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及现状研究——以北京市高校为例

2013-10-27张长念

武术研究 2013年12期
关键词:经历动机留学生

张长念 邱 洁

(首都体育学院武术与表演学院,北京 100191)

1 前言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被吸引来华学习文化,他们学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中文、武术和中医等方面。中国武术随着1936年柏林奥运会表演,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功夫电影,国际武联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国际武术竞赛等交流活动的开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高潮,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使他们成为传承和传播武术的重要群体。然而,多年来,我国在重视并加大武术国际化推广的同时,却对来到中国本土学习武术的外国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重视不够。在教育主管部门中,没有对我国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进行管理的专业机构;理论研究方面,针对外国留学生武术学习的研究成果也少之又少。目前,这一领域还没有较成熟、较完善的经验。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和现状的调查分析,为我国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学改革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图书及学位论文,并借助中国知网搜索期刊文献,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丰富的信息参考和坚实的研究基础。

2.2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本研究的主要方法。设计《中国高校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及现状调查问卷》,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十所高校针对外国留学生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15份,回收率90%。

2.3 访谈法

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即对外国留学生们进行了深度的访谈,了解更多关于他们对于武术的看法和习练动机。除此之外,还对上述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师及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接受调查外国留学生的基本情况

根据315份问卷的有效数据得出,有武术学习经历者占留学生总数20.1%,其中男生占52.2%,女生占47.8%,习武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但偏差不明显。其平均年龄为24.7岁;18-28岁留学生是学习武术的主要群体,所占比例为68.4%,35岁以上有习武经历留学生所占比例仅占7.9%。无武术学习经历留学生中对武术有相关认识者占61%,几乎无认识者占39%。对武术有相关认识的留学生中想学习武术者占62.1,无学习兴趣者占37.9%。

3.2 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调查分析

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可持续性。动机也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着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

影响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3.2.1 自然环境对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影响

在有学习武术经历的留学生中,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占56.7%,来自美洲留学生占15.7%,来自欧洲留学生占13.7%,来自非洲留学生占7.8%,来自大洋洲留学生仅为6.3%。由各大洲有武术学习经历留学生所占生源比例情况来看,自然环境对武术学习者的的限制有着重要的影响。

3.2.1.1 地理位置对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影响

因武术的故乡——中国,位于亚洲,中国周边国家更易被其文化熏陶,且交流相对方便,所以,有武术学习经历的留学生中亚洲地区的学生占绝大部分,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

资料显示,1872年,志刚在《出使泰西记》中写下:“金山为各国贸易总汇之区,中国广东人来此贸易者,不下数万。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国人呼之为‘唐人街’,建立会馆六处。”所以百年来大批中国人去美洲等地经商,并借此地建立会馆,其后,春节、武术、舞狮等文化习俗随之被流传到那里。

历史记载,在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等地曾出土过一些文物,其图案、风格和样式同中国的本土文物相似,而且墨西哥等古代印第安人的传说、风俗习惯,建筑物的设计风格与中国文化也较为相似,乃至出现二者“同源说”。因此,极具中华古典美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武术运动更易被拉丁美洲的留学生所接受并学习。

俄罗斯等东欧国家与中国临近并接壤,因其文化渗透良好,其武术开展状况相对也较好,所以东欧各国更多留学生喜欢并选择学习武术的也较多。

比起以上地区,非洲、大洋洲地理位置距中国较远,加之其特殊的气候、地理环境。武术在当地开展相对落后,其各国留学生学习武术者会较少一些。

因此,地理位置是影响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重要因素。

3.2.1.2 气候环境对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影响

地处亚热带的国家,气候适宜,比较有利于进行武术的传播推广。武术运动对肌肉、韧带要求较高,在练习前,需要把身体充分活动开,避免受伤。而适宜的气候环境更有利于人体肌肉、韧带拉伸,且不易受伤。因此,选择学习武术的留学生较多。由此可见,气候环境对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也具有特别的影响。

地处寒带和热带气候环境国家的留学生,学习武术者相对较少。但是也有特殊个例,如,武术在北欧等亚寒带国家开展情况较好。探求出现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北欧国家经济水平较高,室内场馆充足,为武术推广开展提供了重要因素。

3.2.2 社会文化环境对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影响

客观事物只有当它被人们认识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人们的感情。而认识过程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是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想象和记忆等形式实现的。武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其学习群体中的留学生对于武术的认识途径、习武原因及学武阻碍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会影响到其对武术的热爱程度,所以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影响到留学生的习武动机。

表1 有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对武术的了解途径一览

从表1数据可看出,留学生对武术的了解途径主要来自功夫类电影、电视(56.9%)。不难发现,武术之所以被世界认识,主要途径来自于功夫题材影视的宣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电影或电视中所反映的“中国功夫”与中国武术具有一定差别。如:“降龙十八掌”、“九阳神功”等,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或并不像影视作品反应的那样。经过艺术加工、被夸张神化后出现在荧幕上的中国武术虽然被许多人所喜爱并心驰神往,但对武术的概念传播极易造成误导。

其次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也是影响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重要途径,在有学习武术经历的留学生中,其家人有喜欢或练习武术者占23.5%,其朋友中有练习武术者为7.8%。由此可见,家庭、朋友等社会环境的熏陶会对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潜移默化的造成较大影响。

在有武术学习经历的留学生中,对武术了解是来自有关书籍的留学生占3.9%,对武术了解是通过网络与其他途径者分别占4.0%与3.9%。因此有关书籍、网络及其他因素对武术传播推广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是,借此数据可以看出,在知识普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武术在有关书籍及网络等宣传途径上仍有一定的欠缺。

表2 有武术学习经历留学生学习武术原因一览表

表3 无武术学习经历留学生希望学习武术原因一览表

通过表2和表3数据显示出:有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与无学习武术经历但希望学习武术的留学生对比:希望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留学生,二者分别占比例为41.2%和32.9%。由此可见,武术作为中国国粹,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更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非常直接有效的方式。

武术中蕴含的中医理论基础具有强健体魄、祛除疾病的特殊功能,因此有学习武术经历留的学生学习武术出现的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约占总数的20.6%,无学习武术经历,但希望通过学习武术强身健体的,其所占比例为26.9%。前者对武术有过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更加深刻的体会,所以武术的多元化功能被前者更深地了解。后者仅通过亲友介绍或影视网络等方面介绍,对其深层功能领悟稍显不足。因此,有学武经历者所占比例低于武学武经历者。

武术中的技击性是武术的原始属性,“以小胜大”,“以少胜多”,“四两拨千斤”等精妙的技击功能是武术的特殊功能。因武术所具备的技击功能而选择学习武术的留学生和因此希望学习武术的留学生,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8.7%和25.9%。受功夫题材影视及武侠小说等影响,后者所占比例略高于前者。

学习武术是一件漫长而艰辛的事情,因此武术学习具有磨砺意志,培养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等优良品质的功能。有学习武术经历的留学生和无学习武术经历的留学生,以此为学武原因,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1.8%和6.7%。有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曾亲身体会过其中辛苦,其比例略高于无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

武术的动静之间具有特殊的韵味美感,和美妙的节奏感,此数据得出因武术拳法、兵器动作潇洒帅气等原因而吸引留学生的,所占比例分别为5.7%和4.6%。

武术具有的其他多元化也吸引了一部分留学生学习武术,有学习武术经历和无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0%和3.0%。

表4 有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认为影响学习武术的最大阻碍

有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困难,以致最终成为阻碍留学生能继续学习武术的关键因素。

其中,认为武术动作太难,难以掌握以及认为语言文化差异是武术学习者最大障碍的,分别占29.4%和25.5%。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武术理论的指导思想为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内涵广博,对动作细节及意境要求较高,且武术体系庞大,动作繁杂,短时间内难以掌握。二是自身生活所在地,与中国文化背景不同,对武术及中国文化思维方式了解不够深入,造成学习武术比较困难。三是缺少对外武术教学的专业教师。真正能够掌握外语教学,并且能够把武术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讲解给留学生,且武术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老师,少之又少。

有11.8%的学生认为深入学习武术的最根本困难是缺少好的老师。

留学生认为缺少针对留学生的武术教材是影响学习武术最大阻碍占13.7%。市场上虽然随处可见各种武术类书籍,但是,针对留学生学习的武术教材却寥寥无几,几乎很难找到对武术教学与学习翻译准确而又容易被读者真正深入理解武术的外文书籍。

身体疼痛、内容枯燥及其他等方面也是阻碍留学生学习武术的因素。初学武术时因“抻筋拔骨”而造成的疼痛,以及练习武术里所蕴含的技击内容时,造成的身体疼痛,从而放弃学习武术者占比例为11.8%。因学习武术时不断重复练习同一内容以及其他因素而认为武术学习困难者,分别4.0%和3.8%。

3.3 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现状的调查分析

3.3.1 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师资与场地现状调查分析

表5 有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学习武术师资现状

由表5可见,我国留学生学习武术师资情况,民间武术家和职业武术运动员分别占比例为30.3%和28.4%,占主要师资比例。此类武术教师专业技术较好,然而,大多文化底蕴一般,易导致难以对留学生清楚地讲解层次较深的武术文化内容。

毕业于高校武术专业的留学生武术教师占百分之19.2%,此类教师中能够熟练使用外语教学者,却不足百分之一。

留学生武术老师为高校武术馆校出身、水平一般的武术爱好者及其他,分别占比例为14.2%、5.1%以及2.8%,以上几种武术老师整体水平一般,武术文化理论知识参差不齐。

表6 有学习武术经历留学生练习武术场地现状

在学校操场和公园进行武术学习的留学生比例分别占17.6%和15.7%,因此气温、气候等环境因素直接限制了留学生更好地进行武术学习。

留学生学习武术的主要场地是非专业训练场馆,所占比例为51.0%。竞技武术中的跳跃等动作,在露天环境下,没有地毯等保护设施,易造成练习困难。

使用武术专用训练场馆进行武术学习的留学生比例仅为15.7%。符合规格的场地需求量远远高于现有专业武术场地。

3.3.2 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方式与教学组织形式现状调查分析

对我国高校留学生的武术教学方式调查中,选择学校武术系统课程教育以及希望选择学校武术系统课程教育的留学生分别占33.3%和26.8%,因学校武术专业课程教育系统较完善,理论与技术并重,且学习所花费用易被留学生接受,这种学武方式所占比重最大。

表7 我国有习武经历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方式

表8 我国无习武经历高校留学生希望学习武术方式

高校有学武经历留学生通过俱乐部或武馆学习武术者占25.5%,无学武经历留学生希望参加俱乐部或武馆学习武术者占24.9%,二者比例基本持平。

希望聘请私人教练作为学武方式的留学生与选择私人教练学武的留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5.0%和15.7%。前者所占比例高于后者,其原因是无习武经历留学生认为聘请私人教练能够学到更多高深层次武术,而私人教练却价格相对其他学习武术方式较为昂贵,对于大多数留学生而言这种学习方式太过奢侈。

许多留学生认为真正的武术在民间。跟随传统师傅学习武术的留学生比例为25.5%,希望选择跟随师傅学武的留学生比例是23.8%。然而,传统武术师傅根深蒂固的“家传”、“传内不传外”等思想影响,很难对留学生倾囊相授。其次传统武术师傅即使愿意把自己所学教授给留学生,其自身文化素质一般,且语言沟通能力存在一定障碍,很难使留学生完全理解所教授的深层次武术内容。

3.3.3 我国高校留学生对武术内容及拳种喜爱现状的调查分析

表9 我国高校留学生最感兴趣的武术内容

根据留学生最感兴趣武术内容调查情况,25.3%的留学生最喜欢武术套路,认为武术套路演练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演练潇洒帅气。

11.8%的留学生认为散打为对抗性武术,具有强身、防身、搏斗等功能特点,因此,对散打最感兴趣。

认为武术功法和导引养生最有吸引力的留学生分别为25.5%和29.6%。这两项内容以武学技击、中国古代哲学及中医学为指导思想,特别的练习方法及所具备的祛病健身、增强身体某项技能等特殊功能,最具中国特色,并且较为神秘。因此,武术功法和导引养生对留学生最感兴趣武术所占比例最大。

表10 我国高留学生最喜欢的拳种一览表

在我国高校留学生最喜欢的拳种中,太极拳为主导拳种,所占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拳种(42.7%)。我国高校留学生认为,太极拳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的演练特点以及“四两拨千斤”、“舍己从人”等同时适用于武术技击与生活处世方式的思想内涵,更能代表和诠释中国传统文化。

留学生中,最喜欢长拳和南拳者分别占比例为27.8%和19.8%,二者所占比例较大,其主要原因有二:主要受竞技武术规定项目的影响,长拳与南拳这两种拳术普及范围广泛;其次是两种拳术节奏鲜明,动作观赏性较强,符合较多青年留学生的审美标准。

对少林、形意、八卦、咏春、象形等代表性传统拳术及其他最感兴趣的留学生仅占6.9%和2.8%。上述数据显示,除太极外,其他传统拳术发展现状相对落后。笔者深入访谈后得知,其主要原因是:此次调查仅针对留学生这一年轻群体,喜爱并习练传统拳术大多是较为年长的外国人,经历过丰富人生阅历后的他们更喜欢纯粹文化沉积的传统拳术。

3.3.4 我国高校留学生进行武术交流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国高校经常参加武术比赛、武术表演、武术学术会议等武术交流的留学生仅占有武术学习经历留学生的17.8%,而偶尔参加和从未参加过此类武术交流的留学生分别占比例为41.0%和41.2%,58.8%的留学生认为缺少这方面锻炼,想得到更多的表演和交流机会。

表11 有学武经历留学生参加武术比赛、表演、武术类学术会议现状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我国高校留学生学习武术动机主要受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大部分留学生认为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选择学习武术的留学生越来越多,留学生武术教学正逐步完善。然而,在留学生进行武术学习及针对留学生武术教学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

(1)由于气候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导致各国武术推广的不均衡性,从而影响留学生被动的选择学习武术。(2)大部分外国留学生是通过功夫电影、电视的传播认识甚至喜爱上中国武术的。(3)外国留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首先是为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次是为了强身健体。(4)网络、书籍及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部分媒体关于武术的宣传存在一定误区。(5)缺少专门针对留学生武术教学的老师。外国留学生认为缺少好的老师和语言障碍是对学习武术产生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6)市场上缺少专门针对留学生的武术教材。教材内容随机性大,缺乏系统性、规范性。(7)留学生进行武术学习、训练时,专业武术场地等必要的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8)留学生参加武术比赛、表演、交流的机会较少。

4.2 建议

(1)建议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师、建议相关部门鼓励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师留学生武术课中积极开展武术文化、武术礼仪教学;(2)留学生教学部门应引导留学生端正学习武术的心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去认识、了解武术。掌握武术学习规律,有恒心和信心学好武术。(3)大力加强媒体、网络对武术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人们从正确的方向了解武术。(4)提高高校留学生武术教师素质,增强中国文化教学能力和外语水平,加强武术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综合实力。(5)编写专门针对留学生的武术教材,以促进并规范留学生武术课教学。(6)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外武术教育的支持,投资资金以进行专业场馆建设,改进场地器材设施。(7)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为留学生创造更多参加武术比赛、交流、表演等活动的机会,促使留学生积极进取,加强持续习练武术的动机。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2]志 刚.出使泰西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3]陈鹏生.奥运后西安市高校外国留学生习武现状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6).

[4]周庆杰.北京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J].体育科学,2004(1).

[5]孟 涛.朱建亮.北京市体育院校留学生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猜你喜欢

经历动机留学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动机不纯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