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2013-12-04刘晓婷梁海燕田玉慧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保健知识乳房保健

刘晓婷,梁海燕,田玉慧

(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河南 453003)

我国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与过去相比呈年轻化及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广大女性健康,因此女性乳房保健也备受关注。乳房疾病与内分泌、高脂饮食与肥胖、未婚未育以及情绪等[1]有关。女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女性,为了解她们对乳房保健的重视程度及防范意识,培养积极态度和建立健康行为,寻求较好的宣教途径,笔者对新乡市女大学生进行乳房保健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新乡市高校女大学生555名,其中医学专业学生454名,含大三(进行过相关课程学习)218名和大二236名,非医学专业学生101名。

(二)方法及资料处理。

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现场回收,内容涉及乳房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等问题。共发放问卷565份,

有效应答问卷555份,有效应答率为98%。SPSS 17.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线性多元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

二、结 果

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医学专业不同年级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态度、行为总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1 不同专业、年级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s)

表1 不同专业、年级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s)

分组 人数 统计值 知识 态度 行为 总得分专业 医学 454 26.63±6.24 9.92±2.05 14.17±4.05 50.72±9.99非医学 101 20.50±6.62 9.94±2.19 12.22±3.19 42.65±10.89 t值 -8.837 0.078 -4.532 -7.331 P 值 0.000 0.938 0.000 0.000医学专业 大三 218 28.60±5.63 10.00±1.91 15.16±3.75 53.75±8.86不同年级 大二 236 24.81±6.24 24.81±6.24 13.25±4.11 47.92±10.17 t值 -6.771 33.623 -5.134 -6.489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一)乳房保健知识。

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医学专业不同年级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专业大三学生的知识得分最高,非医学专业得分最低,见表1。

乳房保健知识15题中,有10题正确率低于60%,关于乳房自检最佳时间及乳腺癌高危饮食的题目正确率最低,不足20%。部分题目在不同专业间、医学专业不同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见表2。

(二)乳房保健态度。

由表1,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学专业不同年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专业大三学生的得分最高。

调查对象对乳房保健的态度较为积极,如88.2%的女大学生希望接受宣传教育;97.1%认为乳房保健最主要的目的是促进乳房健康、预防和早发现乳房疾病。83.8%不会选择隆胸,67.0%认为有必要去医院定期检查,而经济(50.3%)、心理(48.3%)、时间(38.6%)以及个人原因(31.0%)是影响检查的主要因素。

(三)乳房保健行为。

医学专业与非医学专业、医学专业不同年级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行为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在购买文胸时,72.8%会以质量为第一要素;定期接受专门乳房常规检查者仅占1.8%;月经期间感到乳房不适,不理会者达到占55.5%。

经多元回归分析,消除其他混杂因素后,影响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行为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女大学生具有的乳房保健知识、态度、年级及专业,其标准化系数 B值分别为0.411、0.241、0.136、0.028,概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不同专业、年级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正确率比较(%)

三、讨 论

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纤维腺瘤的发病率居首位,以20-25岁的青年女性患病率最高[2]。该肿瘤可以数年没有变化,但在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前期迅速增长,有一定癌变率[3],女大学生属于该病的高发人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美国癌症协会推荐20岁以上的所有女性应每月把乳房自检作为日常乳房护理的一部分[4],来实现对有关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女性的乳房保健意识。而我国女大学生对自身的乳房健康关注和重视程度并不高[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均不高,其中医学专业高于非医学专业,这与医学院校学生接触医学卫生课程有关,而医学专业中大三学生又好于大二学生,结合我校具体实际情况,可能与大三学生已进行临床诊断学、外科学等相关课程学习,而大二学生未进行密切相关。调查对象中88.2%的女大学生希望获得更多的乳房保健知识,可见乳房保健宣传教育的开展可行性较高;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影响女大学生乳房保健行为最主要因素是知识,其次为态度。因此,应开展对女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教育,如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乳房保健课程,定期邀请专业医生讲座,重视网络、电视、报纸期刊等途径(本次调查其来源占70.6%),采用互动的多媒体方式进行。女大学生普遍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高的学习能力,加强其乳房保健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女大学生知识水平,培养积极态度并促使其建立乳房保健的健康行为,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1]毛 敏,夏 微,蒋晔晖,等.关于女大学生对乳房自我检查认知程度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6,20(1):205-206.

[2]郭 闪,王晶晶.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乳腺癌知识健康教育效果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7):132-134.

[3]王俊丽,郑颖娟,宛 霞.女大学生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固有激素水平研究[J].肿瘤,2002,22(4):311-312.

[4]Erblich J. Psychological distress,health beliefs,and frequency of breast self-examination[J].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00,23(3):277-291.

[5]陈茂山,张燕妮,樊 莉,等.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知识和乳房自检的认知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1,11(06):266-267.

猜你喜欢

保健知识乳房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