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疏密波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2013-09-25陈英华苏晓庆孙忠人杨欣鹏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特发性面神经电针

陈英华,苏晓庆,孙忠人,杨欣鹏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通常急性起病,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发瘫痪多见。笔者采用电针疏密波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并观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一科2011年至2012年的住院患者,符合《神经病学》[2]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病程2星期以内。对照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病程2星期以内。两组性别、病程及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电针疏密波的治疗方法。取百会,患侧翳风、牵正、地仓、颊车、太阳、鱼腰、攒竹、阳白、四白、迎香、颧髎,双侧合谷、太冲,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采用KWD-808Ⅱ型全能脉冲电疗仪,在针刺的基础上给予电针,每次取两组穴,一组为鱼腰、阳白,另一组为迎香、地仓,选疏密波,以肌肉出现节律性轻度收缩、牵拉,面部发热为宜。每次通电 30 min。每日1次,2星期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针刺治疗,取穴和操作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研讨会推荐H-B[3]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

3.2 疗效标准[4]

痊愈:H-B分级达Ⅰ级。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皱眉与闭眼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牙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谈笑时无口角歪斜,面部表情正常。

显效:H-B分级达Ⅱ级。双侧额纹、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皱眉略显无力,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牙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

有效:经治疗后H-B分级由Ⅳ、Ⅴ、Ⅵ级改善为Ⅲ级。

无效:经治疗后H-B分级仍停留在Ⅳ级以上。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方差分析,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n)

3.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学“面瘫”、“口眼喎斜”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所致。其发病率高,目前国内城市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发病率为38.0/10万人口,农村为26.0/10万人口[5]。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治疗不及时可遗留后遗症,既影响患者外观和面部情感表达,又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交生活造成影响,同时给患者身心也带来了极大痛苦。我们采用电针疏密波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收到显著的疗效。

临床上采用百会治疗面瘫有其经络学基础,百会乃手足三阳经、督脉、足厥阴经之会,居头之巅,是督脉要穴,内系于脑,统领一身之阳。而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故针刺百会起到调节气血阴阳、活血通络作用;面部腧穴翳风、太阳、攒竹、鱼腰、阳白、四白、迎香、颧髎、颊车、地仓可疏调局部经络气血,活血通络;合谷、太冲为循经远端取穴,可祛风通络。《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说明合谷可以治疗面口之疾。《百症赋》:“太冲泻唇喎以速愈”,说明太冲穴用泻法治唇吻斜最为有效。牵正为经外奇穴,是治疗面瘫的经验穴。翳风穴处有茎乳孔,面神经由此出颅,鱼腰、阳白有其分支,支配眼轮匝肌、额肌。迎香、地仓亦有面神经分支,支配鼻肌、口轮匝肌、颊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一侧面部上下表情肌的瘫痪,在针刺的基础上给予鱼腰、阳白、迎香、地仓穴电针疏密波刺激,能比较客观地控制刺激量,组织不易出现适应性反应,能引起肌肉有节奏的舒缩、牵拉,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调节组织的营养代谢,消除炎性水肿[6],促使患侧面部上下表情肌功能的重建,防止患者患侧面部肌肉萎缩[7]。实验研究证明应用电针疏密波的电流沿面神经走行传导,可以产生电场,电场有利于损伤的面神经再生[7-8],促进面神经变性得到恢复[8]。从而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使疗程缩短,促进和加强面肌运动恢复的进程[9-10]。

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电针疏密波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总有效率为 96.7%,而常规针刺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 73.3%,经 Ridit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电针疏密波疗法治疗能明显改善面神经瘫痪程度,加快恢复速度,提高疗效,能有效降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后遗症。

总之,电针疏密波及腧穴的配伍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不容忽视[11]。电针疏密波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具有起效迅速、疗效明显、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1]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219-221.

[2] 贾建平.神经病学[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335-337.

[3] House JW, Brackmann DE. Facial nerve grading system[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1985,93(2):146-147.

[4] 杨万章,吴芳,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86-787.

[5] 李世绰.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65-268.

[6] 刘立安,朱云,李清华,等.不同波型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针灸,2012,32(7):587-590.

[7] 牙祖蒙,王建华,李忠禹,等.穴位针刺对面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1999,24(2):111-115.

[8] 高维滨.针灸六绝[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263.

[9] 陈英华,杨静.五位一体疗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7):34-35.

[10] Li SP, Huo GM, Li JD, Sun D. Therapeutic effect analysis on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medication for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9(3):185-187.

[11] 卫彦,寇吉友.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2):830-832.

猜你喜欢

特发性面神经电针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合并肺癌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探赜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