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学习共同体在英语移动性学习中的适应性研究——一项基于微信的英语专业学生口语培训

2013-11-06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智能手机共同体口语

潘 登

(湖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5)

一、微学习的软件和硬件

根据思科公司(Cisco Inc.)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使用移动连接设备的数量将超过世界人口。思科公司还报告,从2011至2012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电信供应商分别增加了112%和77%中移动数据流量。(Cisco Visual Networking Index:Global Mobile Data Traffic Forecast Update,2012-2017)。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互联网连接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网络技术日益深入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在以Web2.0为平台的社交网络媒体上——维基百科(Wikipedia),微博(microblog),电子商务(e-how),MySpace,用户在线生成的内容迅速增长。这些数据清楚地表明,人们使用互联网为自己的终身学习找到微学习的内容。

微学习使用微内容,满足日益增加的片断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内容、个人学习风格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和学习策略。微学习,亦可理解为碎片化学习,区别于系统的课程化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内容的限制,不受教学的限制。微学习的核心理念应该是:随时随地学习,想学就学,文理百科。天地万象都是学习内容,学到一点就是一点。如何找到一个在微时代适合学习英语的平台?答案是腾讯平台整合下的社交软件微信(WeChat)。

作为当前最受大学生喜爱的社交软件——微信支持一对一交流,群组聊天,分享音、视频及图片。同时微信还有一些独特的功能诸如:添加好友渠道丰富: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扫描二维码及第三方APP插件。利用手机的GPS功能实现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O2O(Online to Offline Study)为外语教学提供了突破口。

本文通过介绍以实时通迅软件微信(WeChat)结合联通主义Connectivism理论构建的微信辅助语言学习平台(Wechat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微学习共同体(Microlearning)中的应用。

二、微信辅助语言学习理论和技术基础

伴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推广,新兴的微信更加注重“人即媒体”满足了高校大学生为主导的“互播”模式,构建了一个沟通矩阵模式(Matrix mode)。横坐标是语音、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模态信息;纵坐标是手机客户端、QQ、微博、邮箱等。它创造性地将一种便携而又多样的专属社区的交流方式从语言、图片到视频以及LBS,使学生们的微学习社团立体起来,链状与空间感更加有层次。利用移动互联网络开展英语口语教学能够使微学习的优势和课堂宏观学习相互整合,为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打造理想的平台。

1.微信的理论基础

目前支撑微学习的学习理论有加拿大学者西门思(Siemnes,2005)在 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一文中论述的联通主义思想。他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学习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网络、情景和其他实体(许多是外部的)的相互影响导致了一种学习的新概念和方法。个体对明天所需知识的学习能力比对今天知识的掌握能力更重要。对所有学习理论的真正挑战是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促进已知的知识。不过,当知识为人所需,而又不为人知时,寻找出处而满足需要就成了十分关键的技能。由于知识不断增长进化,获得所需知识的途径比学习者当前掌握的知识更重要。

其次是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要追溯到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兰德·滕尼斯(Ferdinad Tonnies)的《共同体与社会》一书。认为“共同体”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个体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1]国外知名学者布朗和坎皮恩、李普曼、伯雷特等先后提出:学习者的有效设计和思考者共同体的创设;共同体的规范性程度;知识界共同体的创设等研究项目。国内学者张建伟(2009)认为: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

微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作为广泛存在于个体日常活动中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场馆学习、服务学习和职场学习是三种典型的非正式学习形式,分别以成长期的儿童、将要步入社会的青年和处于职场中的成人为研究对象,体现了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任务。[2]这三类学习的目标由发展导向逐渐转变为问题导向,并为个人的终身化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式。

2.微信的技术功能支持

微信是一种革命性的移动通讯工具,连接人们的24小时生活圈,从虚拟跨度到现实生活。微信支持当前主流的手机软件平台是传统通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的完满融合,构建了集手机、SNS、微博、邮件等应用于一身的个性化立体型通讯服务平台,让异步沟通更加轻快便利,因此在校园里掀起微信潮。以下分析微信的功能特征。

(1)零花销,门槛低

微信作为实时通讯软件的新生力量,代表了多样化、生活化和参与性符合当地大学生热衷的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最大需求。1M的流量使用微信可发约1000条文字短信,1000秒语音信箱,1分钟左右视频信息,而后台只消耗约2.4K/小时的流量。该软件无需购买只要下载微信软件就可完全使用,完全实现“零门槛”。

(2)虚拟向现实社交平台拓展

微信不仅拥有在线社交模式进行单向信息传递,而且运用LBS,LOMO滤镜和随拍随传等功能打破了时空局限,将虚拟的网络社交延展至现实生活当中。大学校园的学生使用微信作为主要信息传输通道,同时微信的群聊功能丰富了社交的多样性。

(3)资源共享,无缝学习

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可以发挥即时通讯的作用。可将学习者所需的信息和教学通知直接说给每一位同学听。同时微信上的语音提醒图表保证了学生不错过每一条重要信息。此外,校园里的学术讲座、培训信息等还可以通过“随拍随传”使每一位同时随时分享身边的学习资源,真正实现了无缝学习的模式。

(4)多模态学习模式,主动构建知识

微信作为自媒体的代表给信息传输构建了一个“矩阵”模式:横坐标是语音、文字、图片、视频;纵坐标是手机客户端、QQ、微博、邮箱。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宽,形式更加直观,呈现出多维模态的趋势。这些有益于学生理解主动性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批判性理解知识。

三、微信辅助语言学习(WALL)系统在口语培训可行性实验

笔者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口语技能普遍较低,有的学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做口语练习,但口语效果不佳。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变“被动地说”为“积极主动地说”,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被抑制。另外一个原因是学生在课外学习中缺乏练习的场合和同伴的协作。针对这两种情况笔者试图通过问卷调查和教学对比试验考察以下两个问题:(1)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基本情况,(2)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在使用WALL模式学习英语的态度如何?

1.微信辅助语言学习平台

微信辅助语言学习平台的界定,本文提出WALL系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第一,它是一种以移动网络技术和社交网络服务(SNS)支持的,线下学习向线上学习(O2O)微学习操作系统。

第二,它是一个融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协助学习和个别化学习,支持混合学习的学习操作系统。

第三,它通过学习共同体,以学习者的学习生活世界为背景,充分尊重学习主体的自主的选择与行为、自主的交往展开随时、随地的无缝学习系统。[2]

WALL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学习主体、学习环境、学习活动的分工、学习的策略。学习主体包括学习者个体和学习共同体。学习环境包括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与场景。Wall系统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帮助学习者实现从实习场到实践共同体的范式迁移,完成从情景的边缘参与到充分参与的嬗变。[2]该平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构成要素上:自由参与者,多向沟通多层次的媒体和多元论述达成的知识。

(1)实验对象

参加本次WALL模式下的口语培训的学生为我校2012级英语系本科两个平行班的学生。口语课程的授课老师为同一位外教,每周2小时的课堂学习均采用面对面的授课方式。所有的学生由学校统一配发翼机通电信3G智能手机,并且大部分学生对微信的功能和特性有一定了解。实验者提前告知学生本次教学试验是一种自愿参与的活动,所有的学生认同本次教学实验。

(2)研究工具

本次试验采用量化和定性研究相结合。问卷为“智能手机平台下高校学生微学习调查问卷”简称为“问卷1”,共有14个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学生个人信息、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微学习的态度和智能手机在语言学习方面的有用性。问卷1用以了解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基本情况以及使用社交软件的偏好。定性研究拟采用访谈形式,通过在每个班各任意选择2名学生进行口语学习反省记录,即要求学生每周做一次口语学习微博日志来记录他们学习成果。

四、问卷结果及其分析

本次调查以湖北科技学院2012级英语系2个班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在2012级本1和本3班共发放70份问卷,回收68份,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94.6%。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1.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微学习的态度

问卷第三题:请在以下科技设备中选择你在课外自学中最喜欢的电子设备。结果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是智能手机(57.14%),其次是平板电脑(28.57%),最后是台式电脑(14.29%)。一旦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就会开通上网功能,安装微信进行学习就成为可能。问卷中第11题:你在使用智能手机时最常用的功能是什么?统计数据表明:大学生最喜欢的是社交软件与朋友和同学交流,排在其次的是打电话和发短信,排在最后的是网上购物和玩游戏。

2.运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的可能性

问卷第12题的结果反映了大学生在使用智能手机的多模态功能进行外语学习的方式喜好。57.1%的学生将手机上的视频功能学习外语作为第一选择,51.4%的学生认为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交流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方式,排在其后的是书本学习方式(37.1%),角色表演和游戏(35.7%)。问卷第13题的结果阐述了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编辑发送语音短信的情况。经常使用语音短信的学生占14.29%有时使用的占57.14%,较少使用语音短信的有28.57%的学生。可以看出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有使用语音短信的习惯,这为WALL系统在口语培训中提供了可能性。

由此可见,继E-learning之后,以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为媒介的M-learning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又一非正式学习方式,作为即时通讯(IM)的最流行的载体,微信在不久的将来的大学校园中必将如火如荼的发展[3](杨敏,2012)。

3.使用智能手机的元认知策略

问卷中第5至第10题共六题属于5分量化单选题。主要涉及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开展微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从问卷得到的结果如下:

Responses Q5智能手机促使语言有效学习Strongly agree(%)Agree(%)Neutral(%)Disagree(%)Strongly disagree(%)18 51 27 4 1 65 Q6智能手机计划语言学习17 48 20 12 3 65 Q7智能手机促进创新学习32 45 18 4 1 65 Q8智能手机提高口语水平27 46 19 6 1 65 Q9语音短信比文字短信更实用10 50 29 10 1 65

通过对以上问卷结果分析,我们认识到WALL系统起到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基于WALL系统的学习模式使高校师生或生生间的微学习共同体内部的协作学习、移动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得以实现。

第二,联通了课内与课外语言学习。微信以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老师调整教学进度转变教学方式。

第三,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素养。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微信积极地表达自己对每一周的话题或项目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有所把握,防止学生偏离主题[4]。(袁磊,2012)这是一个深入话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灵活的思辨力。

五、结 语

WALL系统系新一代的移动学习工具,为信息时代的人们的终身学习的实习带来了许多契机。运用微信的多种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便利,有助于学习者直接在学习共同体内通过讲故事、相互倾谈、微演出等多种微学习活动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理念乃至创意。让学习者的感官与心理得到充足的体验,在实在或虚拟的学习共同体中逐渐习得语言与共同的价值观。本文以微学习和学习共同体以及联通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以WALL系统在英语专业口语训练中的概念框架和技术架构,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得到专家与朋友们的批评与建议。

[1]Ferdinand Tonnies.共同体与社会 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胡海明,郁晓华,杨志和.学习操作系统设计的概念框架:基于学习生活世界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2,(9):7 ~8.

[3]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

[4]袁磊,陈晓慧,张艳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以“摄影基本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7):131 ~132.

猜你喜欢

智能手机共同体口语
智能手机是座矿
爱的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酒中的口语诗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