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管理

2013-09-04余方亮

体育科研 2013年4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场馆赛事

王 岩,温 阳,余方亮

1 上海市体育赛事发展现状

上海是旧中国最早举办全国性大型综合运动会和单项体育赛事的城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体育赛事特别是大型体育赛事发展迅速。近来每年举办约90场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举办体育赛事最多的城市之一。

1.1 少而精的综合性赛事

从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以来,上海共举行了5次国际综合性运动会、8次全国综合性运动会、7届上海市运动会等综合性赛事,其中大型综合性赛事见表1。相对北京,上海举办综合性赛事的机会少,但是每一次成功运作都留下宝贵的财富。

表1 上海市举办的国际和全国大型综合性赛事TableⅠ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Major Comprehensive Sports Events Held in Shanghai

1.2 积极举办顶级赛事

根据《上海体育年鉴》历年统计的赛事进行分析,得出上海市举办的赛事97.8%的是单项赛事。上海依据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定位,积极举办高级别的单项运动赛事,与北京、广州等地通过举办诸如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进行错位竞争。

1.3 “一区一品”赛事

结合上海的经济战略,赛事与区县联动,各区县根据自身特点,组织一个或多个特色健身团队与其他区县进行交流、比赛,大力培育并逐步形成各自的品牌赛事,逐步形成了“一区一品”的特色赛事。这些赛事凸现了上海体育的鲜明特色,形成开放型、规模型的发展格局,成为体育产业发展中最具特色、最具开放度的特色产业,成为了上海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新亮点。

1.4 城市景观赛事

上海积极拓展体育竞赛的功能,充分利用河流、建筑等城市特有的景观资源,突破传统体育场的限制,将城市自然和人文景观与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有机结合。从2001年首次在南京西路梅龙镇商场举办的世界花剑系列赛取得了成效之后,陆续举办了南京路步行街世纪广场的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金茂大厦国际高楼极限跳伞表演赛、苏州河和青浦淀山湖的龙舟赛、浦东新区陆家嘴的上海国际汽车街道赛、明珠广场的国际龙狮邀请赛和黄浦江外滩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等40余次赛事。

1.5 群众参与性赛事

2000年12月通过的《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规定每年6月10日为“上海体育健身日”,并提出了以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围绕市民的体育需求,大力开展群众身边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全市形成全民健身活动周、社区健身大会和全民健身节等三大品牌活动,创办了世界著名在华企业健身大会等一批新颖的体育赛事。

2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运行风险管理迫在眉睫

大型体育赛事已经成为上海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上海的社会结构、政治、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大型体育赛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风险无处不在。首先,体育运动项目的高强度、高标准、超负荷,剧烈的身体碰撞,决定了体育运动的高危险性,伤害事故在所难免。其次,大型体育赛事在特定的时间内吸引数以万计的狂热观众聚集到体育场馆这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其三,大型体育赛事媒体的高曝光率使之容易成为恐怖组织的攻击目标。所以当大型体育赛事给人们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世界足坛十大惨案 的死亡总人数竟达数千人,大量人员受伤,造成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体育场馆作为体育赛事活动的载体,成为重大灾难事故频繁区。大型体育赛事筹办工作随着场馆运行工作的全面展开,场馆成为各项筹办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场馆化”己被国际奥委会列为奥运会筹办专用术语。活动举办过程中,人群聚集,情况复杂,如果再加上活动场所内众多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疏漏,就极易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由此看来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在体育场馆区域内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3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概念界定

3.1 风险概念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风险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由于对风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不同,或对风险研究的角度不同,不同的学者对风险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纵观前人对风险的研究,主要有3种视角:一是不确定性视角,二是损失性视角,三是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基于文从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场馆目标出发进行风险识别、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所以本文采用第三种视角,将风险界定为特定时期内在给定情况下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偏差。

3.2 大型体育赛事的界定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本文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可以从赛事本身特征以及对外作用两方面去界定。本身特征是规模大(包括参赛人数多、比赛周期长、观众多及比赛项目多等方面)和投入大以及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其二是赛事对外的社会影响大,对举办城市的城市建设、城市形象以及国内、国际影响等都产生巨大影响。

3.3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的界定

从现有关于体育赛事风险的定义看,随着人们对体育赛事风险认识的逐步深入,体育赛事风险的定义也越来越科学、合理。通过国内外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概念的梳理,由于论文准备从赛事组织者目标去研究,所以界定体育赛事风险为在举办体育赛事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赛事组织者主观期望目标与客观实际结果之间存在差异和变动,最终导致赛事受到损失的种种风险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或场馆管理者的首要目标是努力创造一个安全且令人愉快的环境,同时要减少诉讼发生的可能性。结合我国本土特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场馆内的目标是保障赛事的顺利进行和营造安全的环境。而风险是目标与结果的偏离,由此界定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是是指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体育场馆这一特定区域内,影响赛事正常进行或场馆内生命、财产的安全等众多不确定的因素或事件。当然也可以简单地认为是场馆区域内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偏差。

4 以目标为导向的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识别理论

目前体育赛事风险识别研究的难点主要是难以全面地识别影响大型体育赛事的所有风险因子以及风险因子交叉重叠造成评价和分析混乱或失效。

目前体育赛事风险识别研究的难点主要是难以全面地识别影响大型体育赛事的所有风险因子,而且人们往往过多地关注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导致在风险分析中认为多目标损害同时交叉、重叠对应于多个风险因子,造成分析过程的混乱或失效。为了在风险分析中抓住损害目标的关键风险源,本项研究认为,在风险识别阶段,可以假设每一风险因素作为关键损害诱因只对应于一个分类目标,这样才真正有利于通过风险识别建立明确的评价指标。

在这个假设前提下,本文采用以目标为导向的“目标特征—目标损害—风险因素”的逆向追溯结构分解方法,就可以解决风险因子交叉、重复的问题,尽可能全面寻找风险因子;并借助特征映射理论,建立目标特征集合、目标损害集合、风险因素集合。基于集合理论,3个集合中的每一元素不可重复;基于映射理论,3个集合中,后一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在前一集合中都只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这样形成的风险因素特征集合中的每一风险因素之间就避免了交叉重叠的问题。最后对风险因素特征集合进行诊断、筛选或补充,最终形成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1 目标导向的风险映射识别模型的建立

4.1.1 特征映射的原理描述

本研究引入特征集合的概念,设定由风险因素信息构成的集合称之为“风险因素特征集合”,由目标损害信息构成的集合称为“目标损害特征集合”,由总目标分解而构成的信息集合称为“目标特征集合”。风险特征的各个集合有着密切的关联,存在某种函数关系。

特征映射的原理可作如下描述:设X和Y是两个非空集合,若存在一个对应规律f,使得对于每一个x∈X,有唯一的y∈Y与之对应,则称f为从X到Y的映射,记作F:X→Y或者F:x→y。y称为x在映射f下的像,记y=f(x)。集合X称为映射f的定义域。集合f(x)={f(x),x∈X}称为映射值域 。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的每一个特征均可以构成一个集合,可分别记为风险管理目标特征集合,目标损害特征集合,风险因素特征集合等等。这些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映射f来表示,而其中一个集合可表示为另一个集合的映射函数,即y=f(x),式中x∈X是映射f的定义域,y∈Y是映射f的值域。以大型体育赛事场馆安全风险为例,假定风险因素特征集合是自变量集合(定义域),目标损害特征集合是因变量集合(值域),那么风险因素集合一个元素“给水系统供水不足”和风险管理目标损害集合中的一个元素“给排水系统故障”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可以表示为:

y给排水系统故障=f(x给水系统供水不足)。

再上溯一步,如果目标损害特征集合是定义域,目标特征集合是值域,目标损害集合中元素“给排水系统故障”与目标特征集合中的元素“场地建筑及设施安全”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为:

y场地建筑及设施安全 =f(x给排水系统故障)。

映射理论为大型体育赛事的场馆风险识别启发了思路。风险损害特征集合作为定义域其每个x值都与风险目标特征集合的唯一的y值相对应,如果风险目标分解明确,则风险损害特征集合的x值就不会跟目标特征集合的y值形成交叉对应。并且风险损害特征集合是由风险目标特征集合分解得来,因此也不会导致风险损害因素的遗漏。同样的道理可以推出风险因素也不会重叠和遗漏。因此,如果特征集合之间形成映射关系,就能较好地解决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识别的难点。

4.1.2 目标导向的风险映射识别模型

引入特征映射的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利用映射原理和集合原理实现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信息从某一个特征集合到另一个特征集合的转换,实现从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信息向目标损害信息的转换,以及由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损害信息向风险因素信息的转换。本研究尝试构建基于目标导向的风险映射识别模型(见图1)。通过特征映射的方式,将风险因素到目标损害的风险形成过程进行逆向推演,从而反映由风险管理目标特征到目标损害特征、风险因素特征的转换过程,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图1 基于目标导向的风险映射识别模型图Figure1 Risk Map Recognition Model Based on Goal Orientation

4.2 目标导向的风险管理各特征集合的建立

4.2.1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特征集合

风险管理目标,是指管理者通过风险管理活动而要达成的对项目的保障目的 。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期间对于特定的场馆区域内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可以进行较明确的界定,然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总体目标需要进行结构分解,逐步实现各个具体可操作的分目标才能保障总目标的实现;总目标的实现,也是以风险管理各项分目标实现为前提的。因此,针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保障场馆内赛事的顺利进行和在体育场馆内营造安全的环境的总体目标,逐级分解形成目标特征集合,再根据特征映射原理,在每个集合进行比照诊断、归并,使目标特征集合与二级分解目标集合形成映射关系,即每一目标特征有且仅有唯一的二级目标与之对应,结果如表2。

表2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分解映射表Table Ⅱ Risk Target Decomposition Mapping Table of Large Stadiums

4.2.2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损害集合

对于目标管理特征集合向目标损害特征集合的映射转换,第一步根据风险目标,采用因果分析法绘制目标损害鱼刺图初步列出目标损害因子(见图2)。

图2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损害鱼刺图Figure2 Risk Target Damage Fishbone Diagram of Large Stadiums

第二步通过专门的项目风险分析小组,利用核查表法对目标损害因子进行检查和归并或补充。根据映射原理将每一项损害因子与目标特征因子对应起来完成映射转换(表3)。这样避免目标因子向损害因子的简单分解或对应、目标损害因子特征的重叠和交叉,使目标损害集合具有信度。

表3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损害特征集合一目标特征集合映射表TableⅢ Mapping Table of the Risk Target Damage Feature Set -Target Feature Set of Large Stadiums

4.2.3 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因素特征集合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把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损害特征作为核查对象,编制风险核查表,组织风险核查小组,针对每一损害目标尽可能列出各种风险因子,通过专家诊断,遵照映射原理,对风险因子进行归并整理,形成风险因子特征集合,使之与目标损害集合形成映射关系(见表4)。

以目标为导向,逐层分解、核查而构建的风险因素特征集合,由于各集合之间形成了层层映射关系,因此风险因素特征集合中的元素之间已避免了交叉重叠,最终形成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因素指标体系。

5 结论

(1)界定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为场馆区域内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期间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偏差。

(2)基于目标导向的风险映射识别模型,集合特征和映射原理可以解决风险因素重叠、交叉、遗漏的问题,因而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的识别。

(3)论述了大型体育赛事场馆目标为赛事举办期间保障场馆内赛事的顺利进行和在体育场馆内营造安全的环境,逐层分解成安全保卫、场地建筑及设施安全、医疗和卫生安全、气象保障、竞赛组织管理保障、技术与通讯保障、志愿者服务保障等目标特征集合。

表4 风险因素特征集合一目标损害特征集合映射表Table Ⅳ Mapping Table of the Risk Factor Feature Set - Target Damage Feature Set of Large Stadiums

(4)根据风险管理目标,用因果分析法(鱼刺图法)初步列出目标损害因子,再通过专门的项目风险分析小组,利用核查表法对目标损害因子进行检查和归并。

(5)把大型体育赛事场馆风险目标损害特征作为核查对象,编制风险核查表,列出各种风险因子,通过专家诊断,遵照映射原理,对风险因子进行归并整理,形成风险因子特征集合。

[1] 陈向明,周振华.上海崛起—一座全球大都市中的国家战略与地方变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

[2] 孙康林,樊智军.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73

[3] 刘清早.体育赛事运作管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359-363

[4] Gove,Phillip Babcock,Editor.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Unabridged.Springfield,MA:Merrian-Webster,1981.

[5] 李洪平,冯霞.企业风险与风险管理[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6] Skidmore A K.(1989).An expert system classifies Eucalyptus forest types using Thematic Mapper data and a digital terrain model[J].PE&RS,55(10):1449-1469.

[7] Jaafari.(2001).Management of risks,uncertainties and opportunities:time for a fundamental shif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2):89-101

[8] C.A.Williams,Jr.Richard,M.Heins.(1985).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15th Edition, New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9] 肖锋,沈建华.重大体育赛事风险特点与风险管理初探[J].体育科研.2004,25(6):8-10

[10] 孙庆祝,刘红建,周生.综合集成方法在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体育与科学,2010,31(1):93-96

[11] 张枝梅.体育赛事风险特点及风险管理刍议[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35(2):79-81

[12] (美)Robin Ammon & Richard M. Southall & David A. Blair /著高俊雄/主译.体育场馆赛事筹办与风险管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3] 肖拥军.旅游地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9

[14] 颜颖.中国林业生态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6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场馆赛事
本月赛事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场馆风采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