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鼻窦炎与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关系探讨

2013-12-18扈祚良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窦口岁者偏曲

何 俊 扈祚良

(湖南省湘潭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湖南湘潭 411228)

临床上引起慢性鼻窦炎的因素主要包括感染因素、变应因素和解剖结构异常。随着鼻窦CT和鼻内镜的广泛使用,医学界发现鼻-鼻窦解剖结构异常可能也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为切入点,对解剖结构异常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关系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2011年本院门诊和住院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22例(2096侧),男802例,女420例。4~8岁者96例,9~13岁者154例,14~18岁者138例,>18岁者834例,平均34.4岁。慢性鼻窦炎标准符合文献[1]。1型1期152例,2期246例,3期40例;2型1期70例,2期254例,3期290例,3型170例。病程0.5~20年。均无鼻部外伤史、鼻部先天性疾病、肿瘤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结构异常主要包括鼻中隔偏曲、钩突异常、筛泡肥大、中鼻甲异常、眶下气房、鼻丘过度气化。对照组200例,选择于2006~2011年间体检中心的无鼻、鼻窦疾患者及相关疾病的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群,男108例,女92例。其中4~8岁8例,9~13岁32例,14~18岁26例,>18岁134例,平均34.2 岁。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行鼻窦冠状位CT及鼻内镜检查或手术。取冠状位CT窦口最清楚层面连续、反复观察鼻丘的发育情况、钩突形态、筛泡大小、筛漏斗结构、中鼻甲、眶下气房及鼻中隔偏曲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解剖结构异常构成比较 慢性鼻窦炎组鼻中隔偏曲、钩突异常、筛泡肥大、中鼻甲异常、眶下气房、鼻丘过度气化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46,P<0.01)见表1。

2.2 两组解剖结构异常者年龄构成比较 慢性鼻窦炎组中4~8岁者18例解剖结构异常(19%),9~13岁者48例(31%)异常;14~18岁者80例(58%)异常;>18岁者618例(74%)异常。对照组中4~8岁无变异,9~13岁组4例变异(12.5%),14~18岁组6例变异(23.0%),>18岁组32例(24%)异常。经 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59.732,P<0.05)。

表1 慢性鼻窦炎组和对照组解剖结构异常比较(例)

慢性鼻窦炎组与对照组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趋势性检验差异有显著性(χ2=84.177,P<0.05),即解剖异常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感染因素、变应因素和解剖因素。以往许多文献研究认为,慢性鼻窦炎的发病与鼻腔解剖变异有关[2,3]。据国内刘贤等在研究鼻甲变异出现率与鼻窦炎的发病关系发现变异以中鼻甲变异多见,约占38%,有病变侧数占76.71%,主要变异是筛甲气房及甲泡和中鼻甲反向弯曲,导致中鼻道狭窄或阻塞,妨碍鼻窦的通气与引流;其次为钩突变异,约占24%,有病变侧数占92.8%,主要是钩突的内倾和外偏,最终将妨碍中鼻道的通气和引流障碍,两者最终引起鼻窦炎的发生。特别是中鼻甲气化异常严重影响鼻窦的引流,是引起鼻窦炎的重要解剖因素[4]。本组研究显示,慢性鼻窦炎组与正常对照组鼻-鼻窦结构异常构成不同。提示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是造成慢性鼻窦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常见解剖异常有多种。由于各鼻窦均开口于鼻腔,尤以中鼻道为主,因此,变异的最终结果是导致窦口的引流和通气障碍,引发鼻窦炎性改变,同时也是引起鼻窦炎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的关键因素。这种结构异常可能造成相邻黏膜持续接触,引起局部纤毛功能障碍至鼻腔黏液潴留而导致感染[5]。此外,窦口阻塞会导致窦腔PaO2下降,PaCO2上升和黏膜血流下降,从而导致毒力较弱的细菌大量繁殖,侵袭黏膜及黏膜下层,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结缔组织增生及鳞状上皮化生,使黏膜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并加重窦口的阻塞,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6]。Arslan等(1999)研究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解剖畸形的发生情况,认为其副窦口可使粘液经主窦口和副窦口循环流动而使感染机会增加。Min年分析了慢性鼻窦炎流行率与鼻中隔偏曲的关系,发现二者没有显著相关[7]。认为鼻中隔偏曲并不能增加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但以往许多研究都将慢性鼻窦炎的病因归于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畸形[2,3]。

本组研究表明,各年龄组间慢性鼻窦炎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解剖异常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提示少儿期年龄越大鼻腔解剖结构变异的可能性越大,成人比少儿期变异率大,因此,解剖结构异常引起慢性鼻窦炎以成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表明鼻腔解剖结构异常也是引起慢性鼻窦炎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本组病例相对偏少,慢性鼻窦炎发病与年龄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 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2):134

[2] 韩德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1-53

[3] 刘湘燕,韩德明,周 兵,等.鼻-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49

[4] 张亚梅,张天宇.实用小儿耳鼻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35-238

[5] KennedyDO,ZinreichSJ,RosenbaumAE,et al.Functionalendoscopic sinus surgery.Theory and diagnostic evaluation[J].Arch Otolaryngol,1985,111:576

[6] 刘 密,李凡成.慢性鼻窦炎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74

[7] Miu.YG,Jung Hw,Kim HS,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Sinusitis in Korea:Vesults of a nation wide Survery[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1996,253:435

猜你喜欢

窦口岁者偏曲
鼻内镜下球囊扩张窦口成型术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鼻内镜术后影响上颌窦口引流的相关因素分析
MSCT三维重建技术对窦口—鼻道复合体解剖结构及变异相关疾病分析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临床观察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数据表达的准确性
论文写作中需注意的“模糊”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