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电影《星空》的诗性品格

2013-11-13徐骏姣

艺苑 2013年6期
关键词:慢镜头观赏者小杰

文‖徐骏姣

台湾文艺电影一直以来在电影行业中都占有无可替代的位置,它总是在清新的外壳下诠释着深沉的意味。2011年上映的《星空》(由台湾青年导演林书宇指导,改编自台湾著名插画家几米的畅销绘本《星空》)不仅如一股清风吹入当时焦躁的电影市场,也更成为了久久不能散去的一抹色彩。漫画《星空》讲述了一类无法和世界沟通的孩子,从对社会的恐慌、逃避到逐步认识自我的过程;电影《星空》则用镜头语言将几米漫画中静态的画面转化成了动态的奇幻世界,不仅在画面上更加美轮美奂,同时也将故事讲述得更加生动。而《星空》令人尤为赞赏的是,它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视听上的享受,更是一首真正的诗:于繁富中求单纯,用多样化的电影语言营造出晶莹而朦胧的诗意氛围;于无声处传达主人公独特而深邃的情思;在有限的人物形象中蕴含着境界层深的艺术世界。《星空》所体现的诗性品格是在如今商业片泛滥的电影市场少有的,本人将从以上三点逐层加以分析。

电影《星空》剧照

一、用电影语言营造诗意氛围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所运用的镜头语言。《星空》这部影片在慢镜头、构图、灯光以及音乐的运用上恰到好处,这不仅能充分体现人物内心的走向,同时也让影片的节奏张弛有度,营造出了如诗一般的氛围,让观赏者回味无穷。

1.慢镜头

整部影片较为频繁地运用慢镜头。首先慢镜头的运用是为了更加细腻地体现人物心理的动态,其次慢镜头常常以音乐做背景配上无声对白也更能突出主人公与环境之间的隔阂,这两点在该影片中有充分的体现。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主人公小美在爷爷去世后没有选择去参加葬礼而是在家中拼“星空”拼图,但是在最后快拼好时发现少了一块时,小美开始疯狂地在房间中寻找。此时镜头慢了下来,小美翻动的动作越发剧烈,箱内的绒布玩具一个个被高高地抛到空中再摔到地上。人物的情绪到达了一个高潮,原本压抑的内心在这一刻爆发了也凝固了,小美对爷爷的思念和不舍在此刻才宣泄出来。观赏者跟随着慢镜头的画面,虽然节奏慢了下来但心情却跟着主人公澎湃了起来,最后小美流泪痛哭时才让紧张的气氛松弛了一些;第二处是小美爸爸妈妈第二次激烈吵架时运用到了慢镜头,两人的对白变成无声而此时小美躲在房间里面听他们讲话,与此同时拍小美爸妈时还运用到了特写镜头用来体现两个人争吵时的狰狞表情。当争吵到最激烈的时候时,爸爸推倒了桌子,桌子和桌上的鱼缸慢慢倒下,碎了一地。顿时气氛僵持到了冰点,小美的心也跟没水的鱼一样要窒息了。整个段落的气氛被逼到了一个极端,慢镜头以小美的视角去看她以外的世界,无疑把观众自然地带入小美的情绪之中,与人物产生共鸣。

2.构图与灯光

电影《星空》剧照

整部影片在构图与灯光上极为讲究,这也是台湾文艺电影的一大特点。不同的构图方式诠释了不同的人物关系——疏离或者亲密,而灯光在营造气氛的同时也可以表达人物情感。首先当小美与父母同处一室时,在构图上总是采用三角形构图,三个人彼此总是有一定的距离而且给人不舒适感,说明家庭关系并不和谐仿佛马上要发生一场激烈的争吵一般。灯光上虽然是柔和的黄色基调但是有些阴暗,也表达了人物情绪上的低落和阴郁。当小美和爷爷在一起时,两个人往往同时出现在镜头中,彼此的距离也非常近,说明了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情感上的依恋也很明显。灯光总体来说比较温暖,这不仅体现了爷爷的慈祥也说明了小美对于爷爷的记忆都是美好的。然而当小美和小杰在一起时,两个人物从一开始的前后位置到后期的并肩位置都是同时出现在镜头中,在光线上也是明亮的,回归了孩子们最纯真的心境。这样的构图和光线都说明了两个主人公彼此吸引和认同的心情,也预示着两人未来的发展。

3.音乐

音乐在台湾文艺电影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营造出清新的氛围、体现人物的情绪,同时也是人物出场及人物关系的重要标志。影片中主人公小美与父母、小杰、爷爷这三者之间的不同关系也用到了不同风格的音乐:片中小美爸妈第一次激烈吵架时不仅伴有他们总会在吵架时打开的音乐,同时配以低沉的旋律,曲调慢而不和谐。主人公小美静静地在门外看着门里的父母,此时她的心情也如同这低沉的曲调般悲伤到了极致。而每当在小美与父母在一起时大多数出现的音乐都是低沉的、阴郁的,也阐明了小美与父母之间的距离感。与这种低沉音乐截然相反的就是当片中男主角小杰出现后,小美与小杰之间的交流与触碰,每一次没有语言的交流都用轻快而又有些调皮的旋律代替。将两人之间从初识到互相帮助最后到互生好感、共同分享彼此生活中不幸的关系变化体现得十分生动,无疑两人之间的情感是美好的、纯净的。两个不善言辞的孩子在陌生的社会中找到了共鸣,有了一种认同感,这种微妙的变化用音符带动画面将观者带入了那样一个青春的时节,让观者也有了一种美好的幻想。影片在诠释小美与爷爷的关系时,配上了非常缓和、温馨的音乐,无论是爷爷和小美对话,还是小美回忆爷爷,都会出现同样的音乐。而祖孙两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如同那温暖的音乐一般徐徐而来,也让观赏者能够充分体会到小美对爷爷的依恋和对亲情的渴望。

《星空》在视听语言方面做得非常细腻,将触角深入了孩子的内心,用镜头和音乐的恰当配合将观赏者带入了梦一般的童话世界之中,无不为主人公的情绪所打动。而那种梦一般的童话世界,给影片带来浓郁的诗意氛围,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观众品味不尽,深思不已。

二、用无声的画面传递丰富的情感

在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往往用无声的画面来表现其作品中丰富的情感。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曾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表现琵琶女在弹奏乐曲前静态的样子,但却令人对琵琶女的境遇产生无限遐想。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也有这种静默无声的状态,但这种无声的状态比有声的状态更有张力、更能体现人物的内心。《星空》中同样用无声的画面来表现人物丰富的情感和诗般的艺境。

影片中的对白较少而无声的画面运用得较为频繁,《星空》的奇幻色彩也同样在这些无声情景中体现出来,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有以下三处:第一处是当小美在得知爷爷生病后,她选择自己去看望爷爷,在去的路上爷爷送给小美的手工小象幻化成一只真的大象陪在其左右跟小美一起去看望爷爷。这个片段只有一句对白,大多数采用的是无对白手法,但是在狭长昏暗的街道上小美和小象并肩前行,两者亲密无间,如此童话般的场景不禁让人感慨其如梦境般的美幻。虽然无声但是小美对小象的喜爱和对爷爷的思念也在无声无息中静静地流淌着,主人公小美跟爷爷之间的祖孙之情表露无疑,这也为后面小美因爷爷去世而情感崩溃打下了基础,主人公小美内心温暖的一面也凸现出来;第二处是当小美和小杰打定主意一起旅行踏上了去爷爷老屋的火车时,小杰依偎在小美肩上睡着,小美望着窗外,周围的景物变得如梵高的画作《星空》一般。而火车也随之慢慢飞起来了,小美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之中,影片这部分也采用了无声的画面让观者静静地跟随主人公进入其内心世界,小美对旅程的期待和对此时此刻的迷恋如同置身于星空般美好。观者也能体味到人物内心的澎湃与兴奋,仿佛一段新的人生将开启,这也为小美在跟小杰旅行时变得开朗阳光而打下心理基础,每个观众都透视着人物的内心;第三处是当小美在旅途中突然生病时,她在昏睡中进入了自己的梦境,梦境中小杰站在森林中一动不动却变成了拼图慢慢坍塌,而小美爸妈也同样静静站在房间里变成拼图碎片坍塌了。小美慌张地捡起碎片却无能无力,人物之间没有任何对白和情感的表述,但是小美对于亲情和爱情的患得患失让观众感同身受。小美将它们抓得越紧仿佛就消失得越快,但这又是她最害怕的,主人公的敏感脆弱也在无声无息中透露出来。

导演林书宇在创作中给了观众无限的空间去想象,他运用无声的画面给影片留白,这也是《星空》作为奇幻青春电影中很有魅力的一点。这种想象不是天马行空的而是建立在主人公的情绪之上,让观众跟着或哭或笑或感动,这也是“无声胜有声”最极致的体现。

三、用有限的人物传达无限的艺术意蕴

电影《星空》改编自漫画家几米的同名插画绘本《星空》,故事的本身并不复杂: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女,认识了一个不爱说话的少年,他们都不是快乐的孩子。家庭的不幸让他们都选择逃避但在彼此的互动中找到了共鸣,两人一起去了少女爷爷曾住过的山中小屋,看到了最美丽的星空也度过了人生最有意义的旅程。

从人物设置看,导演所要讲述的内容单纯而又丰富:首先女主人公小美是一个平凡、看似合群但很沉默的13岁少女,她又有着那个年龄大多数女孩没有的勇气和敏感;男主人公小杰是一个不太合群不善言辞的孤僻男孩,但他却有着超凡的美术天赋和温暖的内心。两个普通的孩子看似平静的生活却暗流汹涌,女主角小美最爱的爷爷去世后与父母关系也越发紧张,她也越来越没有办法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男主角小杰也是因为父亲家暴而跟母亲频频搬家,在学校里也频频受其他同学欺凌。两个主人公的处境注定了他们有不一样的情绪和心理,亲情上的缺失让他们变得不爱与人沟通,而当小美最亲的爷爷离开后她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这种孤独感和不安全感是任何人都曾经有过的。导演在主人公的设置上并不是如一般的青春文艺片一般阳光、活泼,而是有一点压抑有一点阴郁的形象。两个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这个社会,有一点茫然,在遇到生活中的不顺时恐慌、无助想去逃避,而两个人在彼此沟通的过程中给了对方勇气去面对。其次除了主人公的设置外其他配角的设计也十分出彩:小美的妈妈这个角色在剧中是一个以自己梦想为中心、对家人关心甚少的母亲,她在影片中一出场就带着压抑之色,让整个家庭氛围凝重,她的开心也只会建立在自己的艺术梦想有了进展之上。但是她又并不是完全自私的,在梦想与家庭之间进行抉择时她也彷徨、痛苦。影片中小美妈妈唯一一次单独跟小美吃饭就是在她决定出国、清理物品时,她带着女儿来到西餐厅跳着曾教给女儿儿时的舞蹈,瞬间仿佛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她,小美妈妈痛哭起来,她的不舍、彷徨显而易见了。小美妈妈这个情感丰富同时性格复杂的角色无疑成为影片中丰满的人物之一。与小美妈妈截然相反的则是男主人公小杰的妈妈,她承受着丈夫的暴行但是因为孩子也被牵连而选择带着孩子逃走,当小杰在学校“犯错”时她也义无反顾的选择相信孩子,这位隐忍的充满母爱的妈妈无疑在其悲剧的命运下增添了无尽的温情。由此可见导演在人物的设置上是颇下心思的,这些人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他们仿佛出现在我们生活之中但是却有着他们特殊化的地方,人物的阴郁与阳光、自私与无私都是并存的,让观赏者对饱满的人物充满了思考与品味。

从故事的主题上来看,影片不仅让观赏者回味深思,也更让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影片在结尾处,小美在认识自我勇敢面对生活时的两段独白让人印象深刻:“我有一对爱我的爸爸妈妈,虽然他们已经不爱彼此;我有一群关心我的同学,虽然他们不见得了解我。”其实在这个社会中,我们跟主人公同样有着彷徨、不解的心情,也许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遇到真正了解我们的人。因为我们孤独,才更依恋我们所爱的人,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选择去面对,跟主人公一样在逃避之后一样要选择面对。另一段则是:“13岁的我们,其实非常脆弱;13岁的我们,其实也相当坚强。所以,在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以前,请温柔的对待我们。我们的要求真的不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场雨,一阵风,或者,是一个点头再见。只要这么一点点的温暖,我们都会从心里感到幸福。”这段独白也将故事的主题体现得淋漓尽致: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梦想。在花季的年纪里,孩子们需要的只是多一点的关怀。这也让作为观赏者的我们更加认同两个同样不善言辞的孩子就像磁铁一样相互吸引是有原因的,他们互相认同给彼此爱的温暖,而我们仿佛也回到那个青春的年纪,也去反思我们在那个时候的彷徨和迷惘、叛逆和成长。

一部艺术作品的成功不仅是让欣赏者在感官上有美的享受,也要有心灵上的共鸣。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在内容上沿袭了几米漫画含蓄但不失浪漫的风格,同时将观赏者带入了披着童话外壳的现实世界,跟主人公一起思考青春与成长。成长的过程也许是痛苦的,但是当我们回头去看时,那些纯真的情感和我们最爱的人还在,成长也是值得的!《星空》中有限的人物蕴含着无限的艺术意蕴,丰富的内涵让每个观众反思和回味。

看完《星空》这部作品的观众都会感叹这部作品的美不胜收。这部小清新的作品不仅在镜头运用、音乐、构图和灯光等形式上可圈可点,同时将成长这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抛给了观众,让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心灵也产生了共鸣,并得到净化,这种美感不是短暂的,而是能够互相影响的。《星空》纯粹如同一首诗一般简洁但是却不简单,它用电影语言营造出诗的氛围,以“无声胜有声”的手法透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此饱满的人物也注定会带给观者无限的思考。影片的诗意世界让每一个对未来对成长有回忆的人都沉浸其中,这也许是《星空》能够屡次在各大评奖活动中获得提名的重要原因吧。

猜你喜欢

慢镜头观赏者小杰
约定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学会“拍慢镜头”
慢镜头在党教片中的设计与应用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鼓励了我(二)
偷梁换柱
败笔即妙笔
暖在乡村的祅
电影里为啥会有慢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