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富宁土戏部分文物

2013-08-29韦加力

文山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壮剧富宁灯柱

韦加力

(富宁县革命纪念馆,云南 富宁 663400)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富宁土戏文物的调查、保护、管理和研究,对于人们认识壮族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审视富宁土戏不断发展的历史和经验,推动富宁土戏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富宁土戏是云南壮剧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据《云南壮剧志》载:“‘哎依呀'是云南壮剧最古老的腔调……形成于清乾隆或嘉庆年间。”[1](P8)在这漫长的年代里,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为云南壮剧的孕育、形成、发展和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壮族人民留下了大量的宝贵遗产,留下了一件件记录着云南壮剧在各个发展时期的珍贵文物,正是这些文物记录了云南壮剧的生存环境和艺术形态,见证了云南壮剧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曲折坎坷的艰辛历程。

富宁土戏文物调查组仅对富宁县归朝镇内分布的部分土戏班进行调查,现将最近调查的部分文物简述如下:

一、八仙戏帘

“八仙戏帘”壮语为“宙野赏珑别仙”,宙野意为幕帘,赏珑意为演戏,别仙意为八仙。

“八仙戏帘”是富宁土戏舞台装置的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重要部分。据我们对富宁土戏演出舞台的田野调查得知:富宁县的壮族群众在春节期间到农历的二、三月间直到四月初八之前,都要赶“珑端街”,珑意为下去,端为田坝,“珑端街”即“下田坝赶街”之意。

“珑端街”是富宁县壮族地区一个热闹而隆重的民俗节日。节日期间的活动主要有“对唱山歌”“舞狮耍龙”“体育活动”和“土戏演出”等等。民间有“珑端必演戏、无戏不珑端”的说法。

演出土戏没有固定的演出舞台,有的在农舍堂屋演出,有的在老人厅内演出,有的在田坝、平地、河边沙滩等处演出。赶珑端街演出之前在本村的田坝中间或村头寨尾的平地上搭建戏台。搭建戏台的材料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有的用木材搭建,有的用竹材建台。戏台高约1 米,宽约5 米左右,深约7米左右,舞台的顶梁上盖上一块白色的幕布,覆盖整个舞台,作为顶棚遮阳避风挡雨。在离舞台台口约三分之二的地方挂一幅底幕,把舞台分隔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为表演区域,后为演员休息、候场、过场、换装及供奉戏神牌位的区域。底幕上画有龙凤虎麒麟花鸟等象征吉祥平安的图案。底幕左右各挂一块画有吉祥物的门帘,作为上下马门供演员上下场之用;底幕上方挂有一块与底幕同长,宽约40厘米左右的幕帘,这就是壮语称为“宙野”的装饰品,在“宙野”上有些画有吉祥富贵的花卉鸟兽,有的不画。壮语全称为“宙野赏珑”,汉意即“演出的幕帘”。

在富宁县归朝镇孟村三合班珍藏有一块“宙野赏珑”,由孟村三合班第七代班主班艳春收藏。因为在这一块幕帘上绣有八仙和花鸟,我们称之为“八仙戏帘”(见图1)。

图1 八仙戏帘

八仙戏帘长3.8 米,宽0.36 米,底部是用各色丝线编织成网状并配有蓝色小珠的七彩丝线网状帘须,须长0.18 米。帘的右边竖写“□□三十八年歲次己丑孟夏月”等13 字,□□为两个难以辨认的字迹(疑为“民国”二字)。全幅戏帘用各色丝线绣有八仙,八仙自右至左的顺序为:曹国舅、张果老、汉钟离、吕洞宾、铁拐李、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八仙身高0.3 米,间距0.2 米,形象生动逼真,显示出高超的绣技。在曹国舅和张果老之间写有“消”字,汉钟离和吕洞宾之间写有“災”字,铁拐李和蓝采和之间写有“锡”字,韩湘子和何仙姑之间写有“福”字;“消灾锡福”四字为楷体,端庄稳重。张果老和汉钟离之间、蓝采和和韩湘子之间画有花的图案,吕洞宾和铁拐李之间画有两朵花,花枝上各站一只互相对望的喜鹊,花鸟图案清新秀丽,形态优美。戏帘的左面疑写有三行竖写的十分模糊的字迹,已无法辨认。“八仙戏帘”为整块红色布料,以云纹和海水纹为底色图案,帘上尚存有排列不规整的74 粒圆形铜扣,但依照铜扣印查找,总共有81粒铜扣,不规则地镶嵌在红色的戏帘上,在灯光或阳光的照射下,戏帘闪闪烁烁,光彩熠熠,给人一种神秘的视觉感受。

戏帘应是1949年夏天制作的。经查汤绍良先生(在文山州壮剧团工作,曾于上世纪末对富宁土戏做过深入细致的全面调查)1992年2月11日在孟村记录的孟村三合班历代班主的资料得知:第一代班主班辉于1796年(嘉庆元年)生,到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时组建孟村三合班,唱〔哎依呀〕腔调;第二代班主为班辉之长子班应祥,1818年(嘉庆二十三年)生,25 岁时(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接班,唱〔哎依呀〕腔调;第三代班主班廷荣,1839年(道光十九年)生,1864年(同治三年)25 岁时接班,唱〔哎依呀〕腔调;第四代班主班生元,1864年生,1886年(光绪十二年)接班,改唱〔哎的呶〕腔调;第五代班主班儒康,1912年生,1934年22 岁时接班,唱〔哎的呶〕腔调;第六代班主班富雄于1960年重新恢复三合班,改唱〔依嗬嗨〕腔调。从以上情况分析,“八仙戏帘”应是第五代班主班儒康时期制作的,从那时起,“八仙戏帘”就陪伴着孟村三合班坎坎坷坷的一路走来。直到现在,每逢孟村三合班演出土戏,都要在幕布上方悬挂“八仙戏帘”。从“八仙戏帘”的八仙和花鸟图案及“消灾锡福”大字来看,演出时悬挂“八仙戏帘”就是祈求“八仙”驱鬼逐疫,保佑演出成功,保佑演员平安吉祥,保佑孟村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二、旦角围裙

“旦角围裙”壮语为“恨音东波”,恨音意为围裙,东波之意不明确,艺人们只知如此称呼而不知其意,因属旦角穿戴,故名(见图2)。

收藏于富宁县归朝镇孟村三合班第七代班主班艳春家,面料原为橘红色,因年代久远,现已褪色为土黄色的暗云纹丝绸。腰围长1.2 米,宽0.9 米,围裙下摆呈弧形,由左右两片裙拼叠相连而成,各长1.4 米,左片裙宽0.8 米,右片裙宽0.86 米,右片叠于左片相拼而成围裙。每片围裙自左至右的图案是:第一图为大牡丹图。图中间为大牡丹,左上绣有龙头凤尾图,右下绣有蝴蝶图,左下和右上绣有不同形状的花;第二幅为小牡丹花,上排为二方连续的四朵牡丹花瓣,下排为二方连续的四朵牡丹花和花骨朵,上排和下排间距0.12 米;第三幅为二方连续的七朵小花,与第二幅相距0.12 米;第四幅上为4 只小蝴蝶,下为4 朵小牡丹花,上下相距0.11 米,与第三幅相距0.12 米;第五幅为一朵小花。所有图案均用蓝白两色丝线在橘红色面料上绣成。左右两片围裙的图案花纹相同。裙底裙角都缝有花边,但年代久远已损坏。裙头两边系有棉绳各0.58米作为系在演员腰上的绳带。

图2 旦角围裙

旦角围裙乍看已褪色为陈旧的土黄色,但从其皱折深处还依稀看到比较鲜亮的橘红色,虽然围裙的面料已褪成土黄色,但刺绣的花纹图案仍十分鲜亮、引人注目并惊叹制作人的高超绣工。

旦角围裙为土戏剧目中旦角形象的特殊性服装。至于是何时缝制或流传下来,第七代班主班艳春说:只知道年代很久了,连我父亲(第六代班主班富雄)都说不清是第几代留下来的(2012年10月8日上午采访记录)。

三、双龙披风

“双龙披风”壮语为“卓梅朵依陇”,卓梅意为披风,朵依陇意为双龙(见图3)。

“双龙披风”由里外两层组成,外面料为淡蓝色丝绸,衬里为白布料,全长1.36 米,领口到下摆0.68 米处开口分成两片。披风的四周嵌有花边,花边宽0.1 米,绣有“寿”字和类似铜钱与青蛙组成的图案。披风有坎肩,长0.58 米,上下成弧形,中间最宽处0.24 米,两边宽为0.12 米,其间绣有八角花,用小蓝宝石镶边,边角印有“寿”字。披风中部用金黄色丝线绣有两条对称的金龙吐水图案。下摆有三个“寿”字和两个铜钱与青蛙组成的图案,左右两边也绣有三个铜钱与青蛙组成的图案和“寿”字。双龙与下摆之间开叉的两片各绣有七个太阳芒纹。双龙的每一片鳞片都用两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绣成,有强烈的立体感。右龙胡须长,左龙胡须不明显,左龙唇与右龙唇刺绣的颜色有明显区别。太阳光在不同角度照射下的双龙会产生不同的颜色,金光闪闪,异常耀眼,金龙呼之欲出。虽然淡蓝色的丝绸面料由于年代长久已褪色而显得陈旧破烂,但金龙仍然金光闪闪、栩栩如生。

图3 双龙披风

服装保管员说,这件双龙披风主要是土戏演出时华光开台或剧目中的皇帝、大将军、大元帅披上它,就会显得高贵华丽、威武雄壮。据了解,现在健在的老人甚至已去世的老艺人都说不清楚缝制的年代。

四、土司石灯柱

在富宁县归朝镇后州土司祠堂门前立有一座石灯柱(见图4)。石灯柱由下至上分为柱基、柱体、灯塔三个部分。

1.柱基

高50 厘米,宽50 厘米,成正方体,四周雕有高20 厘米的云纹浮雕,高30 厘米的海水浮雕。柱基正面(面对祠堂)设有矮供桌,摆放香炉,供祭祀时摆放供品之用。

2.柱体

柱体为圆柱形,高190 厘米,圆周60 厘米。柱体下部与柱基相连部分:南面(面对祠堂)雕有龙头,栩栩如生;四周为云纹浮雕,柱体面对祠堂一面刻有“乾隆伍拾伍年歲次庚戌仲冬越朔望陸毅旦沈毓棟之誌”等23个繁体字,字体苍劲有力,沉稳厚重。

3.灯塔

灯塔部分是石灯柱的顶部,灯塔高90 厘米,宽28 厘米,厚26 厘米,灯塔有灯室,灯室内空高36厘米,宽18 厘米,深10 厘米,可在祭祀或演出时摆放油灯或蜡烛等照明用品。灯塔之上是葫芦顶,高15 厘米。

图4 土司石灯柱

关于土司石灯柱,我们查阅相关资料得到以下信息:(1)“富州土司肇于元初,盛于明清,败于清末,替袭24 代,28 任,625年”[2](P532)。第一任土司沈郎先自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富州和安宁州土官,开始实行土司制度,属广南西路宣抚司管辖。(2)沈毓栋为第25 任土司,是沈灿的嫡长子,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准袭。在位38年至嘉庆十七年(1812年)。(3)云南壮学专家黄懿陆所著《试论云南壮剧的历史源流》有以下论述:“从资料上看,云南壮剧在乾隆十二年,即公元1748年以前(乾隆丁卯年为十二年),便有雏形,并开始向戏剧形式过渡”。“他(土司沈毓棟)于乾隆四十九年和五十五年,先后在土司署和归朝龙头井竖了功德柱和功德碑(现碑柱仍在)。根据老艺人的说法,粤剧班子肯定在这段时间,被邀入土司府参加庆祝活动”[2](P141)。这里说的功德柱就是土司石灯柱。

以上关于石灯柱的资料显示,《云南壮剧志》所述“‘哎依呀'是云南壮剧最古老的腔调……,形成于清乾隆或嘉庆年间” 的论点是有依据的、真实可信的。从归朝第二十五任土司沈毓栋在乾隆五十五年竖立石灯柱起至今,大凡演出壮剧都会在土司祠堂前石灯柱下表演,可以说,土司石灯柱见证了云南壮剧的发展历程。

孟村三合班收藏的“八仙戏帘”和“旦角围裙”,后州土戏班收藏的“双龙披风”和竖立的“土司石灯柱”,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云南壮剧的历史源流和艺术形态:“八仙戏帘”展示的是云南壮剧的舞台美术和演出习俗;“旦角围裙”和“双龙披风”呈现的则是云南壮剧的早期服饰;“土司石灯柱”则见证了云南壮剧的历史源流和富宁壮族文化发展的痕迹。而这些文物既有汉文化的艺术元素,也展现了云南壮剧这一少数民族戏曲浓郁的壮族文化特点。

这几件富宁土戏文物只是云南壮剧文物的一小部分,还有大量的壮剧文物有待我们去调查、发现和保护。

[1]何朴清.云南壮剧志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5.

[2]黎方,何朴清.云南壮剧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壮剧富宁灯柱
江都市教育局
日本红绿灯突然倒塌,元凶是狗尿
天空之城
滇南桂西地区白苗族群音乐的传播方式
连接天地的灯柱
百年壮剧 壮乡大地上的艺术瑰宝
探索有效发挥云南壮剧保护的主体职责
壮剧来啦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描绘富宁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