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量倍增管控与经营成新焦点

2013-09-08鲁义轩

通信世界 2013年6期
关键词:基站运营商终端

本刊记者 | 鲁义轩

在智能终端激发各类新型应用的趋势下,2012年底以及2013年初,诸多企业纷纷对未来几年的流量暴涨趋势给出了分析和预测。

爱立信根据移动数据总流量在2012年继续保持了每年翻番的事实,给出最新的一份报告称,受视频业务的推动,预计移动数据流量将以5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18年底,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2012年的12倍。而且,在流量经营逐渐成熟后,“有流量的运营商最终会战胜没流量的运营商”。

而基于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需求与日俱增的现实,高通公司董事长兼CEO保罗·雅各布指出,业界要为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移动数据增长1000倍做好准备。

流量经营已融入国际运营商市场战略

事实上,智能终端不仅推动了流量的迅猛增长,也推动着运营商的资费方案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国际运营商开始针对大流量采取管控措施以及更符合商业特征的经营方式。

根据爱立信的最新报告,2012年下半年Verizon和at&t先后推出了创新的数据共享套餐,套餐中语音和短信全部免费,只根据终端不同收取接入费和使用数据量多少收取流量费,彻底去除用户转向OTT语音和短信的价格因素,降低了更多移动终端的边际成本。借此,极大地推进了数据共享套餐的增长。

此前,华为高层在业内演讲时提到,国际运营商实施流量经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沃达丰为代表的,其核心流量经营的要点是聚焦在挖掘用户的商业价值、用户体验的改善,主要体现沃达丰与竞争对手相比差异化的竞争力;第二类是以俄罗斯Megafon为代表的,聚焦于精细化运营,将业务流量、用户、带宽、位置、时间这些关系协同起来,最大化流量的收益;第三类是以日本KDDI为代表的,核心是创新商业模式,通过整合应用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创建新的电子渠道,鼓励更多的应用能够放在网络上刺激流量增长。

而对于“针对大流量管控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这一问题,华为电信软件与核心网业务部资深专家给记者列出了几个案例。其中,俄罗斯MegaFon作为流量经营成功的运营商代表受到业内广泛认可,基于华为的设备已实现FUP(公平流量使用)策略、P2P忙闲时管控策略、基于小区拥塞检测的带宽控制策略、基于用户分级的带宽控制策略等,确保了其3G网络商用后没有出现类似美国at&t的网络拥塞情况,同时差异化的管控策略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上网体验。

其他的运营商还包括Etisalat、STC、MTN、Vodafone、Telefonica、MTS、Telenor、ZAIN等。据该专家称,这些海外运营商在商用3G和LTE网络前提前就部署了大流量管控和流量经营系统,并逐步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使其接受带宽和流量一样也是一种商品,不同等级的套餐在提供不同的上网流量同时也提供了不同的最大带宽。

网络智能化需求加快

支撑如此高速的流量增长,网络的容量、速度、运营、服务,对芯片到终端的整个产业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通公司技术市场总监Prakash Sangam表示,要想满足消费者对移动数据不断增加的需求,运营商除了对无线技术升级,利用小基站增加网络密度,有效利用更多频谱资源,还需采用更新的回路解决方案。同时要进一步提高网络间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在许可的频谱范围内基站相互感知和合作,并在大基站区增加基站时,能够大幅度提高频谱资源利用效率。

对于网络智能化,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提出了几个“关键能力”,一是多维感知的能力,目前无论是固定网络还是移动网络,整体感知体系的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二是数据分析,基于感知体系给出的数据,分析并优化运营商自身的网络;三是网络智能的配置能力;四是协同的能力,使不同的网络可以实现融合协同应用;同时,针对移动互联应用还应有开放的能力。

“运营商已经拥有海量用户,这些和用户相关的大数据本身就是一座宝藏。运营商应该利用好这些数据,提高用户体验,推出创新的服务,并开放平台的能力取得共赢的结果。”诸多IT厂商、软件厂商以及通信设备巨头都提出了此说法。由此,实现用户级的策略控制和服务质量保障,让管道变成可管理、可控制、可运营的管道,同时基于用户ID来整合用户数据,最大化用户数据价值,成为运营商在流量管控和经营上的首要任务。

(图来源:日经技术在线)

猜你喜欢

基站运营商终端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GSM-R手持终端呼叫FAS失败案例分析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