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投资加拿大矿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3-11-20张振芳张新元叶锦华吕小婷

中国矿业 2013年3期
关键词:原住民矿业勘查

张振芳,张新元,叶锦华,吕小婷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加拿大是全球最重要的矿产资源和矿业大国,在我国资源领域“走出去”整体格局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加拿大是世界主要矿产大国,煤、钾盐、金、铁、铜、铅、镍、铝、铀和锌等矿产储量都均居世界前列,与我国在资源合作方面的互补性很强[1]。加拿大是世界上投资环境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健全的矿业法律政策、现代的矿业体系设备、便捷的矿业融资平台、发达的矿业服务机构等,使加拿大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标国家。近年来,中加矿业合作关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在2012年3月的加拿大矿业大会上,两国代表均对中加矿业领域合作前景表示看好。尽管如此,由于全球经济发展放缓及不确定性、国际地缘政治与外交博弈、社会制度与文化背景差异、环境保护要求、原居民与地理环境等因素,我国企业在加拿大开展矿业投资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1 我国企业投资加拿大矿产勘查开发的机遇

1.1 全球宏观经济复苏放缓,矿业指数“二次探底”趋势显现

2012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缓慢,传统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新型经济体经济增速下滑。尤其是进入二季度以来,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笼罩在更大的阴影之下。受全球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加大的影响,反映全球矿业公司景气状况的全球矿业指数和安永“矿眼”指数的“W”型走向趋于显现,进入从2011年5月至今的第二次下挫阶段[2]。2012年上半年大宗矿产品价格“先扬后抑”,与矿业指数的走势基本吻合,延续了2011年年中以来的下行态势。

受全球经济下行形势影响,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一大批加拿大上市资源公司出现股票价格下跌,加拿大矿业股市极度低迷,初级勘查公司市值严重缩水,普遍融资困难。反映加拿大勘探类公司的景气指数也处于第二次下滑阶段,从图1可以看出,加拿大矿业二次探底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未来的2~3年,是中国企业进入加拿大矿业市场进行“抄底”投资的机会。

图1 2007~2012年加拿大勘探类公司景气指数变化曲线

1.2 全球矿业格局调整,矿业领域并购交易活动回暖

当前,全球矿业格局正在调整,全球矿业垄断的程度进一步加剧,全球前10强矿业公司销售收入占到28%。2011年全球矿业领域宣布的并购交易超过2600宗,并购总额同比上升43%,交易价值同比增长33%。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主导了2011年的全球并购交易,从目标资产来看,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分列前三位。加拿大无疑是一个投资热点,2011年同样也是中国并购交易极为活跃的一年。

2012年继续保持并购交易增长势头,年初嘉能可公司与斯特拉塔公司签署合并协议,合并后的新公司成为继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矿业巨头,在有色金属领域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此次并购不仅改变了全球矿业格局,更为重要的是嘉能可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巨头,合并大型矿业公司后将开启全球第一例中间贸易商向矿业上游领域延伸的先河。

1.3 中加双边关系良好,矿业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加双边合作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促进了双方矿业合作水平不断提高。今年2月哈伯总理第二次访华期间签署的《中加投资保护协定》使我国企业对加投资的准入、权益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保障。此外,签订的关于中加强化双边铀贸易和开发合作协议,为中加双方在资源领域进一步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2012年加拿大国际矿业大会的中加矿业投资论坛上,中加双方均认为两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为世界矿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截至2012年6月底的统计,我国在加矿业投资的金额超过280亿美元,占我国对外矿业投资总额的15%,仅次于澳大利亚位居第二。

1.4 良好的矿业投资环境,较完善的配套设施

影响一个国家矿业投资环境的因素众多,国内外的研究机构调查分析表明加拿大是矿业投资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在56个国家中,加拿大12个独立行政区2011/2012年度的政策潜力指数平均得分仅次于芬兰、瑞典、冰岛和格陵兰,超过澳大利亚、美国等世界其他主要矿业大国。

加拿大有发达而完善的矿业中介和服务机构。3200多家中介和服务机构涵盖了工程、环境、设备供应、法律财务等领域,可为投资加拿大的矿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的服务。加拿大境内矿业项目的实物工作量多由中介与技术服务公司承担。

加拿大有有利的矿业投资政策和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地区政府均出台各项具体的政策,鼓励矿业投资,且矿业管理的主体责权在各省。以马尼托巴省为例,其矿业法律法规涵盖了矿业权许可证、土地准入、矿山环境保护、矿山安全等各个方面,可以充分保护各方利益,促进矿业生产健康、规范、有序进行。

加拿大有良好的矿业融资市场。拥有世界著名的多伦多股票交易所(TSX),其TSX Venture交易所创业板(TSX V)为投资者设立相对较低的矿业融资门槛,有利于初级矿业项目的融资和开展。不仅有在加投资的我国企业成功利用这一平台开展矿业项目,也有在此平台融资后在国内开展矿业项目的成功范例。如我国企业中色地科投资加拿大矿业企业后充分利用当地融资平台在加拿大及其他国家开展矿业项目且投资回报丰厚。加拿大希尔威金属矿业公司利用加拿大的融资平台和我国的矿业市场进行项目运作取得成功。

1.5 扩大矿产资源领域的对外合作,“走出去”战略继续推进

在世界经济复苏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始终坚持开放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扩大矿产资源领域的对外合作作为发展目标,加快推进“走出去”战略。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快速推进的时期。资源需求的峰值还将持续,但资源供给面临单性的制约。今后10~15年是我国利用境外资源的一个重要时期,我国企业将面临重要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机遇。

国土资源部在2012年4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与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与合作工作的通知》,从政策、制度等各个方面支持“走出去”战略。通过建立“走出去”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走出去”的金融服务。与全球80多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为“走出去”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积极推进境外地质矿产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打造走出去的信息服务平台。

2 中资企业在加拿大面临的挑战

2.1 资源民族主义情绪升温,政治风险持续上升

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有抬头的趋势。许多国家纷纷强化资源主权意识,对外国投资的项目审查越发苛刻,并通过加重矿业课税,增加当地矿业收益分成,提高环保标准等手段,加强对外国投资的限制。近两年,至少有25个国家调整了矿业政策,资源国有化,限制出口,提高矿产品附加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矿业政策调整的趋势之一。同时,境外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也在持续上升。因此,加强投资风险的防范与应对,将成为境外矿业投资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能源矿业产业涉及加拿大核心利益与国家安全,中国企业的大规模收购必然引起加拿大政府的警惕与担忧,促使其出台相应的限制性政策。2009年2月,加拿大政府要求外商投资必须“符合加拿大利益”,要求“投资透明,无政治背景”,这一模糊的政策为投资准入审批提供了极大的裁量自由度。

2.2 地质工作程度高,矿业竞争十分激烈

加拿大是一个矿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矿业资本市场形成的历史超过百年,地质工作程度较高。近10年来在加拿大的有色金属勘查很少有重大发现,足以反映其工作程度之高,找矿难度之大。此外,在加拿大有1500多家矿业及勘探公司不停寻找新项目,给股民带来新期望。众多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咨询机构整日研究已有项目,挖掘新的矿业投资机会。已“走出去”企业在加拿大考察工作后发觉“加拿大本土优质矿业项目十分短缺”,换句话说,加拿大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是优质项目的争夺十分激烈,这种竞争使我国企业的海外收购成本增加。

2.3 矿山经营理念、运作思维需要调整

加拿大虽然是一个矿产勘查投资低风险的国家,如果我国企业把国内的矿产勘查运作思维、技术标准、勘查投资理念等运用到加拿大,会患上水土不服之症。在加拿大运营矿业项目的多是上市公司,因此他们更多的考虑是如何“阶段性”运营好一个上市公司,一个资本平台,而不是考虑从头到尾事无巨细地完整经营一个项目。而中资公司,无论是矿业公司还是初级勘探企业,更多的考虑是如何经营一个实体项目,如何通过未来矿业开发收回前期投资并实现利润,即总摆不脱一种从头做到尾的思维惯性。国内地勘单位在实施境外勘查时,习惯于集投资商、运营商、供货商于一身,自登矿权,控股经营。实践证明这不是一个适合加拿大矿产勘查经营的好选择[3]。

2.4 正确解读加拿大的政策标准和资源量评价技术指标体系

加拿大对矿产勘查的环境保护、原住民等有严格规定。环境保护在加拿大矿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矿床开发的一个否决因素。环境保护成本越来越高,要求矿产勘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地面自然原始状态的扰动,这在我国地质勘查技术要求和规范中尚未体现。原住民社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取得原住民社区对矿产勘查开发的认可与支持,是矿产勘查开发投资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

NI 43-101报告在加拿大矿业界甚至全球矿业界都有重要影响,它极大地提高了披露资源量的可信度。但“走出去”企业在加拿大的勘查实践表明,即使是严格按照NI 43-101报告体系要求完成的勘查报告,依然未能全面克服资源储量报告中常会出现的一定程度的偏颇甚至是失真等问题;中资企业在项目评估时不能将NI 43-101体系简单套用国内的勘查规范和储量级别等指标体系。由于上市公司对利好消息的需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地质认识和矿体连接方式,最终导致资源量和矿石品级出现较大的变化。

2.5 国际矿业人才匮乏,劳动力成本增高

中资矿业企业大规模走出去,但熟悉两国矿业规则的双语矿业人才严重短缺。由于加拿大移民局的限制,投资加拿大矿业项目后,能派到加拿大的中方员工数量极其有限。只能利用好当地的人力资源。但加拿大本身的专业人才稀缺,导致人工成本升高,甚至高薪也无法聘请到关键岗位人员。

3 在加拿大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建议

3.1 深化中加政府间合作,加强对加投资引导

在国家层面上,深化中国国土资源部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调局与加拿大地调局的合作,推进两国在地质调查、经济技术与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建立两部间定期协商机制、地质资料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中加大区(省)级层面地质调查机构的调查与地质科技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矿业大会和加拿大PDAC的平台作用,进一步推动矿业项目推荐和投资洽谈。

3.2 低调做大事,加强国际化团队建设

中资企业在矿业投资合作过程中应量力而行,学会低调行事和“搭便车”,甚至从小股东做起。建议选择初级矿业公司作为投资首选。选择资源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矿种在国际矿产品市场上长线看好的项目进行投资,同时要注意利用原来的管理团队和现成的法律服务机构等配套服务设施,有利于快速开展工作。

3.3 注意采用组合投资,避免单一投资模式

中资企业投资加拿大矿业可以开展合资经营、收购兼并、参股合作、直接投资等方式或者上述多种方式的组合。要充分利用加拿大成熟完备的矿业资本市场,重新整合矿业资产,充分把握矿业项目不同阶段的投资风险与市场机遇,使利益最大化。要认真研究加拿大的矿业政策动态以及相关的公司法、劳工法、环保和税收等涉及矿业勘查开发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加拿大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措施,注意规避其中的不利条款,不断优化投资组合。

3.4 建立“属地化”理念,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与环保意识

加拿大对矿业企业自身的社会和环保责任要求非常明确,绿色矿业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中资企业必须牢固树立“植根当地,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为加拿大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价值,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此外,一个企业要想长久地在当地求得发展,还需融入当地的文化。

3.5 重视加拿大原住民问题

加拿大政府非常重视矿业开发带给原住民的发展的机会,包括原住民的就业和技能建设,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加拿大近年来开始实施的《影响与受益协议》主要是要求矿业开发企业与原住民落实相关责任和义务。中资企业进入原住民地区开展矿业活动,应咨询从事针对原住民问题的公关公司或法律事务所。在实施项目中,要尊重原住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习惯,充分考虑原住民及其社区的利益、喜好和发展。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9~2010年)[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

[2]周平,施俊法,唐金荣,等.2012年上半年全球矿业形势分析与展望[R].地质调查动态,2012.

[3]刘益康.寻宝秘籍[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原住民矿业勘查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原住民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