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反对在药品招标采购中搞二次议价

2013-11-12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议价医药企业人大代表

刘革新、赵超、蔡东晨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纷纷表态——

▲刘革新代表 本刊记者 赵一帆/摄

本报讯(记者侯玉岭 高军) 前几年的每次全国“两会”,医药界的众多代表委员都把批评矛头对准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的“唯低价是取”。今年的全国“两会”,众多代表委员又把批评矛头集中转向药品招标采购中的“二次议价”。刘革新、赵超、蔡东晨等多位全国人大代表纷纷明确表示:有些地方跃跃欲试的、少数媒体参与炒作的药品招标采购“二次议价”,既不合理,又不合法,只能助推各地新一轮的药品压价,对医药产业发展、对公众用药安全均有害无利,必须坚决抵制、坚决反对。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科伦药业集团董事长刘革新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要谨慎启动二次议价试点,避免再次重创民族医药工业。刘革新说,近期医药行业热议有关部门有意放开药品招标采购的二次议价试点,允许医疗机构在省级招标采购中标价的基础上与医药企业二次议价。如果二次议价推行开来,必将使民族医药工业进一步陷入恶性竞价迷雾,使本已非常微薄的合理利润进一步减少,令本已非常脆弱的民族医药工业不堪重负。为此他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要广泛听取医药行业和社会各界对酝酿试点的二次议价的意见,从保障我国民族医药工业战略安全的高度,努力营造有利于民族医药工业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支持我国医药企业提高药物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步长集团董事长赵超认为,药品招标采购不应仅仅考虑药品价格,而是应把为医疗机构选择疗效好、质量高的优质产品放到重要位置。近年来许多地方的药品招标采购本来已经明显背离国家有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许多品牌企业的优质品种被迫退出很多地方市场。如果再搞二次议价,必将把更多品牌企业进一步逼到两难境地:接受医疗机构的二次议价吧,企业就得赔本生产,就得失去价格底线,怎能承受得了?不接受医疗机构的二次议价吧,就得退出医疗市场。

▲赵超代表 本刊记者 赵一帆/摄

全国人大代表、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对二次议价的剖析更是全面深刻,一针见血。蔡东晨认为,二次议价违反招标法,违反诚信原则,不利于民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不利于保障公众用药安全,不利于医药卫生领域反腐倡廉。

蔡东晨说,各地政府主导的药品招标采购是根据招标法进行的,招标的信息是公开的,招标的过程是相对透明的,招标的结果大家都得认。中标方要认,招标方也得认。如果招标结果出来了又搞二次议价,那不是推翻按招标法组织的药品招标结果、不是明显违反招标法吗?显然,如果招标方自己否定自己组织的招标结果又允许搞二次议价,那显然是一种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只要站在公平公正立场上,就不能支持这种行为。什么情况下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可以议价呢?就是在政府没有组织招标的情况下可以议价,一次议价、二次议价甚至八次议价都可以,只要议价结果双方都认可。

蔡东晨说,对于医药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医院是垄断方,一是垄断处方权,二是垄断药品信息权,只有医院和医生才了解药品信息,这对患者是不对称的。如果允许医院利用这种垄断权进行二次议价,那就没有原则没有边了,前脚人家以低价甚至最低价格中了标并跟你签了协议,后脚你就撕毁协议要求人家再给你让利,不让利就不让人家进医院,这不是进一步扩大了垄断权的危害吗?

蔡东晨还认为,同以往很多地方在基本药物招标采购中的“唯低价是取”严重危害百姓用药安全和药品供应一样,如果允许搞二次议价,其对百姓用药安全的危害将更大。与此同时,二次议价还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因为医药企业给医院的让价有的是直接在合同上写着让点,有的就是暗扣。暗扣这个钱有的是用货款支付,有的可能是用其他形式支付,实际上是养了腐败分子。

此外, 3 月4 日应邀出席“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明确反对在药品招标采购中搞二次议价。张伯礼说,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民族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医药企业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投入不足依然严重制约产业发展。而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直接原因就是药品招标采购的反复压价,使企业利润大幅下滑。药品成本的计算,必须把研发费用计算进去,因此药品的利润在50%比较合适,可现在制药企业利润大都只有10%,好一点也不过20%,在这种情况下他很难拿出多少钱搞新药创制或现有品种的二次开发。对于医药企业,不能一味地总是要求他降价、降价、降价,要求降价你得有道理,要考虑企业在研发中做出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民族医药产业的成长。

▲蔡东晨代表 本刊记者 赵一帆/摄

猜你喜欢

议价医药企业人大代表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医药企业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二次议价该管不该禁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二次议价不宜作为医保支付标准
这样的二次议价为什么不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