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毫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3-09-25欧阳泠星方鑫楷黄壑霏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根型电针颈椎病

欧阳泠星,方鑫楷,黄壑霏

(清远市中医院,清远 511500)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占较大的比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自 2010年 1月至2012年5月采用毫火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与电针治疗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70例患者中,男47例,女23例;年龄20~55岁,平均(35±2)岁;病程最短 2 d,最长 3年,平均4.5个月。对照组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平均(37±5)岁;病程最短3 d,最长3年,平均6.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颈椎病学》[1]中关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执行。

1.3 纳入标准

①依据《现代颈椎病学》[1]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者;②能够接受并坚持毫火针治疗者;③观察期内未采取除毫火针、颈椎牵引外其他治疗方法者;④年龄18~65岁。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颈椎骨关节结核、骨折、脱位、肿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者;③颈椎病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血液等疾病者;④妊娠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取颈百劳、颈夹脊、肩井、曲池、阿是穴。应用特制毫火针(直径0.5 mm,长25 mm),选择所刺穴位后,患者取坐位,在穴位处用安尔碘进行局部消毒,同时要给患者解释火针的感应,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每次取2~3穴,点燃乙醇灯,左手将乙醇灯端起,靠近针刺穴位,右手以握笔状持针,针刺时,要求毫针在乙醇灯上加热至通红,用烧红的针体迅速刺入穴位,并快速拔出,时间大约是 0.1 s,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并于针刺处覆一创可贴。隔3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2.2 对照组

患者均取俯卧位,暴露相应穴位,在穴位处用安尔碘进行局部消毒,取颈夹脊、肩井、曲池、阿是穴,每次3~4穴,针刺后接上G6805-D型电针仪,均用连续波,留针30 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 d。

两组治疗期间均禁食生冷及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伏案工作。另外,两组均加用颈椎牵引,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采用间断牵引,每日1次,每次30 min,牵引重量可自3~4 kg开始,依据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的反应等,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每日1次,10 d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定。患者在一个长10 cm的视觉量尺上对临床症状进行自我评价,0代表没有任何颈项部及肢体不适,10代表最大程度的症状和不适感,所得到的自我评价得分,即VAS评分。

3.2 疗效标准[3]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临床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缓解,颈、肢体功能改善。

无效:症状无改善。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l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0.0%,两组疗效经 Ridit分析,u=2.52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毫火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3.3.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毫火针和电针治疗都可以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毫火针疗法治疗镇痛效果优于电针治疗。

表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x ±s,分)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亦可归为经筋病范畴,其由风寒湿三气杂至,留滞经络,或慢性劳损或跌仆损伤,导致寒凝湿滞,经脉拘急,气血不得通畅,不通则痛。毫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燔针”等,是用火将针尖烧红迅速刺入腧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通过加热的针体,将火热由腧穴直接导入体内,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火针借火热之力,亦起到艾灸之功,共同达到温通经络的作用,使气血畅通,通则不痛[4]。又通过灼烙人体腧穴腠理而开启经脉脉络之外门,给贼邪出路,达到开门去邪、散寒除湿的功效。火针携高温直接刺激病变局部的压痛点、条索状物及结节,使针体周围微小范围内病变组织被灼至炭化,粘连板滞的组织得到疏通松解,局部血液循环状态随之改善,通过多次针刺及每次治疗后一段时间的休整,机体对灼伤组织充分吸收,旺盛代谢,神经根等部无菌性炎症水肿及条索状筋结物逐渐缩小直至消失,从而缓解患者的疼痛麻木无力等不适[5]。

配合颈椎牵引有可能通过以下方面来实现治疗目的。其一,限制颈椎活动,减少对受压脊髓和神经根的反复摩擦和不良刺激,有助于脊髓、神经根、关节囊、肌肉等组织的水肿和炎症消退。其二,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其三,解除肌肉痉挛,恢复颈脊柱的平衡[6],降低椎间盘内压,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其四,牵开小关节间隙,解除滑膜嵌顿,恢复颈椎间的正常序列和相互关系。其五,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直,改善椎动脉的血供。其六,使颈椎管纵径拉长,脊髓伸展,黄韧带皱折变平,椎管容积相对增加。正确的牵引治疗不仅可使肌肉痉挛解除,同时也有改善神经根刺激症状的作用。

综上所述,毫火针配合颈椎牵引疗法能迅速消除或改善病变局部组织神经根水肿、渗出、粘连、钙化、挛缩等病理改变,达到迅速止痛和恢复正常功能的效果,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1] 赵定麟.现代颈椎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1.

[2] 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修订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6.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4] Li P, Wu YH, Li HM. Treatment of 30 cases of vertigo due to qi-blood deficiency by pricking Jingbailao (ex-hn 15) with fire needle therapy[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3,11(3):187-189.

[5] 刘公望,王秀云,孟向文,等.四天穴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5-28.

[6] Wang CM, Wu YC, Zhang JF, et al. Observation on efficacy of acupoint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traction for cervical radiculopathy[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6):380-383.

猜你喜欢

根型电针颈椎病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游泳 赶走颈椎病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