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级社交应用或将迎来爆发期

2013-11-30茁思迅行咨询公司金峰

通信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企业级社交社区

茁思迅行咨询公司|金峰

企业级社交应用或将迎来爆发期

茁思迅行咨询公司|金峰

从2011年以来,企业级社交应用市场所发生的系列大并购,预示着这个市场即将迎来爆发阶段。

>> 社交应用培养了员工使用习惯,并且员工们希望将之带入工作过程中。

从2011年末以来,企业级社交应用市场发生了若干次大型收购:Salesforce先后收购了Assistly、ModelMetrics、Stypi、BuddyMedia、GoInstant,微软收购了Yammer,Oracle收购了Vitrue和Involver。这些大型并购意味着企业级社交将迎来爆发阶段,而之前,IBM、SAP等公司都在其OA、CRM等产品中加入了社交功能。

企业的必需品:社交应用

企业需要社交应用产品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Facebook、微博、QQ等社交应用培养了员工的使用习惯,即便是在工作过程中,他们也期望能够通过社交应用同其他员工进行交流,而不是传统的电话或者邮件的形式。并且,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新一代员工期望的是网状结构的组织,他们希望能够有机会与组织当中的任何对象进行直接的沟通,哪怕是企业的最高层管理者。这同组织的架构设计相矛盾,但通过社交应用的部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

其次,企业需要相互分享,公开透明。相互分享是提升员工能力的快捷方式,并且在UGC的模式下,每个员工都是智慧的来源,他们可以贡献各种信息,以及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思维。而公开透明,则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举措,这不仅仅包括企业信息的发布,同时也包括了企业高层将一些个人的想法、个人生活动态信息的发布,而这些个人信息的发布,能够让员工觉得有归属的感觉,尤其是对于新一代的员工更是如此。

第三,企业需要安全控制。企业允许员工在内部进行信息分享,甚至可以面向客户进行分享,但是企业普遍注重安全性,他们不希望分享的内容、发布的信息流传到外界,或者说是最少的流传到外界。因此,他们需要有相应的应用,对此类的行为进行安全性的控制。

三层级市场

目前,企业级社交应用主要包括了企业内部所使用的IM系统、企业内部的社区等,但如果从广义上来说,企业内部的邮箱、知识管理系统、协同工作系统、会议系统等,也可以被归属到社交应用的范畴当中。

事实上,企业级社交应用主要可按照使用服务的不同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些安全性控制不严格的中小企业,他们往往借助于公网上的IM等工具实现企业内部的社交化应用。例如他们可以通过QQ相互之间加为好友,并建立群,可以很方便的实现企业内部社交的功能。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采用这样的方式。第二层次,是租用在线的企业级社交应用。包括微软收购的Yammer等企业级社交应用在内,都部署在公网上。企业的IT人员可以在应用中进行配置,确定产品的功能与流程,并向每个员工分配帐号,员工登录后,可接受相应的服务。一般而言中等规模的企业将使用这些服务。第三层次,是企业自行定制化开发部署。所开发出的社交化应用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部署在企业的内网,只对使用内网的终端进行开放,也可以通过VPN对外网用户开放。一般而言,大型企业会使用此类业务。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IM与社区是基础的功能,但这绝非全部。在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企业级社交应用中,几乎所有的服务提供商,都会把IM与社区等基础服务融合在其他的信息化产品当中,包括知识管理、客户管理、绩效管理、会议预订、入职培训等各项服务。毕竟,单独在企业内部部署IM与社区价值并非太大,重要的是将其他各项服务融合进来。这样一方面可以为社区提供内容输入,同时社区当中所产生的内容,也能够被较好的应用。例如,直接上级可以对某员工进行评价、任务布置,而所有的信息可以像一条条的微博一样,显示在员工系统的界面上;对于员工所写下的每一条信息,可以通过分析系统纳入到创新思维管理、员工情绪管理等模块当中进行处理。

从付费情况看,在全部三个层次的类型中,第一层次基本无费用可收取;第二层次分为免费用户与付费用户两类,前者吸引用户进行体验,若体验较好,则可以向付费用户转化,经统计,付费用户的比例大约在15%~20%之间;而第三层次由于是解决方案的形式,则基本上均为付费用户。

目前,这个市场上有三类竞争者,一是从公众的业务发展而来的,例如Google+计划开展企业社交应用;二是原有政企产品添加了功能,如SAP等;三是行业内的一些创业型的公司,单独开发面向企业级社交应用的产品,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被Salesforce、微软、Oracle收购的公司。现在企业级社交应用市场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根据IDC在2011年所发布的报告,2011年企业级社交应用市场规模为800万美元,预计到2016年将达到45亿美元。

移动化、穿越化、业务化

企业级社交应用是有需求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移动化,将更多支持员工在移动状态下的使用,即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终端查看内容、发布内容。二是穿越化,系统不仅仅是面向企业内部,它也可以将内容发送到面向公众的社交网络,如新浪微博,或者向指定的客户发送信息,同时外部的信息源也可以被自动汇聚到企业内部社交网络中来,让系统中有更多的信息含量。三是业务化,企业级社交应用将更多以互联网业务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并秉承少数人为多数人付费的原则,让部分愿意享受更高端服务的用户购买相应的业务。

猜你喜欢

企业级社交社区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区大作战
社交距离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基于慕课网的“企业级应用开发”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HP企业级性能SSD PCI—E 3.0×16通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