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难度内容优化研究

2013-10-27谢正阳

武术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专修裁判理论课

谢正阳 王 政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前言

任何教育都涉及“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因此,教学内容成为教育领域一个既古老悠久又现代崭新、既广阔无垠又深邃无比的研课题。其理论背景可追溯到早期古希腊教学(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地理)和中国古代的“六艺”学习(礼、乐、射、御、书、数);近代斯宾塞[1]的“快乐教育”和杜威[2]的“实用主义教育”,以及20世纪50、60年代赞科夫[3]的发展课程论和布鲁纳[4]的结构课程论等。实践中,当“教什么”和“怎样教”出现问题的时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研究就有了突出意义和价值。根据众多研究者各种表述,我们可以归纳出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有关学科的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和有关学生学习的知识。而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体系研究,也正是在对传统教育理论进行深刻反思、尖锐批判和继承发展的过程中,能消枝强干,增强课程的理论深度,正本清源,发展学生的篮球技能,提高独立思考能力;改进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注重素质教育,完善课程结构;激发学习动机,建立智能结构;改变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掌握篮球课教材教法;优化了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从预设向生成转变,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5],进而达到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教学目的。

1 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现状调查与分析

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由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组成。调查研究发现,各体育院校篮球专修课的无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而且混乱现状十分突出(见表1所示)。问卷调查统计发现,有83.3%的专家和72.2%的学生认为目前篮球专修课技术课与理论课学时数比例不合理。而且,武汉体育学院和沈阳体育学院专修课总课时数与河南大学、苏州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相比有显著差异,这可能与他们一贯根深蒂固的“重技术轻理论”的教学思想有关。

表1 五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时数对比及占总课时百分比(%)

表2 篮球专修课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情况统计表(%)

在调查中,有73.3%的专家认为,理论课应当占总课时的30%以上,也有62.2%学生持同样的观点。有40%的专家和17.6%的学生认为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为6:4;有60%的专家和82.4%学生认为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为7:3(见表2所示)。统计结果表明,不管是专家还是学生对理论课的重视程度都非常高。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有一定广度,要把本专业的最新理论、最新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以便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难度分析

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实践部分教学内容难度分析

通过对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教学多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又熟悉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的专家给篮球专修课实践部分教学内容体系中各指标进行难度权重,求出每个指标所得权重值(见表3)。

表3 篮球专修课实践部分教学内容难度调查统计情况表(N=15)

将表3所得数值,通过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所得结果见表6所示。因子分析的意义在于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浓缩成少数几个因子,如何使因子具有一定的命题解释性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因此,因子分析的核心是使用较少的互相独立的因子反映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表4 篮球专修课实践部分教学内容难度因子分析旋转后载荷矩阵表

由表4可知,6个变量旋转后,在第1因子上的载荷都很高,意味着它们与第1个因子的相关程度高,第1因子很重要;第2因子与原有变量的相关性均很小,它对原有变量的解释作用不显著。

经过对篮球专修课实践部分教学内容难度因子分析可得知,临场指挥与裁判实习、战术教学与训练的教学难度值比较接近,在教学中难度最大,也是学生学习中最不容易掌握的地方,教师教在教学中实施起来也很困难。这既由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也和学生对这方面教学内容学习目的性模糊不清楚有关。临场比赛的指挥工作,既是实地督战落实比赛方案的全过程,也是展示指挥者的才干、才能和素养,对比赛的胜负至关重要。指挥者只有具备博学广识、决策胆量和谋略,才能在千变万化的比赛环境中运筹帷幄。裁判实习是对学生掌握规则、裁判法以及裁判执法技能的检验。只有不断通过有意识的临场实践,才能巩固对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建立正确的规则概念与正确的裁判技能。而篮球战术依赖于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同时,学生对战术的理解、应用和临场应变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综上所述,临场指挥、裁判实习和战术教学与训练在教学中,对学生运用综合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也是篮球专修课中实践课教学难点所在。

从表4同样可得知,专家认为教学训练能力实践和教学比赛难易程度属于比较难,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术教学与训练难易程度一般。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训练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学比赛是检验学生掌握技战术水平情况、培养学生比赛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要求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篮球技战术能力。身体素质的发展,在于人体技能能力的不断扩大和增强,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则在于运动技能的不断改进和创新。随着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也得到发展;身体素质提高了,对进一步改善运动技能又打下了良好基础。所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

然而,单从篮球基本技术教学难易程度来看,多元素的综合技术难度高于单元技术,对抗性技术难度高于非对抗性技术。技术动作的外部结构、参与动作的肌肉群也是技术动作难度的有力根据。所谓的外部结构,就是人体活动的表面形式越多、越复杂,动作的难度就越大。另外,动作的难易不仅取决于人体的各部位形态,还和参加活动的肌肉群有关。参与活动的肌肉群越多,动作的难度就越大。已掌握的运动技术对于新的技能的形成发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促进新技能的形成,新技能越接近于已掌握技术动作,动作难易程度就越小,相反则难易程度就越大。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和分析教学难点,来突破教学难点;还要弄清学生为什么会感到困难,难在哪里,然后再根据篮球专修课自身的特点和教学难点所在,分析难点,降低难度,加强练习,化难寓练,有针对性地去加以解决。

2.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理论部分教学内容难度分析

本研究通过专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体系中各指标进行难度权重,求出每个指标所得权重值(见表7所示)。

表5 篮球专修课理论部分教学内容难度调查统计情况表(N=15)

将表5所得数值,通过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所得结果见表6所示。由表6可知,8个变量在第1因子上的载荷都很高,意味着他们与第1个因子的相关程度很高,第1个因子很重要;但第2个因子与原有变量的相关性程度只有战术理论、技术理论和竞赛组织工作之间有点偏差,但不影响对整体理论部分内容难度因子的分析。

经过对篮球专修课理论部分教学内容难度因子分析可得知,科学研究方法、规则与裁判法和教练员专业素养在教学中难度最大,是属于第1层次。虽然,这几方面教学内容在篮球专修课教学中不是教学重点;但是,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将从事中等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规则与裁判法等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篮球专修课的培养目标也要求学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因此,对学生来说,不仅要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知识,而且在实践中能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尤其是裁判法、教练员专业素养实践性强,规则抽象的条文规定,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算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这些内容均涉及到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判断和解决,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关。在对专家和中等学校体育教师的调查、访问中,一致认为要加强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科学研究方法、规则与裁判法和教练员专业素养等理论课课时数占总的课时数相对较少,这也给上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表6 篮球专修课理论部分教学内容难度因子分析载荷矩阵表

篮球教学理论与方法、训练理论与方法在教学中难度属于第2层次,篮球战术理论、技术理论和竞赛组织工作的难度属于第3层次。其中,部分内容在平常的实践课的教学中或多或少的涉及一些,可以说,它们在篮球专修课中是重要内容,但不属于难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3 结论与建议

(1)对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难度分析研究发现,实践部分中的临场指挥、裁判实习和战术教学与训练在教学中难度最大,教学实践和教学比赛教学难度比较难,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技术教学与训练教学难度一般;理论部分中的规则与裁判法、科学研究方法和教练员素养在教学中难度最大,教学理论与方法、训练理论与方法在教学中是比较难,技战术理论和竞赛组织工作的难度一般。(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对教学内容重要程度调查研究结果,科学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从某种意义上讲,突破教学难点更为重要。因为教师只有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才能排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解除学生在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好本学科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中的难点是多种多样的,对待各种类型的教学难点,教师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摸索,进一步探讨,寻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注释:

[1]赫伯特.斯宾塞(颜真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北京: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

[2]杜 威,吕 达,刘立德等译.杜威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3]赞科夫(毕淑芝译).论小学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4]J.S.布鲁纳(邵瑞珍译).教学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5]魏小琳.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北京:高等教育研究,2007(7):90-94.

[6]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67.

[1]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9.

[2]薛 岚. 论篮球战术系统 [J]. 中国体育科技,2001(12):15-17.

[3]赵登发.体育院系篮球专修教学比赛现状及改革设想[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385-387.

[4]王家宏.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33.

[5]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98.

猜你喜欢

专修裁判理论课
可爱的马
星星饼干
法律裁判中的比较推理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从重”
论高校篮球专修课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