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点亮施工企业新梦想
——访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正刚

2013-09-05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3年24期
关键词:广联达运维软件

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正刚

BIM应用可以说是目前工程建设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BIM应用国外做了很多工作,我国对BIM的探索也从未停止,然而企业应用BIM是为了产生效益的,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部署BIM战略才能产生效益呢?广联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正刚表示,BIM技术要想在企业中产生效益应重视几个方面的问题。

数据——BIM全生命周期的基础

BIM技术应该贯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但是由于设计、施工、运维等不同方对数据的关注点不同导致数据在BIM中流转不畅,影响到BIM的使用。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都在探寻BIM的数据标准。我国真正应用BIM项目数量还不多,标准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需要各方推动标准的使用和发展,并用标准解决不同阶段的问题,如招投标、设计、施工以及运维等。同时,BIM数据标准还应该解决不同软件之间的关联问题,不同软件公司之间的数据问题。这些应该由政府主导,制约软件各提供商,让数据更好的流动。

袁正刚坦然道:“数据确实是BIM技术应用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这是由于现在的建筑大多是分段进行,也就是先由设计院设计,然后交由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最后施工方再将建筑交由运维单位进行运维。”在没有BIM技术的时候,更多的是二维图纸。现在的三维模型包含非常多的信息量,这些信息是可以多次重复使用。“BIM其实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它更多地是一个流程,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工作方式的改变,在BIM模式下,建筑各方更多的是合作,共同承担起其中的责任,一起分享成果。”袁正刚说道。

在同一阶段,如在施工阶段,企业不仅仅需要BIM软件,还需要项目管理等其它系统作为支撑,因此在数据流通方面会存在一定问题。软件应该输出的数据没有前期标准,很多数据软件得不到或是数据不完整,甚至是错误数据,袁正刚解释说,“这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解决,很多软件公司的产品线还是非常丰富的,如在施工阶段广联达的产品就比较丰富,如果企业基本软件使用的是广联达的产品,那么最后数据问题将能很好的解决,因此企业在应用BIM的时候,选型就变得尤为重要。选中一家主要的软件供应商然后推动其他厂商配合,而其他软件又不能太多,如果太多接口,数据方面的问题就难以解决。”

在数据处理阶段,通常会遇到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如声音、图像很难用二进制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通常进行多层次的处理,袁正刚解释说道:“可以将这些数据和模型直接关联起来,如在某个施工现场检查某一块天花板有质量问题,检查人员可以在现场立刻拍照,与BIM模型相同的部位进行关联。在BIM模型中打开这个部位就会知道有个地方有问题,具体可以看到照片信息,这是普遍处理的方式。当然也有理想的处理方式,就是拍了照片之后与模型信息进行对比,需要识别技术,图像、视频、声音与BIM模型的融合,这在世界范围内还是难题。”

目前,世界各地对设计与施工阶段数据问题探索的比较多,而对于运维阶段,BIM还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我国关于建筑的运维,整体比较落后,通常提到的物业管理实际上还是最简单的运维管理,距离真正实现空间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能耗管理还很远。除了管理理念的落后之外,数据方面也是制约着运维管理的发展。“运维需要准确的信息模型,设计院的模型在施工过程中,会有信息的改变,很多设计不详细的信息在施工过程中都会得到完善。在楼宇维护过程中,如检修管道需要在大量的管道中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很多设备的安装信息在运维阶段也非常重要,如某个设备损坏,运维公司需要知道这个设备的信息,进行维修。或是设施管理系统能够结合BIM模型中的信息制定维修计划。”袁正刚列举数据在运维中的作用时指出,有很多例子能够说明信息的重要性,如某高层酒店设备出了故障,由于没有确切的信息,维修人员找几天都找不到问题所在。在智能建筑中,监控整个建筑的能耗,分析其合理性等等,都需要数据的支持,因此,数据不仅仅对设计、施工阶段重要,在运维阶段同样重要。

价值——推广BIM的原因

很多企业在部署BIM技术之前,都会衡量BIM技术的投入与产出比。袁正刚表示:从长期来看,企业需要从自身战略出发对BIM进行考虑,企业领导要真正认识到BIM是建筑行业的一次变革,企业如果想要长久发展,就需要进行投入,这是一种战略投资。因此,企业部署BIM不是只买几个软件,如果企业不重视BIM技术,那么几年之后,企业的竞争力将会下降。从短期来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资金情况进行BIM的部署。在资金充裕情况下,企业可以在大项目上进行尝试。资金少的时候可以就局部进行BIM应用。实现BIM的价值归根结底是认识问题,如果认识不正确,企业往往会花很多钱却无法发挥BIM的价值。从袁正刚看到的效果发现,很多企业在使用BIM过程中,投资回报已经回来了。BIM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是因为它能够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升管理,如果BIM不能产生价值,就没有人会愿意使用BIM,BIM所体现的价值一定要大于BIM的成本。

有些企业担心BIM前期投入太大,回报价值不高。有些岗位非常欢迎BIM技术,使用BIM后能够立刻看价值,但是有些岗位使用BIM技术会对现有的工作方式有些冲击,尤其是BIM是一项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企业是积极面对,有的企业接受BIM会相对慢一点,BIM推广也需要一个过程,任何变革都需要过程。当然,我也看到很多企业把BIM列为企业战略,全员进行BIM部署。”袁正刚补充说道。在公司层面,将BIM作为战略推行,需要公司建立BIM团队,制定BIM流程,通过项目中的BIM实践来体现BIM的价值。

企业最开始实施BIM战略时,不用做的特别宏伟,企业使用BIM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带来价值,如碰撞检查、可视化等方面的部分使用。“任何BIM应用,一旦应用深入,就能产生价值、如BIM的可视化,虽然其直接带来的价值很难估算,但是实际上它能给企业节约大量的成本。一栋楼,设计之后,如果只是用传统的二维图纸,业主很难看清楚其中的细节,而BIM模型中的可视化就能够让多方参与到修改中来,让决策者更深入的参与到整个建造过程中来。之前由于技术原因,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够看懂图纸,而有了BIM很多人员能够看到整个建造过程。同时,施工现场经常会看到工人拿着蓝图讨论,理解建造过程,很多工地上配备平板电脑,上面展示BIM模型、信息,甚至可以添加一些标注,演示工序过程,工艺工法,三维加动画能够直观的显示建造施工,减少出错,节约了时间和材料成本。”袁正刚解释说。

部署——BIM落地的关键

中国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先走一步,BIM稍微晚了一步,袁正刚认为目前来看BIM加PM更符合中国施工企业的发展方式。有时候BIM可以为项目管理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数据,并能够实时提供出来,如成本信息、工程量、材料信息等,包括工程施工到某个阶段时,所有的成本能够与预算进行对比。BIM与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结合空间很大,二者并行发展会更好,因为BIM本身还需要企业耗费很大的精力才能做好,BIM与PM相结合可能会更晚一些。

对于施工企业实施BIM袁正刚给了两个建议。一个是比较大的项目,如广州某投资上百亿元的超高层大项目应用BIM,投入力度大,各方对BIM也非常支持。这种项目使用BIM能够成功,项目本身的示范效应大,给人的信心也增强。但是这样项目的挑战也很大,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大型项目实施BIM,企业要从公司战略层重视。另一种是从小项目开始局部尝试使用BIM,如碰撞检查、进度模拟、或是把成本管理打通设计与施工阶段等等。

无论是从大项目着手BIM还是小项目尝试BIM,首先企业要重视,几个人是无法将BIM做好。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对BIM的落地也非常重要,合作伙伴选择不当会使企业的BIM历程走一些弯路。在BIM应用过程中,企业要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变革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这些困难只要各方坚定信念使用BIM,都是能够解决的。

根据企业BIM发展,构建专业的BIM的团队,如大项目需要整个管理团队参与,包括项目经理、执行经理、总工、商务部等,对于小项目的部分尝试,需要有一个BIM负责人,还应该包括技术部门关注进度与模型,甚至会包括商务部可以将BIM与成本联系起来。当然施工拿不到设计图纸时还需要建模团队或是需要合作伙伴。

袁正刚建议说:“当企业开始着手实施BIM时,可以选择一个BIM咨询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先把BIM团队建立起来,把BIM流程建立起来。虽然现在一些标准还不完善,但是对于企业的团队合作也需要一些标准,这些都是企业在在实施BIM时,应该建立起来的。BIM不是一个单纯软件,拿过来就能用,BIM中包含规范、标准以及团队协作,所以借用外部合作方能够帮助企业在BIM应用中少走弯路。因此在BIM选型过程中,要选择适合企业本身的BIM系统,同时要注意相关的服务。”当然,在BIM推广使用过程中,企业还需要有一定的奖惩机制,确保整个团队使用BIM,BIM模型越完整,BIM的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BIM虽然经历几年的发展,但是对BIM的普及推广仍在继续,业内对BIM的理解不同,对BIM的体会也不同。业内很多企业也同高校合作,如广联达与清华合作成立BIM研究中心,帮助业内理解BIM。“正确认识BIM对于整个产业,对于国家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也在积极的发出自己的声音,与大家共同理解BIM。”袁正刚表示,在基于对BIM的理解下,还应该有一些工具、服务将BIM落地。如广联达的算量产品能够支持国际标准,让自己的算量产品更加符合BIM使用习惯,这样能够帮助造价行业的BIM快速应用。

“政府在BIM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国政府对BIM支持力度很大,有些地方政府也开始推动BIM的发展。当BIM不是小技术、小工具,而是一个产业的时候,BIM的发展将会引领建筑行业的变革。”袁正刚总结说。

猜你喜欢

广联达运维软件
禅宗软件
广联达BIM安装技术在综合管线中的应用研究
广联达工程教育BU华北区总监王光思一行到我校洽谈校企合作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软件对对碰
风电运维困局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