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道德模范的“三重门”人生

2013-09-10欧家锦刘水平

社会与公益 2013年2期
关键词:三重门家庭人生

文|欧家锦 刘水平

他还只是个大男孩,但生活的重压让他提前蜕变成了一个男子汉;生活中的艰苦不断将他的人生往下拉,他却收获了向上的善行力量;而正是这股向善的情怀,让他淡然放下曾经的商业天赋,从容地选择了“舍我为天下”的慈善梦想。

“我(的人生)被放大了十倍!”杨怀保在电话中不经意地向我说了一句。这是长沙中山亭旁边的一条小巷子,杨怀保小跑着要出来接我到他的办公室。在我来之前,已经从大量的媒体报道中熟知了这位“中国孝子”,2007年9月,被评选为“全国道德模范”的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时,他的人生到达了一个顶峰。

但这个被迅速推上人生巅峰的85年生的大男孩,显然还在回味着他那尚未来得及享受的青春——正统装饰的偌大办公室空间里回荡着《听妈妈的话》的歌声,而唱歌的这个长相一般吐字不清的周杰伦,正是时下最受“90后”少男少女们欢迎的华人男歌手。

杨怀保还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就在我到达的5个小时前,他作为“孝基金”项目的发起人及执委会主任,代表他的团队一举获得了“首届动感地带校园创业大赛”的一等奖。

这项由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移动公司联合举办的创业大赛,还得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湖南农业大学等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在韩永文副省长的讲话后,杨怀保代表他的团队获得了一等奖的5万元奖金。

“这说明‘孝基金’再次获得了认可,我深感欣慰,但‘孝基金’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还得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筹集善款。”杨怀保兴奋地跟我分享他的喜悦。

“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做了哪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我只是在努力做好作为一个儿子的本分,对父母的孝道,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每当谈起那些将他推向人生高峰的感人事迹,杨怀保总是淡然一笑。

“以前自己挺多愁善感的,喜欢回忆过去的事情,会让自己很伤感,但是现在我觉得,过去的一切在我心里只能留下两样,一样是美好的东西,其实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每当我遇到很大的困难,我都会闭上眼睛回想过去,人们对我的关怀,饥饿难耐时的一个饼,挫折时的一声鼓励,艰难时的一个微笑,都会让我觉得很温暖,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生活有盼头,我的愤怒、无奈和哀怨等就会平息,未来充满着希望。”

一个男孩的家庭重担

自幼家境贫寒的杨怀保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定军山镇的寨子坡村。因两次手术,母亲丧失了劳动能力,且需要药物一直治疗,由此家庭开始债台高筑,12岁的杨怀保开始挑起了全家的重担。

“屋漏偏遭连夜雨”,为了供他和弟弟读书及给妻子治病的父亲,在杨怀保16岁那年在建筑工地打工时受了重伤,从此也失去了劳动能力。年轻的杨怀保成了家里唯一的顶梁柱。“那时村里的人都嘲笑我,甚至欺负我,亲戚朋友也逐渐疏远我们一家,幼小的心灵过早就体验了举目无亲的世态炎凉,但为了生活,为了这个家,面对家里接二连三的不幸与苦难,我也必须支撑下去。”

没有人知道那时的杨怀保是怎么走过来的,面对我的追问,他沉默着,眼神流露出一丝不经意地哀伤,不过此时的他已经习惯了对过去的苦难一笑而过。

2003年,杨怀保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湘潭大学。在这所被毛主席嘱咐“一定要办好”的国内最年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等待杨怀保的并没有常人所想象的精彩,甚至还多了一份因家庭背景而生的悲壮与无奈。

刚上大一的杨怀保不但需要勤工助学来养活自己,更要担负起千里之外的家庭重担,那里有体弱多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作为长子,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年轻的杨怀保还未来得及享受大学的美好时光,便加入了为生活而战的洪流大军之中。

卖一盒牛奶赚0.5元,卖一份报纸赚0.4元,卖一包槟榔赚0.2元,发3000张传单赚20元,做一次家教赚25元……这些简单而枯燥的数字,对年轻的杨怀保而言,却意味着这个家庭的生死存亡。

但这一切努力还是无法卸下他对家人的担忧,2004年的春节,他看着这个濒临破碎的家,毅然做出了一个决定:背着全家上大学!让自己在身边照顾家人。

但这个决定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首要问题就是经济来源。房租,水电费,柴米油盐酱醋茶,所有的这些生活的琐碎变得如此具体而现实,体弱多病的父母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而只上小学五年级的弟弟显然是不可能承担太多的,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年轻的杨怀保还能承担更多吗?

他不知道,但他愿意去尝试。在他的坚持下,他带着全家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湖南湘潭,他要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开始家庭的新生活。

杨怀保回忆着向我描述了他的一天。

早上6点起床,然后趁早去买菜,安顿好家人一天的生活后,再到校园朗读一个小时的英语,8点准时上课。中午时分,当同学都在寝室午休时,他便开始进入了忙碌的工作状态,背着大书包,在给同学送报纸、送牛奶的同时,他还不忘推销着槟榔,甚至深入同学当中推销一些学习用品、学习培训班课程等,下午一般课少,他去给市区的一家KTV当清洁工,晚上7点开始,分别给两个不同的小孩做家教,一直忙到将近晚上10点,然后赶在末班车之前从市区辗转大半个小时回到郊区的学校,再徒步穿越那占地2400亩的校园,回到自己简陋的家里,还得挑灯夜读,准备明天的课程学习,而当他困得躺倒就睡时,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1点。

一个“也”字,掩盖了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而当杨怀保“背着全家上大学”事迹被国内众多的媒体报道在全国人民面前,已经是两年之后的事了。2007年同时被评为“首届中国道德模范”的这两个大男孩,也由此收获了英雄间惺惺相惜的大爱情谊。

一个男子的感恩情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还未来得及心智成熟的杨怀保就面临着世态炎凉的洗礼。

“但现在回想过去,从那些苦难中我总能找到美好的瞬间,而正是这些温暖,让我走到了现在。”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自我开导的,生活中所有的一切苦难,都在将他的人生和家庭拖入深渊,但他却依然收获着一份向善的向上心态。

生存的无情逼迫着他去面对生活的无趣,当身边的同学大多还在风花雪月地游戏人生时,他注定是一名孤独的行者。面对同学对他“钻进了钱罐子”的嘲笑,他无奈而又豁然一笑,这些同学永远都理解不了,那些在他们眼里只能算是零花钱的利润,对于杨怀保一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自助者天助,杨怀保的勤奋和智慧让他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赚钱渠道。这是一段让杨怀保感到痛快的日子。他的人品及态度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同学的认可——但那时还没有几个人知道杨怀保拼命赚钱背后的故事,而杨怀保也认为自食其力是天经地义的——他的生意慢慢好起来了,他成为了槟榔公司在湘潭大学的代理;鉴于同学们做家教屡屡被家政公司骗取钱财,他组织同学成立了家教服务公司;而湘潭作为毛主席的故乡,红色旅游资源的丰富又让他看中了其中的商机,他和同学合作,一举垄断了湘潭大学生的旅游市场……

从他进入大二开始,家庭的生活状况终于慢慢有了一点起色,而这段时光也是杨怀保最乐意与人分享的为数不多的快意人生。

为了省钱,杨怀保把家安在了校园北边很偏远的一个小村子里,而学校与外界的交通要道在学校南边,因此,他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穿过整个校园。也许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个占地2400亩的校园是个花前月下的浪漫公园,但对于杨怀保来说,这绝对是个“大侠夜行的孤独之境”。

由图8可知,状态机运行结束后产生完成脉冲信号,同时输出连通域的个数以及连通域的坐标,仿真结果显示总共检测到16个连通域,与仿真测试文件相一致,且给出的连通域最小外接矩形坐标也和测试文件相同,说明该算法功能仿真正确。

2004年的冬天,皑皑白雪覆盖着湘大的每一寸土地,昏黄的灯光拉长着杨怀保的孤单身影,夹杂着飞雪的寒风不断往他身体灌,但前进路上脚踏积雪的“嚓嚓”声却让他心里莫名地兴奋,“有一种大侠历经千辛万苦后终于站在生命之巅的豁然心境!”

谈起这种“很刺激”的生命体验,杨怀保仍兴奋不已。“天地苍茫一片,雪花伴随着寒风在零下数十度的温度肆意刮撕着脸颊,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只有昏黄的灯光下自己的斜长身影。在这样的时刻,我的脑海里总会忍不住浮现古代武侠小说里的场景,往往大侠都是孤独的,但这种孤独并不是消极的,而是透露着一种历经万千磨难后的一种豁达心境,这种境界很少能有人与之共鸣。”

年迈父母的不知情,年幼弟弟的不懂事,身边同学的不理解,这些都让杨怀保倍感孤独,“不想说,不能说,也没必要说,”杨怀保选择了一个人默默承担,用自己略显稚嫩的肩膀,逐渐撑起了这个苦难家庭的一片艳阳天,而他,也收获了“大侠”般的意境磨炼。

正如每个“大侠”风光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伤疤一样,年轻的杨怀保也饱受世态炎凉的冲击。“过去的一切留在我心里的只有两样,一样是美好的东西,另外一样就是那些负面的。比如我家人被嘲笑被欺负,举目无亲,我出来打工被欺骗,遭遇他人的白眼甚至恶意攻击,还有一些社会上的潜规则等等,遇到这些我也会愤怒,会悲哀,会无奈,但再想起那些温暖的瞬间,我就释然了,生活依然充满了希望。因此,无论过去的遭遇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总能汲取到向上的善行力量。”

正是这种经历,使得杨怀保不再冷漠地对待这个社会周遭,“不会自怨自艾,而会以德报怨,正因为自己饱受世态炎凉的洗礼,所以自己更不愿这样去对待周遭。”而这种心态,也让杨怀保对生活乃至生命心怀敬畏之情。

“我曾经在湘大捡了三年垃圾,现在当我看到那些在街边检垃圾的人,我都会肃然起敬,因为我知道他们捡的不仅是垃圾,更是一份伟大的坚持、光荣的梦想,而这个梦想的背后支撑的是一个有梦想的家庭,一个有梦想的孩子。”

一个男人的慈善梦

从出生西北最贫困的家庭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段不过15个小时的车程,杨怀保却走了二十二年。

2004年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洪战辉的事迹时,也有人向杨怀保提议,让媒体报道一些他的故事,但他拒绝了。直到2006年底陕西电视台前往湘潭大学报道杨怀保的事迹,进而带动众多国内媒体的跟进报道。“而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陕西电视台当年是怎么知道我的。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子对父母应尽的一些责任和义务,从来没有奢想过会得到什么荣誉,更没有想到会被评选为‘中国首届道德模范’”。

生活苦难和接二连三的打击激发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改善家庭生活的最便捷途径,就是从商。如果说他在大学期间所组建的“商业帝国”是在当时生活重压下的无心插柳之举,那他在大四时的职业选择则是他的精心备战。

但是当他如愿获得TCL集团的梦想工作时,他却放弃了:这是一个难得的理想工作和梦想的发展,但是举家搬迁南下广州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无法割舍的家人,杨怀保毅然决定报考湘潭大学的研究生,“这样我就可以继续更好的照顾父母,抚养弟弟,至于自己的梦想,因为我还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可以慢慢弥补,但是孝行不能等待!”

而正是研究生考试前陕西电视台的突然造访,拉开了他人生中的另一面风景。

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彻底改变了杨怀保的人生轨迹。“我不能顶着这个荣誉过一辈子吧,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个终点和另一个新的起点”从北京回来后的杨怀保一直在思索着自己人生的意义,“这个荣誉不仅是给我的,更是给予这种行为和精神的,这个社会上这么多的父母,有多少人过着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年轻一代心中,又有多少人学会了孝敬父母?”

本着这个想法的萌芽以及后续的社会调研与思考,2008年,杨怀保发起了成立中国首家孝老公益组织——“孝基金”。

“小孝暖我家,大孝行天下。”这家杨怀保与湖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的独立运作的专项公益基金会,以“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敬老爱老养老、弘德行孝、传播孝文化、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积极推动社会和谐进步”为宗旨的公益组织,不但在成立时得到了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的亲笔批示,还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高度评价及资金支持,借鉴李连杰壹基金的成功模式,孝基金已经得到了成功的启动运行。

“现在我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怎么尽快把‘孝基金’做起来,得到更多人的理解、认可,在这一过程中,资金筹集和团队建设是我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与基金会资金来源的缺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断地有大公司向杨怀保抛出“橄榄枝”,“有的公司给我开出年薪近百万的极具诱惑力的工资待遇,我偶尔也会设想,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去做那份工作。我想有一天,等条件更成熟一点,我会我们能得到一家大型机构的支持或者自己做点其他商业项目,长期稳定支持‘孝基金’的正常运转。”

除了资金筹集上的压力之外,杨怀保还面临着社会各界的不解和质疑。“现在做慈善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其中的虚假成分也不少,而且对于社会大众而言,做慈善这一行为方式还需更多的引导与认知。”

杨怀保并不在意这些异样的声音,对于“孝基金”的前途,他思索了一会,“我们是国内第一个旗帜鲜明地关注敬老爱老的慈善基金,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仅是中国,甚至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而我相信我们基金会在这一社会进程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十年前,当马云要做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宣称要通过互联网改变人们的商业方式和购物方式时,全中国人民都以为他疯了,我当时也觉得不可思议。但现在呢?所以,我们这个慈善基金遭遇一些非议和困境也是正常的,时间会见证我们的价值。”

杨怀保望着天花板,坚定地自言自语。

猜你喜欢

三重门家庭人生
家庭“煮”夫
年轻干部面对“三重门”
人生中的某一天
三重门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独一无二的你
文言文教学三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