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Elman动态神经网络的煤质预测算法研究

2013-11-20玮,张

中国矿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煤种煤质煤炭

张 玮,张 丹

(华北科技学院教务处,北京101601)

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整个“十一五”期间,煤炭消费的年均增幅达到3.02%,截至2010年,煤炭的消费量已接近总量的74%[1]。然而,我国煤炭普遍属于中灰、中疏煤,煤中的灰分一般为10%~20%,含硫量在1.0%~2.8%,煤炭在消费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以及整个社会环境安全意识的增强,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正在被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选煤厂唯有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积极落实洁净煤技术,下狠心淘汰落后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方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配煤过程依据用户提出的煤质指标,将多种不同性质的煤种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混配,实现煤质互补、提高燃煤效率、减少污染,是当前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何准确预测配煤煤质是整个配煤过程的关键环节,诸多研究表明:单煤种的性能对于配煤后的煤质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影响[2-3],很难建立精确的配煤煤质预测数学模型。而人工神经网络在复杂非线性问题的数学建模上具有显著优势,能高精度的重现非线性连续函数。为此,基于人工Elman神经网络,本文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配煤煤质预测模型,实现了对配煤煤质的准确预测。

1 构建原理

目前,用于煤矿企业设备组网的前馈BP神经网络,属于典型的非线性静态映射,通过简单的非线性单元的组合映射,来模拟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4,8-9]。但是,由于静态非线性映射自身缺乏丰富的动力学规则,导致BP网络在煤炭企业实际组网应用中,普遍存在运算速度慢、目标函数在局部极小值处易陷入死循环等问题。煤矿井下复杂恶劣工作环境,决定了井下自动化控制网络必须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稳定性,能及时对各种突发状况做出准确的反应,BP神经网络在此方面难以满足要求。Elman动态回归神经网络沿用了BP网络的基本结构,重点是在隐含层后增加一个充当延时算子的承接层,借此完成对控制数据的中继记忆,令整个控制系统得以应对短时间大量数据爆发式出现的突发状况,增强了煤矿设备控制网络的全局稳定性,使得网络系统得以准确地反应井下设备的实时动态特性[4]。同时,处理单元的增多,使其具有了更强大的运算功能,极大缩短了问题处理的效率。鉴于此,基于Elman反馈型神经网络,我们设计了配煤煤质的预测模型,以发热量、水分、灰分以及挥发分为评价指标,利用Elman动态神经网络模型,对配煤所得复煤的品质进行预测。

1.1 反馈型Elman神经网络结构

神经网络模型含有输入层、隐含层、关联层(承接层)和输出层这4层结构。运算时,隐含层的输出量先被载入承接层进行延迟存储,之后与导入隐含层的输入量进行自关联,内建了一个反馈网络。这样做,一方面通过数据的自检比对,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动态信息的处理能力,非常适合用于搭建煤矿企业井下控制网络。

1.2 网络的学习训练模式

Elman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模型定义为[5]:

式中,λ为Elman神经网络的连接权矩阵(λ1:输入层到隐含层,λ2:隐含层到承接层,λ3:隐含层到输出层);M(n)和Me(n)分别为隐含层和承接层的输出量;N(n)为输出层的输出量;k(0≤k≤1)是自连接反馈增益因子;u()是隐含层、关联层输出量的线性组合;e[]为隐含层与承接层的传递函数;f[]为输出层的传递函数,均为sigmoid型神经元非线性作用函数,其形式为:

模型建立后,利用自适应动量梯度降低算法训练网络,调整函数权值和阈值参数,减低误差。权值和阈值等参数确定后,便可进行测试。

2 配煤煤质预测模型的建立

2.1 选取检测样本

以某集团为例,其产品主要有15种单一煤种、4种混合煤种,配煤厂的目标配煤精度小于1%,复煤的煤质要求如表1所示。本研究将应用根据上述原理建立的反馈型Elman模型,对配煤的煤质开展预测。

表1 配煤后复煤的煤质目标

以试验获得的部分典型单一煤质性能数据为参考[6-7],利用模型预测配煤煤质。研究中,选取了14组数据来进行模型的预测,其中前12组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后2组数据作为检测样本。预测样本的设计过程以检测样本的数据加以描述,输入量是单一煤种1、2和3号的煤质数据,输出量是配煤的煤质数据。样本数据信息如表2所示。

表2 检测样本数据

2.2 模型架构

由表2可知,预测模型的输入层含有单一煤种的发热量(Cad)、水分(Aad)、灰分(Vad)、挥发分(Mad)这五个输入量,预测中4种单一煤种为一组,模型中每组具有16个输入层节点,输出层具有4个节点,对应配煤的发热量、水分、灰分、挥发分这四个煤质指标。

整个配煤煤质预测模型设计中隐含层节点数目的选,择取决于煤种的复杂程度以及具体配煤操作。参考相关研究中确定隐含层节点数的方法[6]。

式中:ψ为配煤数据样本数;输入层的神经元节点数为n,ni则为隐层神经元节点数。

如果i>ni=0。隐含层作用函数为正切sigmoid神经元非线性函数,输出层作用函数为正切sigmoid神经元线性函数。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网络的运算性能,最终确定网络隐含层节点数为26个,组建(16,26,4)型Elman动态神经网络。

2.3 网络训练与精度效验

随即选取18组配煤数据样本进行网络训练与精度效验,使用16组数据样本进行网络训练,最后2组样本用于精度效验,部分样本信息如表3所示。同时,需要对用于训练学习的样本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提高网络的收敛性。这里我们采用了学习速率自适应的梯度下降算法,对Elman网络模型进行学习训练。训练参数被设置为:网络的训练次数为5000,学习动量因子为0.80,学习速率为0.05,学习结束时的目标平均误差为0.001,其他参数直接选择默认值。

研究中,通过实验数据与模型预测结果的比对,如表3所示,计算得出网络的预测精度为0.000995371。说明本预测模型设计合理,对于配煤后的煤质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以反馈型Elman神经网络进行煤质预测是可行的,其精度满足选煤厂的控制要求。

表3 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比较

3 结语

通过配煤所得复煤的多种煤质指标,与其所含的单一煤种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于选煤厂而言,必须建立高精度的煤质预测分析模型,准确把握配煤煤质情况。本文利用动态Elman神经网络构建配煤煤质预测模型,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模型的冗余度,增强了应对突发位置状况的能力,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与速度,降低了选煤厂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进一步充实了配煤的基础理论研究,促进了配煤预测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对于相关研究起到了借鉴作用。

[1]李颖.基于非线性理论的动力配煤模型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2]孙庶.动力配煤几个主要煤质指标可加性的论证[J].煤炭技术,2009(5):164-166.

[3]侯静,赵益坤.动力配煤的数学模型及优化解[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6(4):486-488.

[4]邓俊,赖旭芝,吴敏.基于神经网络和模拟退火算法的配煤智能优化方法选煤技术[J].冶金自动化,2007(3):19-23.

[5]常爱英,吴铁军,包鑫.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动力配煤着火特性预测模型[J].煤炭学报,2010(8):1380-1383.

[6]AT & T Bell Labs,Holmdel,NJ,07733,USA.AT & T Bell Labs,Holmdel,NJ,07733,USA[J].AT & T Bell Labs,2005(9).

[7]刘泽常,高洪阁.动力配煤主要煤质指标可加性的统计验证[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9(5):1-3.

[8]付胜,庞印华.基于线性优化算法的自动配煤控制系统设计[J].中国煤炭,2011(2):66-69.

[9]袁曾任.人工神经元网络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煤种煤质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多煤层复杂煤质配煤入选方案的研究
多原料煤种复配成浆性研究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燃煤电厂煤仓动态监测及其在智能燃料系统中的应用
煤炭
混煤掺烧安全性与经济性研究
论煤种变化对五环炉煤气化的影响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通柘煤田—1—2煤层的煤质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