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仕君子——高云

2013-11-13何玉麟耿剑

连环画报 2013年8期
关键词:高云长生殿出版社

何玉麟 耿剑/文

高云(57岁)

1956年,高云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父亲对艺术的喜爱,母亲对他有意无意的培养,使得艺术成为高云童年最亲切的回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年少的高云对画画有着天性的喜好和悟性。

从上小学起,高云就包揽了学校的黑板报,被称为“小画家”。而他也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标杆生,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没有赶上那个特殊的时代,也许并不会造就今日的高云。1972年底,高云下放到苏北宿迁农村插队。每天收割、翻地、打河堤,无尽的农活日复一日。看着那些老农穿着破旧的棉袄蹲在土墙边晒太阳、捉虱子,高云无法想象自己多年后的境遇,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画画便成为少年高云改变命运的理想。

苏北农村条件艰苦,高云坚持每天凌晨4点起床练习画画,接着上工。在这样的环境下,高云日益增进着自己的功力。之后,在县里举办的展览上,高云的作品受到关注,随之被县文化馆抽借去创作,机遇也随之而来。

1975年,高云被推荐到扬州参加第一届省美术创作班。而此时,高云还没有画过一幅严格意义上完整的美术作品,但异常勤奋的高云,居然完成并出版了第一幅绘画作品《小小神枪手》。高云说:“我没有想到自己的作品能被出版,那时没有稿费,出版后给了我一卷五十张的出版成品。看着铅印的自己的名字,非常开心。那是我一生的转变。”《小小神枪手》的成功让他坚定了终身为美术工作的信念,高云一连参加了四届创作班,也一连出版了四幅画作。聊发轻狂少年郎,他立志要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一笔”。

1978年,高云如愿考进了南京艺术学院研习中国画。那几年,高云如饥似渴,抓紧一切时间画画。大一时文章发表在南艺学报上,作品《午憩图》《品牛图》入选第二届江苏省青年画展。大二时出版了第一部连环画《灯花》。《灯花》的出版,使高云得到了两个意外的惊喜:一是得到了一笔“巨款”——稿费四百七十五元;二是想不到自己的画得到出版社极高的评价,说如果早些送来完全可以代表江苏参加全国的连环画评奖,甚至获奖。大三时作品获得了江苏省连环画评奖的一等奖。大学毕业的时候,高云已经出版了多本连环画。

1983年,应《连环画报》约稿,高云创作了连环画《罗伦赶考》。他以精美、飘逸的线条及细腻的情怀,将这一段书生赶考、拾金不昧的故事,表达得曲折委婉、跌宕起伏。《罗伦赶考》成为高云大展雄才的劈山之作,高超的线描手法,开20世纪80年代线描艺术的先河,成了20世纪中国白描连环画的扛鼎之作。1984年,这部作品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金奖,被载入当代画史,高云也成为江苏在全国美展获得金牌的第一人。

接着,高云创作了连环画《长生殿》。这篇八十幅画作品充分显示了高云的修养和才干。为了画《长生殿》他研读了白居易的《长恨歌》、宋人的《长恨歌传》《唐史演义》和《长生殿》原剧本,又去了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去了西安实地查看道具器物、服饰习俗,在西安街头寻找带唐女风韵的现代人物。他翻阅大量资料,勾画数本速写后,开始了创作。1985年,连环画《长生殿》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

80年代,高云创造并出版了多部连环画,如《救红绡》、《霍小玉》(与于水合作)、《人面桃花》、《少林和尚》、《京都奇盗》等。而在1988年,高云也与贺友直、刘继卣、华三川、戴敦邦等前辈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连环画家”,是唯一一位解放后出生的、最年轻的连环画大家。

1989年,《长生殿》这部连环画获得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而在这届美展中,高云创造了在一届美展上获得奖项最多的纪录。他与何家英合作的工笔画《魂系马嵬》获得银奖。画中强烈的戏剧冲突、直指人心的感染力、独具匠心的构图、传统白描用笔掺以西方素描造型,在充分展现雍容华贵大唐盛象的同时,有力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幅作品将中国历史人物画推向了空前的高峰。

高云的中国画题材广泛,有古装仕女、高人雅士、禅僧罗汉,也有现代女性。他的《战地小花》和《还记得我们吗——纪念新四军建军80周年》就是现代女性题材。他的《了无一点凡尘气》,入选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组品展。人们仿佛能读出画家内心摒弃浮躁、呼唤“了无一点凡尘气”的理想。一丝不苟的线描功力与墨彩的结合,引力与张力的结合,生动的气韵中衬托出渴求宁静的时代气息。

而无论采用何种画法,万变不离其宗的底线就是白描。高云拥有极为敏锐细腻的线描感应力,将其笔下线条掌控得如此秩序井然而又不失从容悠游,婉转优美却又不失古雅韵致。用线的好品位,与其衍伸而来的用墨、用色的好品位相得益彰,生成了高贵而不炫富、雅淡而益显隽永的趣味。他的画透着一种风骨和正气,一种与其生活方式完全一致的情调,而这是他在其成名作《罗伦赶考》中早就已显露的本领。

高云在南美

大学毕业时,高云的理想就是进入出版社。在江苏美术出版社,高云从普通编辑一直做到社长兼总编辑。他干了二十多年的出版工作,带领江苏美术出版社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改革之路,使其成长为全国优秀出版社。干一行,爱一行,是他的行事风格。2004年底,高云参加省管干部公推公选,出任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2006年又兼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他着眼全省美术工作,将工作重心下移,每年举办的活动比以前翻了几番。他引领画家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全国全省性大型画展,完成了江苏省美术馆新馆的落成……作为文化官员,他成功地为江苏争取到了在全国美术界的话语权。

艺术家、企业家、出版商、文化官员,高云以其特有的才智和勤勉,成功地将这些毫不相干的角色,融于一身。

谈到连环画,高云认为,连环画在两件事上功不可没:一是培养了作者,当代杰出的人物画家几乎都是画过连环画的;二是为一代人的成长提供了启蒙教育,这是一种温暖的、人文的启蒙教育。他认为《连环画报》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曾是最高的艺术殿堂,是当年达到艺术理想的独木桥、唯一的艺术展示平台、美术界一较高低的擂台。

现如今,连环画走向低谷,他分析有三个原因:故事不是原创,没有新意的故事难以吸引读者眼球;脚本改编忽视孩子的喜爱,过多的成人化情结,失去了“小人书”最基本的功能;绘画上,偏重艺术展示,不为孩子着想,不重视孩子的审美感受,缺失现代元素,忽略了儿童正在改变的阅读习惯。

他提到,连环画要发展,必须跟上时代,变中求新,注入新的生命力,形式感要强,不要让老的形式、老的题材、老的规矩禁锢了自己,也不要脱离连环画的独特的风格,要保有连环画的味道。

猜你喜欢

高云长生殿出版社
走进新疆
我等待……
长恨歌
人生之秋也当天高云阔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Our Lovely School
石油工业出版社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