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世以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原因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基于SITC2分类的分解研究

2013-10-16赵晓梅

关键词:贸易条件制成品类产品

赵晓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北京100020)

价格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又称作净贸易条件指数,是一个国家的出口产品价格除以这个国家的进口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决定贸易利益如何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分配,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增加(或改善)意味着这个国家可以从出口中赚取更多的利润或者可以为它的进口品支付得更少,因此这个国家的福利会得到改善[1];而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降低(或恶化)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福利下降,因此要使一个国家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改善这个国家的贸易条件,因此找到影响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因素,并且研究如何改变这些因素有益于改善一个国家的贸易条件进而增加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贸易利益是非常有意义的,国内外的很多学者都对影响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只是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

Marianne Baxter和Michael A.Kouparitsas(2006)[2]研究了影响一个国家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他们把影响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分解成两个,一个为产品价格因素,这个因素来自于一个国家进出口产品种类的改变;另一个因素是国家价格因素,这个因素来自于国家价格和一价定律的偏离。他们发现对于绝大多数国家,这两个因素对于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几乎相同,他们还发现增加一个国家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可以减小贸易条件的波动。Josef L.Loening和 Masato Higashi(2010)[3]研究了埃塞俄比亚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他们发现咖啡和其他的农产品主要影响着出口价格,石油产品和谷物产品主要影响着进口价格,该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由于这几类产品的出口价格以及进口价格的变动引起的,他们发现农产品出口的多样化对于维持该国贸易条件的稳定是有益的。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影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比如缪丹(2012)[4]从产品的出口价格指数以及进口价格指数变化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入世以来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刘喜和(2012)[5]从外因和内因两个角度研究了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原因,他认为国外产出缺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是影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重要因素;郑明贵、徐望笑(2012)[6]认为经济增长、汇率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贸易条件变化的重要因素;王钊(2012)[7]认为经济增长方式、汇率、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桂仆统、李鸿志(2011)[8]认为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实际关税率是影响贸易条件的重要因素。

笔者在本文中也研究了影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研究的角度非常的新颖,笔者研究按照SITC2分类的每一类产品对我国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对各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找出哪类产品的影响力比较大,哪类产品的影响力比较小,进而确定为了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增加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的贸易利益,应该着重改善哪类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笔者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并没有发现从这个视角研究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因素的文献。

本研究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根据第一部分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详细分析,第三部分总结论,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马来西亚学者Jarita(2011年)[9]在研究贸易条件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个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变依赖于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组合。某种产品占国家的总的进口或出口的比重越高意味着这种产品对这个国家的总的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具有的影响力更大。如果初级产品主导着一个国家的总的出口,那就意味着初级产品价格的变动决定着出口价格的变动。另外,这个国家某种贸易品价格变化的幅度,也影响着总的进口或出口价格的变动,某种贸易品价格变化的幅度越大,它对总的价格变化的影响就越大;因此,每种贸易产品的权重(或贸易份额)和价格的变化是影响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的两个重要因素。

在 Jarita(2011 年)[9]的研究中,他用一种产品占总贸易的比重作为进口价格或出口价格的权重,比如在出口贸易中,他用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占总的出口额的比重作为该种产品出口价格的权重,他发现在马来西亚的出口贸易中,机械和运输设备所占的比重最高,为62.6%,他把这个份额作为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价格的权重,他还发现从1999年至2000年,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出口价格指数从100降为99.2,共变化了99.2-100=-0.8,因此,Jarita认为机械及运输设备这类产品对1999年至2000年马来西亚所有产品的出口价格变动的贡献值为:(99.2-100)×62.6%=-0.5,笔者把Jarita(2011年)的这种研究思路总结为如下的公式:

其中:CV表示某类产品对总的价格变化的贡献值,TR表示该类产品的权重,用贸易份额来表示,deltP表示该类产品的价格变化。

笔者借鉴了这一思路,对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进行研究,按照SITC分类,贸易品可以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类,其中初级产品又可分为0~4类,分别为第0类产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第1类产品(饮料及烟类),第2类产品(非食用原料),第3类产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第4类产品(动、植物油脂及蜡),工业制成品又可分为5~7类,分别为第5类(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第6类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第7类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第8类产品(杂项制品),第9类产品(未分类的其他产品),那么我国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究竟源自于哪类产品呢?也就是说哪几类产品对我国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影响比较大,哪几类产品的影响比较小呢?

借鉴Jarita(2011 年)[9]的思路,我们可以认为某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该产品的贸易份额,贸易份额越大,其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就越大;另一个因素是该类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化幅度,其贸易条件变化的幅度越大,该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就越大,计算公式为:

其中CVTOT表示该类产品对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程度,这里把这一指标称作该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贡献值。如果这个值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反向的,即如果这个值为正值(负值)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为负值(正值),那么该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就比较小,而且贡献值的绝对值越大,其影响力越小;如果这个值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同向的话,即同为正值或同为负值,那么贡献值的绝对值越大,该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就越大。

表1 入世以来我国所有产品、初级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总值和贸易份额 单位:亿美元、%

TS表示该类产品的贸易份额,贸易份额的计算方法为该类产品的进出口总值除以所有产品的进出口总值,首先分别计算出该类产品从2001年至2010年每年的贸易份额,然后再计算出这11年的贸易份额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类产品的贸易份额。按照SITC分类的不同产品的贸易份额见表1、表2、表3所示:由表1我们可以得出,入世以来,工业制成品的平均贸易份额为85.49%,而初级产品的平均贸易份额仅为14.5%,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份额远远大于初级产品的贸易份额,所以工业制成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可能比较大;由表2我们可以发现,在初级产品中,第3类产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第2类产品(非食用原料)以及第0类产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所占的份额较大,平均贸易份额分别为5.89%、5.71%和2.42%,因此,在初级产品中,这几类产品有可能对总的贸易条件的变化影响偏大,而第1类产品(饮料及烟类)和第4类产品(动、植物油脂及蜡)的平均贸易份额分别为0.16%和0.31%,其份额是非常小的,因此,这两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小;由表3可以看出,在工业制成品中,第7类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平均贸易份额为44.23%,几乎占到贸易总额的一半,远大于其他产品的贸易份额,所以这类产品对总的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可能会非常的大,另外,第8类产品(杂项制品)、第6类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和第5类产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平均贸易份额也比较大,分别为18.02%、14.89%和8.05%,它们也会对总的贸易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第9类产品(未分类的其他产品)的平均贸易份额非常的小,为0.31%,所以这类产品对总的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又由于《中国对外贸易指数》中,第9类产品的数据不全,因此,笔者没有分析这类产品对总的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

表2 入世以来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出口总值和贸易份额 单位:亿美元、%

表3 入世以来我国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总值和贸易份额 单位:亿美元、%

DeltTOT表示某类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它的计算方法如下:本年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100%×(本年的价格贸易条件-上一年的价格贸易条件)/上一年的价格贸易条件,再求出入世以来历年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总和作为入世以来该类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入世以来,我国各类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如表4、表5、表6所示。

表4 我国所有产品、初级产品以及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及变化 单位:%

表5 入世以来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及其变化 单位:%

表6 入世以来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及其变化 单位:%

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入世以来,所有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共恶化了25.09%,其中初级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共恶化了25.22%,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幅度较大,共恶化了48.78%,由此可以推测出工业制成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大于初级产品的影响;由表5我们可以得知,初级产品中,第1类产品(饮料及烟类)和第3类产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价格贸易条件的总变化为正值分别为3.53%和14.97%,即这几类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从总体上说是改善的,而总的贸易条件是恶化的,这就说明这两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是非常的小的,而第0类产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第2类产品(非食用原料)和第4类产品(动、植物油脂及蜡)它们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同向的,是同为恶化的,因此,它们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由表6我们可以得知,在工业制成品中,第7类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的价格贸易条件共恶化了36.06%,恶化的幅度非常大,而且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同向的,因此这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可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第5类产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和第6类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共恶化了6.87%和6.64%,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方向相同,因此它们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第8类产品(杂项制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改善了,11年中共改善了11.86%,其变化和总的贸易条件变化是反向的,因此这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二、实证研究

(一)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对总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贡献值

表7显示了入世以来我国所有产品、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和贸易份额,根据公式(2)我们可以计算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即贡献值,该贡献值如表7第三列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初级产品的贡献值为-0.037,工业制成品的贡献值为-0.417,它们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同向的,同为负值,因此,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考虑贡献值的绝对值,工业制成品贡献值的绝对值为0.417,而初级产品贡献值的绝对值仅为0.037,工业制成品不仅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幅度比初级产品大,而且其贸易份额也远大于初级产品的贸易份额,因此,对于我国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工业制成品起着主导作用而初级产品起着次要的作用,工业制成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贡献值是初级产品的11倍(0.417/0.036),其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远远大于初级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力。

表7 入世以来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对总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贡献值

(二)各类初级产品对总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贡献值

由表7可知在初级产品中第1类产品(饮料及烟类)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是最小的,其贡献值是0,几乎没有影响,而第3类产品(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是相反的,因此,这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也是比较小的,除了这两类产品之外的其余三类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同向的,其中,第2类产品(非食用原料)的贡献值的绝对值最大,为0.009,其次为第0类产品(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其贡献值的绝对值为0.004,最后为第4类产品(动、植物油脂及蜡),其贡献值的绝对值为0.001。

综上所述,在初级产品中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影响的大小排序为:非食用原料〉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动、植物油脂及蜡〉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饮料及烟类。

表8 按SITC分类的初级产品对我国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贡献值

(三)工业制成品

由表8可以看出,在工业制成品中,杂项制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是反向的,总的价格贸易条件是恶化的,而杂项制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是改善的,因此杂项制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不大,而其他的几类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是同向的,同为恶化,因此其他几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起着主要作用,影响最大的为第7类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其贡献值的绝对值为0.159,其次为第六类产品(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其贡献值的绝对值为0.01,再次为第5类产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其贡献值的绝对值为0.005,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是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的15.9倍,是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的31倍,也就是说在工业制成品中,这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大,而且远远大于其他类的工业制成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工业制成品中,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影响力的排序为: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杂项制品,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几类产品的影响。

表9 按SITC分类的工业制成品对我国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贡献值

三、结论、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一)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按照SITC分类的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如下,工业制成品主导着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其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远大于初级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其影响力是初级产品影响力的11倍。而在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这类产品主导着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因为这类产品不仅贸易份额大而且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因此这类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特别有利于我国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进而有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益。具体地按照SITC2分类的9类产品中,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影响力的排序为: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非食用原料〉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动、植物油脂及蜡〉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饮料及烟类〉杂项制品。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本文只是研究了各种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顺序,但是并没有得出确切的数量关系,比如说笔者得出初级产品对总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贡献值为-0.037,而初级产品中共分为0~4类产品,这几类产品对总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贡献值分别为 -0.004、0、-0.009、0.009 以及-0.001,这五个数值的总和为-0.005并不等于初级产品的贡献值-0.037,同样的,对于工业制成品,笔者发现工业制成品对总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贡献值为-0.417,而工业制成品中共包括5~8类产品①工业制成品中共包括5~9类产品,但是由于第9类产品的平均贸易份额仅为0.31%,其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非常小,又由于在《中国对外贸易指数》中,这类产品的数据不全,因此笔者没有分析这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它们的贡献值分别为 -0.005、-0.1、-0.159以及0.021,这几个数值的和为-0.153,也不等于工业制成品总的贡献值-0.417,因此,笔者得出的贡献值并不是非常确切的数值,只能用于比较不同种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化影响的大小顺序,这是本文研究的不足之一,得出每类产品对总的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影响的确切数值,是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Feenstra,R.C.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theory and evidence.US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2]Marianne Baxter and Michael A.Kouparitsas,What Can Account for Fluctuations in the Terms of Trade?International Finance,2006,(9):63-86.

[3]Josef L.Loening and Masato Higashi,Decomposing Terms of Trade Fluctuations in Ethiopia.Discussion paper,No.205,2010.

[4]缪 丹.入世后我国价格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J].经济视角,2012,(3):84-86.

[5]刘喜和.我国贸易条件异常波动的内外冲击因素[J].财经科学,2012,(6):111-117.

[6]郑明贵,徐望笑.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4):39-43.

[7]王 钊.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分析[J].商业时代,2012,(6):53-54.

[8]桂仆统,李鸿志.中国贸易条件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外资,2011,(6):34-35.

[9]Jarita DUASA,Terms of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An Estimate of the Threshold Level of Terms of Trade for Malays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Vol.5,Issue 1,2011,29-43.

[10]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11]中国对外贸易指数[S].北京:中国海关杂志社,2001-2010.

猜你喜欢

贸易条件制成品类产品
中国与RCEP 成员国制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两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类产品中茶多酚含量的比较
消费者报告!玩具童车类产品3C认证新规发布,7月1日起实施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研究
我国猪肉贸易条件变化及影响因素
四川省初级加工品和工业制成品对GDP的实证分析
唐山三友发布竹代尔、莫代尔、彩纤三大类产品
中国-捷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研究
漆类产品对人体的危害
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