创业主要体现在短期的追随者和模仿者谁会在市场中获利或击败对方来使得市场重新趋于稳定。

相比之下,创新的经济作用是能够创造满足新市场的产品或服务来逐渐取代旧的市场,这会使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垄断地位。创业者通过引入新的产品或服务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并打破现有的市场。在市场中,创新表现出一种均衡市场的力量。它可以通过提供更新的产品或服务来供应市场,以取代消费者对旧商品的需求,或将新的从未见过的商品引入市场。Pittway[4]对创业效用的解释与Schumpeter略有不同,他认为,创业是一种创造平衡力量的创新。因此,市场行为是周期性的,处在静态与动态的震荡之间。

假设创业是发生于市场之外的,但它还是直接与经济发展(一个失衡的力量)相关联。Schumpeter[7]指出,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就是一个创业发生在外生性市场的例子。此时,对于商品和服务的发展而言,商品化进程是发生在市场经济之外的,而且这种进程可能会在市场体系中对原有的交易者产生冲击。

基于市场内部动态考虑,创业涉及提高市场效率的生产力。在这种创业概念基础上,针对现有的市场参与者,假设现有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正在构想或重新设计之中,通过发现现有动态竞争市场中的空白点或存在的机会,然后提供更加廉价的或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与现存的经营者进行竞争。

除了两种相对立的创业观(即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产出)之外的另外一种观点:张青[8]认为,创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必须经过产业、区域等中间层次的转化才能实现,而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首要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要是发生在生产领域的经济活动中,创业的发展会对经济扩张产生影响。石书德、高建[9]明确指出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因此,可以知道,创业活动作为市场外生性影响因素会对现存市场的生产力及经济活动发生作用。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可以归纳出在宏观经济层次上对创业活动的界定和对其特征的描述。图1显示了这三个观点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与外生性创业或现有市场活动以外的Schumpeter观点有关;经济产出是与内生性创业或现有企业在市场动态中的创业有关。与经济发展、经济产出之间相互联系的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则表现为新企业或现有企业的创业活动带来诸如地区就业和财富的增长。

图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关系

2 组织层次的创业观点

Schumpeter[6]认为,创业者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创造想法、产品和构建市场新组合的人。并将想法、产品和市场组合加以实现的过程称为创业活动。此时的企业并没有正式组织所具有的框架形式。其次,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就是一个创业的典型例子。企业在形成正式商业实体之前就可以选择进入交易环节。Schumpeter观点中的企业即是发展资金,并为新产品或技术供应市场而做准备的实体,这时的企业就成为一个正式的商业实体。

Schumpeter认为,创业活动中的正式商业活动和非正式创业活动观点之间有很大的区别,有些学者有时难免会将两者混淆。

几十年以来,这种混乱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例如,Knight[10]认为,创业者的职责在于预测公司未来和技术发展方向。伴随着生产活动的进行,市场也将得到扩张和成长,这却被视为是“破坏性的创业活动”。同样,Kilby[11]则忽略上述的差异,他指出,基本的管理功能在任何生产型企业都是与不同个体和组织的工作相同步的。他还进一步指出:在现代化经济后期,在创新或市场营销活动的争论中,有一点是可以达到共识的,那就是企业投入与产出都与生产的高效率密切相关。

图2 创业活动与企业活动之间的关系

Casson[12]指出,“在现实中,虽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创业尤其与民营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且“假定创业者是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经营他们的业务来追求利润最大化”。单从商业活动角度去研究创业则很难对其经济效用进行区分,因为企业的一系列活动都有可能产生多种经济效用。公司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可能会为市场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不断增长的产品销量和服务质量来扩大市场份额;再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提高效率;也可以通过市场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就业率。在宏观经济方面,公司在不同程度上的创业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区分这些活动时,最重要的是分析它们对经济贡献的具体形式。图2通过补充Schumpeter关于创业和商业的观点来对这一具体形式做了区分,描述了每一种形式可能的活动范围。

3 个体行为层次的创业观点

由于创业理论的分析单位是定义在个体层面上的,因此,对经济类型的分析也随之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主要反映在创业的各种经济理论是否恰当之间的纠纷中。这也形成了新古典主义下的奥地利经济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之间的界限。本文认为,这些差异是自相矛盾的,在这个意义上则不能孤立地对其进行解释。因此,有必要保持逻辑上的联系且宏观经济水平分析和个人在微观层面的行为目标相一致。

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以个体行为为中心的创业将会受到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创业者的责任在于平衡市场的供求关系,并抵制扰乱市场的创新者的入侵。然而,这些强调人为因素的观点奠定了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家经济模型的基础。

演化经济学家试图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层面上对其进行解释。McKelvey[13]将这一领域的经济学研究对象定位为个体行为或公司行为。然而,演化经济学家将此定位为市场的内生性行为,并假定经济行为受现有市场力量的支配。例如,Buenstorf[14]在避免预先存在的外在因素干扰下,将市场过程进行经济演化分析。

行为经济学家指出了经济分析中的一个不同功能,那就是他们试图解释影响人类决策与判断的心理因素。值得注意的是,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理论回避了古典主义的市场经济模型,却与演化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理论中的创业者不是内生性或包含在市场过程中,而是作为一种能够引入新的市场动态并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外来力量。

Sarasvathy[15]提出从绩效角度来解释创业过程,他指出,创业思维和管理思维的一个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基于绩效推理,而后者是基于因果推理。Sarasvathy[16]还将战略思维作为第三个维度,并认为具有创造性的因果推理是战略思维的基础。他的这个命题与个人和团队对不同经济绩效和提供连接个体创业活动的三种不同形式的基础极为符合。

创业团队在因果推理引导下,不单单是寻找套利机会,而是更倾向于整合现有人们熟知的方法,以协调未知的市场(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行为无法完全预测,但有些手段和目标是确定已知的),但并不确定是否能够对经济生产力起到提高的作用。主张因果推理的企业家具有强烈竞争意识,并积极寻求超越,运用自己的商业战略来超越既定的市场玩家,再重新定位市场,接着寻求套利机会和提高市场效率。

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者,是一种在国内动态的环境下扮演着领导一个团队进行创业的角色。而扮演生存主义者的人是一个主动识别和集中利用可行的战略手段和方法以满足市场特定目标的人。由于工作环境是半不确定的,因此,如何实现这个过程将变得非常模糊,但客观的市场准入和市场地位是固定明确的。表1总结了Sarasvathy的论点并将它们置于经济目标之中以作对比。

表1 个体行为与经济相关变量的关系

资料来源:根据本文参考文献整理。

4 未来研究与展望

目前,从经济视角出发定义创业含义的理论相对较少,学者们对创业的经济含义还没有达成一致看法。但是,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就是创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经济活动中,创业研究都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领域。

如上所述,创业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果,但在众多方面仍存在着许多空白和不足,有待后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首先,大多数学者对创业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框架上,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对创业的实证类量化研究,证明其确实能够有效地带动经济的发展。其次,本文是从经济角度来对创业进行定义,但是创业活动是和整个社会活动密切联系的,所以,不妨从其他视角对其进行研究,对创业达到一个更深更加全面的理解。最后,鉴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不同,创业的发展阶段不同,未来研究可以借鉴各国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研究,并逐步形成适合本土经济发展的创业体系和创业模式。

参考文献:

[1]Shane S A.The Illusions of Entrepreneurship[M].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8:30-64

[2]刘刚,李强治.创业活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分析[J].中央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2,14(1):61-67

[3]Audretsch D B.Sustaining innovation and growth: public policy support for entrepreneurship[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4,11(3):167-191

[4]Pittaway L.Philosophies in entrepreneurship:a focus on economic theor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and Research,2005,11(3):145-152

[5]Minniti M,Lévesque,M.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economics of entrepreneurship[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23:603-612

[6]Kirzner I.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3:5-42

[7]Schum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128-145

[8]张青.创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回顾与分析:基于不同经济学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11):20-28

[9]石书德,高建.知识流动、创业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种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观点[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30(11):134-140

[10]Knight,F H.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M].London: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1921:148-171

[11]Kilby P.Hunting the Heffalump In:Kilby P (Ed.),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1:1-40

[12]Casson M.The Entrepreneur an Economic Theory[M].2nd ed.Cheltenham,U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1982:9-43

[13]McKelvey M.Evolutionary innovations:learning,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dynamics of the firm[J].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98(8): 157-175

[14]Buenstorf G.Creation and pursuit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n evolutionary economics perspective[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07,28:323-337

[15]Sarasvathy,S.Effectuation:Elementsof Entrepreneurial Expertise[M].Cheltenham,UK:Edward Elgar,2008:122-171

[16]Sarasvathy,S.What Makes Entrepreneurs Entrepreneurial[M].Charlottesville,VA:University of Virginia Darden School Foundation,2005:1-9

猜你喜欢

创业者经济活动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