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书福:让中国车跑遍世界

2013-09-11本刊编辑部

商场现代化 2013年5期
关键词:李书福沃尔沃吉利

李书福,1963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整个学生时代,李书福都是在台州度过的。由于环境的影响,刚刚高中毕业的李书福没有继续求学,19岁就试水商海,1982年,就拿着父亲给的120块钱做起了照相生意,掘到了第一桶金。

1984年~1986年,任浙江台州石曲冰箱配件厂厂长,生产冰箱蒸发器。一开始,李书福就是自己一个人生产,然后装包里,骑自行车把零部件送到冰箱厂。后来,他和其他几个兄弟一起成立了冰箱配件厂,他出任厂长。

1986年,他在自己研发、生产出电冰箱关键零部件蒸发器后,组建了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生产“北极花”牌电冰箱,到1989年5月,冰箱销售额已达4000多万元,并与青岛红星厂合作,为红星厂生产冰箱、冰柜。“北极花”牌冰箱当时已成为国内驰名产品。而26岁的李书福也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了。不过,最后其冰箱厂因没有列入定点生产企业名单而终结了。[3] 怀揣千万元的李书福在放下冰箱厂后,去了深圳“充电”。不过,在深圳学习期间,因为装修宿舍,李书福发现一种进口装修材料市场前景不错。随即他就返回台州,又开始重新创业,生产这种装修材料。

1989年~1991年,任浙江台州吉利装潢材料厂厂长,生产了中国第一张美铝曲板,并建立了全国第一张铝塑板的生产厂。

1992年~1995年,在燕山大学获得硕士学位。

1993年,李书福吸取了“北极花”的教训以数千万元的代价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有生产权的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摩托车销量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

1994年,摩托车生意红火的李书福有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造汽车”。刚开始,尽管得不到主管部门的许可,李书福还是在临海市征地850亩,打着造摩托车的幌子,筹建了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

1997年,四川一家生产小客车的企业濒临倒闭,精明的李书福看到了机会,最终吉利投资1400万元,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车制造公司,并拿到了小客车、面包车的生产权;1998年8月8日,没有准生证的第一辆两厢“吉利豪情”车下线。

1999年底,吉利集团员工发展到近万人,总资产20多亿元,年销售收人30多亿元。吉利集团是中国第一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此外,吉利还投资8亿多元创建了全国最大的民办大学——北京吉利大学。

2001年12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七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吉利终于获得了轿车生产资格。到2001年,吉利拥有了临海(豪情)、宁波(美日)和上海浦东(华普)3个汽车生产基地,完成了吉利进入汽车工业的基本战略架构。

截止2010年,吉利已经拥有了远景、金刚、金鹰、自由舰、优利欧、美人豹等一系列的车型。据吉利汽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2月份其汽车总销量为28712辆,较09年同期增长54.2%。而2月份吉利销量最好的三款汽车为自由舰、吉利金刚及远景,分别为9460辆、5156辆及3884辆。

2010年3月28日21点,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100%的股权。

个人魅力

一心靠拢高端的李书福努力地在外观与内涵上扭转。首先就是他自己。据说,曾经的李书福讲究经济实用、连30元以上的衬衣都舍不得穿,做西装一做就是十件,而且款式一模一样,都是藏青的。而今日的李书福讲究了,不仅开始穿一些新款的西装,颜色也多样化了。

本人低调,不善言辞,甚至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但是却靠大胆和拼搏获得了成功。

2001年3月16日,吉利集团与广州足协签定合同,成立了广州吉利足球队,这本来是吉利集团销售公司一种商业选择。然而,随着吉利足球队冲A失败,形势急转直下。2001年10月4日,吉利集团宣布退出中国足坛,为期30年的合同运行了8个月即宣告中止,12月13日,吉利集团将中国足球协会告上了法庭,而李书福本人也成为中国足球界“揭黑”第一人。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吉利首批向地震灾区捐款一千万,李书福也个人捐款一百二十万元。

海外并购

收购自动变速器公司

2009年3月27日,吉利汽车公告称,已签约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初步支付现金4740万澳元 (约2.57亿港元),而最终代价并不会超过5800万澳元(约3.14亿港元)。截至2009年2月16日,DSI公司未经审核的账面总值约为9840万澳元 (约合5.338亿港元)。,这也是中国民营汽车公司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外收购案。

收购沃尔沃

2009年年底,在吉利与沃尔沃达成协议后,吉利创始人李书福因此成为全球的焦点,《华尔街日报》更是把他类比为亨利·福特。

然而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是不看好此次收购的。他们认为,无论从年销售额、资产规模还是发展历史、品牌影响力上看,吉利与沃尔沃都不在一个档次。上汽那样的实力连个双龙都收拾不了,沃尔沃也亏损严重,瑞典人自己也经营不好,吉利又如何收拾得了这么一个烂摊子。

而且吉利现在是这边奋勇的收购沃尔沃,那边还有着百亿的欠债。据李书福自己公布吉利的财务状况显示,现在的吉利正在使用银行贷款30多亿元,从香港资本市场调用资金20多亿元,配套商欠款60多亿元,负债额超过100亿元。

为这起收购,李书福组建了强大的中介团队:著名的富尔德律师事务所作为收购法律顾问,负责收购项目的所有相关法律事务,包括知识产权、商业协议、诉讼、雇佣、不动产、经销商及特许经营等,国际“四大”的德勤负责收购项目的财务咨询,对沃尔沃公司的财务、税务、包括成本节约计划和分离运营分析、养老金、资金管理和汽车金融进行尽职调查和分析;而洛希尔投资银行作为收购项目的财务顾问,负责对卖方的总体协调;博然思维集团作为项目的公关顾问,负责项目的总体公关策划、媒体战略制定和实施。

收购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吉利收购沃尔沃,李书福是认真的,现在看来,无论是融资方案,还是对核心技术的技巧性的处理,以及与工会的协调,李书福都赢得了本来充满敌意的对方的信赖和认可。特别是,在沃尔沃品牌的“血统”上,李书福表现出了对对方相当的尊重,其组建了一个国际化的董事会,照顾了瑞典人的自尊,平息了担忧。这和很多如处于青春期的中国民营资本在海外收购中的躁动和狂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收购成功

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21点,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正式达成协议,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典汽车企业沃尔沃100%的股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福特汽车董事长穆拉利以及瑞典副总理兼企业能源部长Maud Olofsson 出席了签署仪式。新闻发布会上,瑞典沃尔沃汽车公司工会组织表示,支持吉利的收购计划,为吉利与福特签署收购协议放行。

为照顾工会的利益,李书福表示沃尔沃会长久在比利时和瑞典驻留下去。不过,他很快改口强调要“永远驻留下去”。

目前,所有的收购资金已经到位,同时,吉利也准备好了沃尔沃轿车今后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贷款。

除了股权收购,本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和福特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这些协议将保证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完成

2010年8月2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正式从福特汽车手中完成对沃尔沃汽车的收购,而15亿美元的价格也创下了中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历史中的最高纪录。作为吉利汽车董事长兼沃尔沃董事长,李书福表示:“现在我们正在与宝马、奥迪及梅赛德斯奔驰进行竞争,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够与宝马7系或者梅赛德斯S级轿车相抗衡的产品,我们必须弥补这一差距。”

让中国车跑遍世界吉利从伦敦出租车开始

李书福说:我们计划到2015年要实现两百万量的产销量,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到世界各国,这样我们有100多万辆车要出口,吉利车跑遍全世界我们是有计划的。如何才能跑遍全世界?简单的价格便宜不是最有力的竞争手段,还要技术领先、还要质量可靠,还要服务优秀,最后体现在品牌的影响力,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所以我们围绕这些工作,要开展很多的基础性的工作。包括我刚才讲的人才方面、创新方面。吉利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比如刚才讲发动机,“世界先进、中国领先”,“中国领先”表明是中国最好的,“世界先进”表明对全世界来讲是先进的,也是走在前面的。从EPS汽车电子转向系统,这个系统现在只有吉利实现了大批量的商品化生产,中国没有其他的汽车公司能够实现大批量的商品化生产。这个EPS系统,就是方向机的转向系统,你们开车的时候就知道很轻,原来转向都很重,很轻的话,有两种方法解决其中的问题,一种方法是液压转向,液压转向相对来讲要消耗功率,而且有时会发出噪音,而且很危险,万一失灵了,搞得不好,转向是要出问题的。

而电子转向系统,就是计算机控制下的自动转向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失灵了,它的整车的驾驶不产生任何影响,只是感觉重一点,不会失灵。第二,不会消耗发动机的功力,因为它不用皮带,也不用液压,不是直接跟发动机进行连接的,它用电瓶里面一点点电实现转向。当然我们还有其它很多新的成果。这些新的成果,都是吉利这么多年来努力的一种结果,而且不依赖于世界上任何工厂,完全是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

相关链接:

李书福最新动态

2012年9月3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湖南湘潭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销售情况稳健,全年完成46万辆销售目标的计划不变。李书福表示,在国内经济下行趋势和汽车厂商库存量上升的情况下,吉利汽车今年1月到6月销量为22.3万辆,完成全年销售计划的48.3%。上半年营业额为117.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实现利润1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9%。

此外,吉利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1月至6月共出口4万辆汽车,比去年同期翻一番。李书福表示:“吉利汽车整个销售情况还是比较稳健的,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在自主品牌里还是做得不错的。吉利能够完成预定目标。”

今年上半年,吉利销量略增3.6%至22.32万辆,旗下车型中,帝豪EC 7销量增长24.8%至6.08万辆,远高于其他车型。

猜你喜欢

李书福沃尔沃吉利
9.98万元起售,吉利缤越COOL正式上市
沃尔沃XC40 RECHARGE
沃尔沃C40
More than the largest small commodity market of China
先秦:并不吉利的日子
李书福的汽车“野心”究竟有多大
吉利4A军团出战
李书福 自书40年创业史 致敬改革开放
沃尔沃2017款V40
沃尔沃2018款S60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