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作文审题的原理

2013-11-08于国远

中学语文 2013年6期
关键词:脉搏作文题目高考作文

于国远

高考作文不同于作家创作,它是在限定的题目、材料、文体、时间等条件下的完全被动式作文,它呈现出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考生自主的特点少了,而被动的、需揣摩他人的特点多了。因此,为什么要审题?审题又为什么这么重要?

高考作文实际上就是命题老师给考生提供一个作文题目然后由考生完成一篇作文的过程。高考作文并不是考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是所有的考生都在等候统一的指令——“作文题目”。这样,势必存在一个问题:所有的考生都必须揣摩那唯一的写作内容——作文题目。这种十几万人、几十万人揣摩一个人、一个作文题目的现象就是审题。

既然审题如此重要,而且又是每个考生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那就必须要弄清原理,一是考场作文完全是被动式作文,考生要实现和命题老师的转换,故要审命题老师,以求解决立意准确的问题;二是作文题目、作文材料只是客观世界表象的呈现,考生要领悟作文题目、作文材料的寓意和哲理,故要审作文材料,以求解决立意深刻的问题;三是高考是十几万乃至几十万人的竞争,考生要在十几万、几十万考生中脱颖而出、独领风骚,故要审芸芸考生,以求解决立意独步的问题;四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思想品质、道德精神的民族,高考作文又总是在引领时代精神,考生要使自己的作文达到思想境界的高度,故要审时代精神,以求解决立意高远的问题。

一、审高考作文的命题老师

先给同学们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命题老师命一道作文题,肯定有他的命题意图和意义指向。命题老师若是智者,乐水,那我们考生也应该是智者,乐水;命题老师若是仁者,乐山,那我们考生也必然应该成为仁者,乐山。

审命题老师就是要求考生和命题老师构成同一关系。

审命题老师的目的是考生要和命题老师求同。

人们读作家的作品,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考生读高考作文材料,一千个人却只能有一个哈姆雷特。因此,审命题老师,就是要求考生审出那共同的、唯一的“哈姆雷特”。

审命题老师的原理是什么呢?

命题老师也是生活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的一个人,他观察了我们这个客观世界,经过长时期的思考,分析,对客观世界的一些现象有了深刻的感悟,这种感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哲理。但他并没有把他的感悟直接表达出来,而是把他观察到的客观现象叙述出来,复述给考生,让考生也必须像他一样观察一下这些客观现象,然后期望考生能产生和他一样的感悟。

这样,审题的第一要务就是审命题老师,考生必须和命题老师构成同一关系。也就是说,命题老师的一切命题的思维过程和考生答题的思维过程构成完全吻合、契合、重合的同一关系(同一关系就是指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完全重合的一种逻辑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考生需要运用求同思维方法,以期和命题老师构成认识、思维的完全重合。

怎样做到和命题老师的同一关系呢?这里教同学们一个简便的方法,即任何作文题目我们都把它分成两部分:字面意思和隐含意思。字面意思就是四个字:“物、景、人、事”;隐含意思就是两个字:“情、理”。 命题老师已经把他所看到的四个字告诉我们了——“物、景、人、事”,就是客观现象。但是命题老师并没有把他感悟到的两个字“情、理”告诉我们。因此,我们考生需要认真揣摩的就是“情、理”这两个字。而这两个字,恰恰也就是作文材料这一客观现象的寓意、本质和思想哲理,也恰恰就是命题老师对考生的写作期待和暗示。考生挖掘出了这两个字,自然也就和命题老师构成了同一关系。

比如,2010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目,讲的是网上展开的深阅读和浅阅读的大讨论。命题老师的命题意图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纠正以前的肯定一面就必然否定另一面的单极思维模式。学生分析:命题老师的命题意图就是将一个对立相反的事物摆在考生面前,看考生能不能很快地找到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找到了,就和命题老师构成了同一关系,即想的和命题老师完全重合了:读书本身就存在着阅读的深浅问题,这是客观现象。但是这一现象蕴含的本质是什么呢?那就是深、浅阅读体现了人们行事的辩证统一的思想哲理。专业性的知识需深阅读,相关的知识也需深阅读,而其他边缘性的知识则可以浅阅读了。二者有主次轻重之别,但无肯否取舍之分。深阅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浅阅读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既为矛盾,二者就永远是一个对立的统一体。这就是这道作文题的本质所在。命题老师就是要考查考生是否会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剖析客观现象并进而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010年高考作文全国卷实际上考的就是思维品质的问题,考生如果审到了辩证看问题这一点,就合乎命题老师的命题意图了。

二、审高考作文所给定的材料

同学们再看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作文材料给考生呈现的只是一个客观世界的表象、现象,这些文字材料是每个考生都可以读懂的。但是这个客观现象所蕴含的思想哲理,掩藏的隐语,密语,却是只有精英人才方可开掘得出来的。

审作文材料就是要求考生击中作文材料这个靶子的10环。

审作文材料的目的是为了求深。

审作文材料的原理是什么呢?

写作文就像运动会中和军事训练中的射击、打靶一样,打中10环是最优秀的成绩,打中6环5环或飞靶,成绩就逊色了。高考作文就有一个高分低分的差距问题,其中审题立意往往是造成差距的根本原因。我们看一看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的零分作文,就知道审题立意的重要了。击中10环,就是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挖掘出作文材料的寓意。

前面说过,材料作文命题就是命题老师将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呈现在考生面前,让考生对此现象阐发自己的看法。学生平时对生活有了是与非、对与错、真与伪、美与丑、善与恶、正与邪等的辨别能力,就能培养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精神品质,在审题时就很容易击中10环靶心。

我们拿2012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为例。作文材料是谈修船工如何帮助船主漆船并主动把船洞修补好的事情。假如谈助人为乐,就是0环;假如谈职业道德,也就是6环;假如谈超越物质金钱,最多也就是8环;而假如谈社会倡导和谐文明,人人都做道德精神、争先创优的模范,也就是9环;如果谈当今食品安全问题,每一个食品加工者都把顾客当成是上帝来服务,真诚、热心、主动、完美地为每位上帝服务,相互之间都是爱和真诚以及感恩的传递,那就是10环。

2012年高考作文全国卷实际上考的就是精神品质的问题,考生只要审到爱是一种相互的传递,人人都把服务对象当上帝,相互服务,相互真诚,相互施恩,社会就能和谐这一层,就能击中作文材料的10环靶心。

再比如2011年福建高考作文题,是谈袁隆平每天出没在稻田里,自己还做了个梦,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他和朋友坐在水稻下乘凉。这个作文材料如果学生谈袁隆平辛苦,谈事业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估计只能是0环。如果谈美好的梦想,估计也只能是5-6环。如果谈热爱自己的伟大事业,也就是7-8环。而谈因热爱必将有所创造,伟大的创造来自于全身心的热爱,才可以击中10环,才可以拿到满分。这里有精神品质的内涵,更有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才能做出如此伟大事业的思维品质的特点。

如何做到审题击中10环呢?也教同学们一个简便的方法,即牢牢抓住生活的主流,主旋律。比如时代的脉搏、社会的正气、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真善美等等。

三、审高考作文所有写作的考生

依然给学生们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大家看得出来,就是考生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十几万考生中的天下独独的“这一个”。

“这一个”是谈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时,指事物的个性,是一个事物区别于所有事物的唯一的特性。

审芸芸考生就是要求考生与所有的考生形成有别于共性的个性。

审芸芸考生的目的是为了求异。

审众考生的原理是什么呢?

中学生作文因为普遍缺乏生活和实践,故出现大量的来自书本、课堂、影视中的概念化、公式化作文,因而雷同化、模式化作文比比皆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也才有了人们对中学生作文“假、大、空、套、旧”的评价。当考生拿到作文材料时,多数会不假思索地依照其第一构思作文,这就必然容易落入“假大空套旧”的俗套。如何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式的作文呢?唯一的方法就是考生独辟蹊径,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但人人笔下皆无的“盖世无双”的文章来。具体怎样操作呢?只要我们考生运用求异创新思维方法,就一定可以做到天下独步的。打一个比方,考生如何做到与众不同、鹤立鸡群呢?正如一个鸡场,假如这一群鸡全是白鸡,你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独独的一只黑鸡;假如这一群全是黑鸡,你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成为唯一的一只白鸡;假如这是一群各色鸡,那你就要让自己成为唯一的一只鹤。

如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是谈中国崛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是一遇到祖国之类的内容,就开始空抒发爱国主义的激情,表达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的千篇一律的思想情感。这也就是芸芸考生的第一构思,而且也是中学生喜欢落入的“假、大、空、套、旧”的俗套和窠臼。而我们考生要想与众不同,可以避开众考生的第一构思,从自我真实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出发,写自己是如何追求学习的道路,如何以自己现在实实在在的学习求知、将来要改变家乡的某一点落后于世界的地方的行为在为祖国的崛起担当一份责任,这就是与众不同,这就是天下独步。这比那种空抒发爱国豪情却不见丝毫实际行动的考生作文要强百倍。早些年像生活在城市污染严重的孩子,就可以写自己冬天深受空气污染的痛苦,自己发奋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为改变自己家乡城市的污染做些实实在在有益的工作。像这样的作文有多少是千人一面的呢?试想,这样的作文还打动不了评卷老师吗?

四、审高考作文所暗合的时代精神

同学们还看一个公式:

这个公式是说,考生一定要和我们生活的时代保持政治上高度的一致,要和时代的脉搏同起伏,要和时代的精神同扬抑,要和时代的审美同褒贬,让自己的作文的思想内容永远和党、国家、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弘扬时代的主题,讴歌时代的精神。

审时代精神就是要求考生永远都是走在时代前列的有志有为青年。

审时代精神的目的就是为了求时。

审时代精神的原理是什么呢?

有的考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高考书,像这样的考生是不可能写出有思想境界、有精神品位的文章来的。只有那些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才懂得为谁读书,因而也才能写出立意高远的佳作来。

我们大家知道曲高和寡这个成语,如果一个人达不到一种思想境界,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立意高远的精美之文和绝世佳作的。我们考生一定要使自己成为有高远志向、高尚情操、崇高精神境界的青年,把党和祖国人民的利益始终置于自己的事业之上,真正成为祖国事业的接班人,就一定可以从内心写出真正有思想品位的时文来。

只要细心分析一下历年高考作文题目,就不难发现,高考作文总是和时代同步的,总是时时扣着时代的脉搏在跳动的。因为中国的教育总是在引导青年学生为祖国的伟大事业而读书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把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少年一代身上,作为教育,不会忘记这一总的方针。而高考作文,又是影响到全国无数人的写作,怎能不扣着时代的脉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呢?

因此,政治上进步,思想上健康,道德上高尚,审美上纯正,永远跳动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及时代精神,就构成了中国式高考作文的主线。且看近8年的高考作文题:

2005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谈一颗螺丝钉想着如何使自己更有价值的材料,这实际上紧扣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默默奉献的时代脉搏。

20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谈图书阅读和网上阅读的材料,这实际上紧扣了“创建知识型社会”——倡导全民读书的时代脉搏。

2007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谈丛飞,大学生,小学生帮助他人的材料,这实际上紧扣了 “构建和谐社会”——人与人关爱互助的时代脉搏。

2008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谈太平洋小岛上一群小绿龟的命运的材料,这实际上紧扣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依照客观规律行事的时代脉搏。

2009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谈几个人意外发明创造的材料,这实际上紧扣了“构建创新型社会”——鼓励人人创新的时代脉搏。

201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谈网上开展深阅读浅阅读大讨论的材料,这实际上紧扣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科教兴国的时代脉搏。

2011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是谈外媒评中国崛起的材料,这实际上紧扣了“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脉搏。

2012年高考作文题,是谈修船工给船主漆船并顺便帮船主把船洞修补好的材料,这实际上紧扣了“争先创优”——人人争做先进模范的时代脉搏。

只要我们每位同学平时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焦点,关注党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关注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就一定可以把准时代的脉搏,审出既符合题意,又有时代深意的主题来。

猜你喜欢

脉搏作文题目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你眼中的我
2009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紧扣时代脉搏 致力宣传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