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村一品新“鸡”遇 村民致富低风险

2013-11-14祝云辉

江西农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麻鸡一村养鸡

文/祝云辉

最近,记者走进崇仁县巴山镇开发村,来到开发村山头,放眼望去,山坡上、丘陵间,到处放养着密密麻麻的麻鸡,搭建着大大小小的鸡棚,蔚为壮观,不愧为“中国麻鸡之乡”。

养麻鸡可以说是崇仁县的一个传统,但是一直以来小农经营单兵作战式的麻鸡养殖得不到壮大。养殖户黄友元说,以前我们都是散养,每户十几二十只,自己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养多,怕有风险,那时候养鸡只是为了补贴家用。据了解,在崇仁以前也有过养殖大户,但由于疾病预防和养殖技术的缺失,以及市场销路的闭塞,造成养殖户出现巨大亏损。那时候,有些人家亏本,欠款10多万元,饭都吃不上,因此大家都不敢大规模养殖,然而现在,走上开发村山头的养殖基地,随处可见一两万只较大规模的养殖场。据开发村党支部书记潘冬娇介绍,如今的开发村,之所以能出现大规模的养殖,完全得益于“一村一品”给村里带来的新机遇。

2007年,随着各级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逐步重视与支持,实施了包括“一村一品”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开发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借着这股强劲的农业新风,开始对麻鸡生产养殖方式作出积极调整,把麻鸡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工程全面推进,逐步完善了相关产业链,在麻鸡养殖各环节,例如育种、养殖、兽药、加工、销售,建立起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对麻鸡养殖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供应鸡苗、统一防疫、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销售,一并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现在我们养麻鸡,跟以前不同,以前没有合作社,风险很大,从开始养就要担心后面怎么卖,现在啥也不用管,要鸡苗打个电话,要疫苗打个电话,最后卖的话也是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合作社和公司会有专业的部门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养鸡风险很低,一户养几万只都没问题。”村民黄友元如是说。

同时,村委会干部帮助养殖户协调解决好用地、用水、用电、前期启动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以点带面的效果。在麻鸡产业发展过程中,开发村坚持做到“支持不包办、引导不强迫、服务不干预”的发展方针,突出养殖户在建设和决策方面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村民发展麻鸡主导产业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开发村还重点培育壮大麻鸡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推进麻鸡养殖向产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崇仁县国品麻鸡发展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省一级龙头企业,并列入全国鸡肉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

潘冬娇说,以前没有政策的扶持,没有搞“一村一品”,不敢这样大刀阔斧地改革,有了政策的支持,村委和村民的积极性都提高了。特别是现在有了专业合作社和公司,村里各方面的资源都得到了整合,孵鸡的专管孵鸡,养鸡的专管养鸡,销售又有相关其他人员负责,整条产业链井然有序。目前,开发村发展规模养殖户已有86户,全年麻鸡出栏量达480万羽。

“我这批鸡马上就可以卖了,8000多只,养了两个多月。”黄友元笑着对记者说。当记者问到这批鸡能获得的收益是多少时,黄友元更是乐不可支,平均3块钱一只,可以卖到两万块左右。

猜你喜欢

麻鸡一村养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崇仁麻鸡 振翅腾飞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经营策略:人才输出、技术创新与作用发挥―― 基于崇仁县山草生态麻鸡专业养殖合作社的观察
漯河麻鸡品种资源研究进展
一村三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