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3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的分析①

2013-09-19王游洋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2期
关键词:亚锦赛内线中国男篮

王游洋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2013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利原因的分析①

王游洋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纵观第二十七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的所有比赛,以及比赛中出现的技术数据统计,我们能够对本家亚锦赛中国男篮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比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13亚锦赛 中国男篮 失利原因

79:76 险胜约旦男篮后,中国队获得了与上届亚锦赛亚军卡塔尔队争夺第5名的机会。首节比赛,当卡塔尔队加强突破之后,中国队防守硬度不够的毛病再度显露,该节战罢,中国队20:21落后。第二节,中国队也在进攻端加强了突破和内线强攻,一波8:0的小高潮后,中国队取得领先。凭借第三节的一波13∶0的得分高潮,中国男篮最终赢得了胜利。虽然是胜利,但也是中国男篮一队在亚锦赛历史上的最差战绩。原因何在,值得我们去深思。

1 中国队概况和本届亚锦赛成绩

本届中国男篮出战2013亚锦赛的虽无概况如表1所示。上届男篮亚锦赛中中国获得了冠军,但2013年亚锦赛中国却止步四强,在5、6名争夺战中,中国男篮96∶85击败卡塔尔男篮,最终获得亚锦赛第5名,而这也是中国男篮一队在亚锦赛历史上的最差战绩。在这场比赛中整场比赛,王治郅贡献了13分和11个篮板,小将郭艾伦的表现也很抢眼。凭借第三节的一波13∶0的得分高潮,中国男篮最终赢得了胜利,郭艾伦拿下全队最高的21分并送出5次助攻,王仕鹏、朱芳雨和易建联的得分也全部上了双。

2 中国男篮与对手的技术比较

2.1 进攻能力

进攻能力主要从投篮、抢前场篮板球、助攻和失误等几个技术环节来表现。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男篮在每场比赛2分球的出手次数比对手少,但是命中率比对手高;在3分球的表现上与对手相当,命中率略高于;在罚球次数上平均每场对罚1821次,命中率也比对手高出将近10%。因此们可以说在头南能力方面,中国男篮不损色与对手。尤其是在3分球方面,一直都是中国男篮的优势所在,但投篮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相对而言就差一些[1]。再对症伊朗这样的强队时,我们又会发现,中国男篮在罚球的稳定性上表现较差,在对方的防守下投篮命中有所下降。

助攻指的是将球传给队友后,队友直接投篮得分。助攻传球的多少能够反映出队友之间的默契程度和配合能力,也是整个球队凝聚力的表现之一。在本届本次亚锦赛中,中国男篮平均每场比赛助攻1421次,多于对手奖金400次。在数据上占有优势,但是遇到伊朗这样的强队时候,配合就会显现出不流畅,失误也会增加。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队于伊朗队交手的这场比赛中,助攻比对手少了7次,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队后卫队员没有较强的传球能力、以及技战术的配合意识,从中可以发现我们与欧美强队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表1 中国男篮一队概况

2.2 防守能力

防守能力主要表现为抢后场篮板球、盖帽、抢断等方面,从表4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男篮在这些方面都有优势,存在明显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队友几大内线队员,易建联与王治郅等队员都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和高超的个人技术。表中的盖帽和篮板这两项技术统计也大多来自于这两位球员,但同时也表现出中国队过分的依赖内线队员的弱点[2]。若是遇上伊朗等强队,内线优势就不会明显,无法掌控全局。尤其是外线丰收队员不能够及时压上,导致对对手的干扰性不强,无法降低其命中率,产生篮板球的机会就少,那么篮板球这项数据上就落了下风。同样,这也造成了抢断数据不高,这不仅是因为队员的防守能力的不强,也是因为拼抢的作风和意识不强,无法控制进攻对手。

在犯规方面,虽然我们的每场比赛统计数据比对手少,但是犯规的质量不高,代价过大不能将犯规作为一种技战术来发挥,这大多是因为队员资历尚欠,无法深刻理解裁判法规则。

3 中国男篮亚锦赛失利原因分析

3.1 技战术风格的迷失

中国男篮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犹豫自身特有的特质和条件,有着属于自己独有的技术风格和思想,也就是“以小打大,以快制大,以巧胜大”的战术风格。日常训练中遵守“三从一大”的原则,技术环节突出的是“快、准、灵”的特点[3]。正是由于这本鲜明凌厉的风格,使得中国男篮在在亚洲乃至国际大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新世纪后,中国的三大中锋相继去往美国在NBA打球,使得中国对的内线缺少了强力队员,优势锐减,因此技术特点中的“快、准、灵”也不能很好的体现,这种技战术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的赛场上,队员的进攻和防守速度缓慢,跑动和拼抢的积极性不高,在进攻或防守端都对内线球员有着较大的依赖性。因此,中国男篮不在是以往的“以外为主”的打法,逐渐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打法。但是随着姚明的退役,王治郅的年老,中国男篮的中锋也逐渐离我们远去,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期,中国男篮显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无法适应世界男篮的发展趋势,姚明虽然获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并不意味着中国男篮前途光明,因此中国男篮首要做的就是明确当前形势和自我定位,晶块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传承的打法,制定属于自己的技战术指导思想、训练指导思想,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男篮发展的道路。

表2 中国队对手的技术统计比较

表3 中国与伊朗的技术统计比较

表4 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守技术统计

表5 中国队不同位置上队员的防守能力

3.2 球员间缺乏默契

与其他对手相比,中国男篮在训练时间上明显较短,仅仅只有2个多月,这导致了中国队员之间出现了青黄不接、新老磨合不畅的现象,这也给中国队的比赛埋下了隐患。无论是在赛前对对手的分析,常规性和针对性训练,一级热身比赛都显现出了劣势、意外。由于易建联等对员在各地比赛,归队时间不一,但是训练师人员不齐整,导致球队在训练计划、安排一级训练效果上都打了折扣。在比赛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都由于新老队员之间没有充分的默契导致失误频频,错失战机,葬送很多大好的得分机会。

3.3 内外线衔接不畅

随着要命的伤退,王治郅的年迈,中国内线的由易建联扛起,但是实力依旧不俗,在进攻端往往由内线队员担任,这是理所应当。但是由于这种打法过于简单,导致球队对内线的依赖性过强,一旦将球交到内线,外线的队员就觉得没事了,并没有体现出内外线的良好配合。后卫或前锋给中锋传球的质量也不高,经常要不是位置不对就是错失最佳传球时机,就算球传进内线,内线队员也不是在最佳投篮位置,或是在传球时就被对方球员所识破,造成抢断或是堵住传球路线[4]。此外中国队内队员常常是对方球队防守的重点对象,一旦遭到包夹,中锋将球传出,却不能够到达外线球员的手中,或是出手犹豫,浪费投篮机会,这使得中国队进攻节奏拖沓。

3.4 心理素质和比赛作风不佳

竞技体育最根本的就是要先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比赛作风。在技术水平不占优势的时候,顽强的心理品质和不服输的精神能够起到反败为胜的效果。尤其是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越演越烈,比赛压力和竞争状况更为激烈,导致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顽强的比赛作风显得更为重要,甚至左右着一场比赛的最终胜利。本届亚锦赛的决赛中,中国队一度被对手打得溃不成军,阵脚大乱,心理失衡,作风全无,这无疑是失败的预兆。因此中国男篮应该加强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在遇到比赛困难的时候不放弃,不浮躁,提高应变的能力,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比赛作风,重回昔日亚洲篮球霸主的地位。

2013年亚锦赛中国止步四强,在5、6名争夺战中,中国男篮96∶85击败卡塔尔男篮,最终获得亚锦赛第五名。根据战术统计的分析,我们得出中国队的失利主要由于技战术风格的迷,球员间默契不够,内外线衔接不畅,心理素质和比赛作风存在问题等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比赛和训练中,应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1]陈有忠,张永龙.运用Q型聚类对第15届男篮世锦赛技术能力的综合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1294-1296.

[2]刘小明.对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92-95.

[3]姜明,王武年.当前世界高水平男子篮球运动防守技术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4):562-564.

[4]黄毅.从近三次世界大赛系中国男篮攻防技战术差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4):71-74.

G841

A

2095-2813(2013)11(b)-0167-02

王游洋(1987,5—),男,吉林长春人,吉林体育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原理与方法。

猜你喜欢

亚锦赛内线中国男篮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2012—2013赛季NBA总决赛双方防守内线无球队员技术的研究
第31届奥运会中国与四强男篮内线球员配合能力的对比研究
内线消息常坑人
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夺冠成因分析
从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的失利反思中国竞技篮球
中国女排爆冷输给泰国
亚锦赛失明中国队只剩主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