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体操高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变化研究

2013-09-18褚媛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2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灵敏身体素质

褚媛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艺术体操高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变化研究

褚媛

(湖北经济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5)

艺术体操高级班训练以学年为周期,通过周期训练,测量学生训练周期前、后的身高体重及艺术体操专项身体素质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高级班专项训练周期安排、内容设定和训练方法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进一步为各个部分环节找出问题,提供对策建议以提高训练效果,增强学生专项素质,保持较好的比赛成绩。

测量 形体 专项身体素质 影响 对策建议

艺术体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徒手或持轻器械练习,以自然性和韵律性为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课中普遍开设,是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形体、身体素质和气质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体操高级班是大学体育课的延伸,是在普通班级基础上,以比赛、表演为目的开设的训练课,参加学生应有一定舞蹈和体操训练基础,对音乐感知力强,热爱艺术体操。在训练内容中,强调运动技术训练,相较于普通班级,课程内容更宽泛,难度更大,器械运用更加多样化,深受学生欢迎。因此,本文以学生周期训练前后的形体变化和艺术体操专项身体素质为基点,调查分析,从而提高高级班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定艺术体操高级班2012~2013学年学生,共15人,年龄均为18岁,参加训练时间为2012~2013学年。

1.2 方法

测量法:选定有资格参加高级班学生后,正式开始训练前对学生进行测量,时间为2012年9月10日,测量内容。(1)身体形态——身高、体重值。(2)柔韧素质:竖叉(R/L)、横叉、手桥、体前屈、仰卧搬腿(R/L)、侧卧搬腿(R/L)、转肩距。(3)灵敏素质:双摇跳(1min)、单摇跳(1min)。比赛训练周期后对以上内容再次测量,测量时间为2013年7月15日。

2 结果与分析

2.1 艺术体操高级班学生训练前后身体形态变化

根据BMI体重指数计算法:BMI=体重(kg)/身高(m)2得出训练前BNI指数为19.08,训练后指数为17.87。通过每周3次,每次120min训练,共两学期32周,学生的体重都有所下降,从身体形态上符合艺术体操项目的体型审美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形态美感有很大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也得到了健康运动,健康减重的益处。

2.2 训练前后专项柔韧素质变化

(1)测量学生艺术体操专项柔韧素质,包括身体各个部分的柔韧素质,分为(右侧为R,左侧为L)以下几种。

①腿部柔韧:竖叉,右腿或左腿在前,后侧大腿根部距离地面长度;横叉,耻骨距离地面距离;仰卧正向搬腿,右腿或左腿脚踝处距地面垂直距离;侧卧横向搬腿,侧卧,右腿或左腿置于肩部后方,脚踝处距地面垂直距离。

②腰部柔韧:手桥,后桥手掌根部距脚后跟距离;体前屈,两腿并拢伸直坐于地面,两手臂水平,胸口贴膝盖,手腕处距地面距离。

③肩部柔韧:两手握一长杆,以肩部为圆心手臂伸直环绕,两手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小肩部柔韧越好,反之亦然。

(2)在这个训练周期中,前2个月训练以基础为主,每次训练课安排30~60min的柔韧拉伸练习,包括腿部、腰部、肩部练习,并在把杆练习中,大量运用大踢腿以巩固柔韧拉伸效果。在训练中期,以动作组合形式对柔韧素质进行灵活练习,使学生在动作过程中,充分掌握柔韧的运用,对整体动作质量打下基础。在训练后期临近比赛,减少柔韧练习时间,使学生自觉主动完成柔韧练习,并在成套联系中,熟练合理运用,学生整体动作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2.3 训练前后力量与灵敏素质变化

力量素质是艺术体操项目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它决定了动作质量和动作难度,决定了学生进步的空间和程度。提高专项力量素质,有助于与学生在训练周期内提高动作质量,提高动作难度,增强动作的观赏性和动作美感。在此训练周期内,主要提高学生腰腹力量,增强动作稳定性,每次训练课后,完成一定量的仰卧起坐和背肌练习,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的肌肉力量,保证了每次训练在动作质量上都有所提高。由表3可见,仰卧起坐提高14个/min,背肌提高15个/min,提高幅度大。灵敏素质同样不可或缺,在动作的轻快程度和动作质量中,灵敏素质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在跳绳和双摇跳中,分别提高11个和0.7个。由此可见,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都有所提高,为提高动作质量和动作难度打下基础,为良好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保证。

表1 训练前后体重变化 (身高cm;体重kg)

表2 训练前后柔韧素质变化(cm) (,n=15)

表2 训练前后柔韧素质变化(cm) (,n=15)

竖叉R 竖叉L 横叉 手桥 体前屈 仰卧正向搬腿R 仰卧正向搬腿L 转肩距 侧卧横向搬腿R 仰卧正向搬腿L训练前 17.6 18.2 26.8 40.9 25.7 72.9 71.5 57.9 72 73.3训练后 10.7 11.8 20.3 37.7 17.4 57.4 57.9 49.9 52 57.1

表3 训练前后力量与灵敏素质变化 (计时1m in) (,n=15)

表3 训练前后力量与灵敏素质变化 (计时1m in) (,n=15)

仰卧起坐 背肌 跳绳 双摇跳训练前 48 51 110 0.9训练后 62 66 122 1.6

3 对策与建议

3.1 增大数据采集频率

对学生训练前后的身体指数和专项身体素质测量,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数据,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训练计划制定进行调整。对训练前后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训练周期中,学生的各项数据都有所提高,能力得到增强。为更进一步完整掌握学生的各项指标数据变化,可适当增加数据采集数据,如在训练中期或每次训练测试后,都可对数据进行采集。这样能更全面完整掌握学生训练周期内,运动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变化。

3.2 适当调整柔韧训练方法,提高柔韧素质

针对柔韧素质的变化,还可有提升空间。在日常训练中,采用多种方法,避免单一枯燥的训练形式,使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完全适应柔韧素质练习,由被动练习转变到主动练习。

柔韧素质在艺术体操项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柔韧程度决定了动作难度也决定了得分高低,因此,柔韧素质在训练前期比重一直较大,且在之后训练中不可或缺。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柔韧程度,因材施教,巩固成效。

3.3 加大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训练

力量素质训练在艺术体操项目中占较小比重,但它决定了运动员的风格和动作质量。在日常训练中,采用多样化的肌肉训练方法,主要针对腹肌、背肌和腿部力量,根据艺术体操项目特点,选择适当的训练方法,避免练出大肌肉块,影响运动员形体美感。灵敏素质一方面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神经类型;另一方面通过训练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该项素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

4 结语

艺术体操高级班训练对学生的形体美、气质美、外形美都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在专项身体素质方面学生普遍有很大的提高,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在训练在训练周期内有很大提高,对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有积极意义。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李卫东.现代学校艺术体操[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7.

[3]王爱兰.大众艺术体操[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G83

A

2095-2813(2013)11(b)-0026-02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灵敏身体素质
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软梯训练法对提高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的研究
锻炼
真假猫大作战
吴灵敏:爱折腾的农场主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优雅背后的艰辛
分析现代艺术体操中舞蹈元素的融合途径①
北京体育大学艺术体操专项学生编排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