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改革研究

2013-08-15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商场现代化 2013年29期
关键词:期末考试实务国际贸易

■缪 琨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现有的问题

国际贸易实务是经济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涉及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以及国际金融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而目前的问题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记忆程度,记忆性的题如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占了较大比重,分析性、应用性、综合性的题少;强调标准答案唯一性的题多,不定答案的题少;书面作答的多,动手操作的少;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专业实践技能考核。此外,高职院校在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考试方式方面也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平时学校不重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投入状态以及平时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往往以期末笔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的评价标准,最多也就是是把学生平时上课的考勤记录如迟到、早退、旷课扣若干分这些纳入考核成绩里;这样一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没有压力和动力,积极性不高,此外,教师每学期期末考试之前会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考试前学生往往会互相复印学习笔记以及老师画过的重点要考的题的答案,然后临时抱佛脚突击地把这些知识点背上十天八天基本上就可以过关,更有甚者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存在投机心理,不择手段地借助作弊侥幸取得好成绩。这样的结果是导致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其在比较扎实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却与那些平时不努力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拉不开距离,从而在学校评奖、评优、以及就业时没有任何明显的优势。因此说,只是注重学生期末考试,其考试结果不能真正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检验不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不利于良好的学风和教风的培养。另外,考试与社会生活相脱离,与社会相脱离,无法积极地适应社会竞争需求,这样一来,课程考核就大大偏离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研究如何改革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考核模式就有了充分的必要性。

二、改革的举措

为了保证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同时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考核方式上,作者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提出了开放、全面的考核措施。

1.形式多样化。国际贸易实务考核形式包括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其中,平时考试方式主要有随堂测验、课堂讨论发言、小考试等。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思考问题等形式。随堂测验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讨论发言可以组织课堂讨论时学生互相问答,包括分组讨论、自由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等多种形式;对平时作业、小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当尽量通过分解小项来进行量化处理,从而进一步可以使考评结果更加客观、公平、合理。此外,每学期期末考试的考核形式要多样化包括题型和试卷的多样化。期末考试每套试卷至少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计算题等多种标准化题型,注重合理划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的同时要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合理搭配;另外期末笔试命题要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个部分:统一命题是是从建立的题库中随机抽取,本学期所有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班级都要参加考试的共同部分,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知识点,分值可占卷面分值约60%;机动命题则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的相关命题,通过这部分命题可以考察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并且要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以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互结合,分值约占卷面的40%。

2.强化职业资格培训。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又是检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手段。对高职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其职业技能进行鉴定并让高职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能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强化实践教学,从而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导向性作用。可见,职业资格考核是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高职办学特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标志。针对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开展业务的基层人才十分缺乏的现状,我们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国际商务单证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结合起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以证代考,以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并能具备较强的交易磋商、制单结汇、规避风险等三大关键能力,把学习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可以缩短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其就业增添筹码。

3.加强题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人工命题容易造成试题的知识点分布过于集中,题型不够丰富,以及试卷的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这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却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自己的试题库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以组织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和课题组成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深入研究,拟制考核题目,并依据不同时期专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考核内容的重点,更新试题库,确保考核公平。这样,国际贸易实务考试便可以大胆突破教师讲授什么考试考什么的传统方式,教师只负责按照教学大纲实施常规教学和平时考核,不负责期末试卷考核,期末考核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任意一套试卷,彻底杜绝教师期末变相划定复习范围的现象,同时也大大减少学生期末考核作弊的可能性,较好地满足了教考分离的要求,而且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年来试卷命题的规律和特点,及时掌握各课程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从而调整授课内容,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4.注重平时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讲完每章内容后给学生做做平时测验,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地学习和巩固每一章节的内容,从而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习内容进行辅导。此外,还可以采取速测的方式,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试题形式可以为选择题,也可以为填空题,重点考核学生对课程最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在国外,没有哪一门课程会只以一次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平时测验的成绩做为这门课程期末总评的一部分。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而言,每学期的考试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平时到课堂,而更要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提问和讨论的程度,这些都可以反映其学习态度。平时考核形式包括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的作业、国际贸易案例(比如商务谈判)分析的作业等。然后在每个学期期末时也要组织一次期末考试,以上所有的要求及测验都做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当然不同的考核方式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除期末考试重点灯对学生掌握的书本基础理论和要点的识记以外,其他考试形式的重点都是为了考查学生对国际贸易知识的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平时考核能让学生在整个学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不在心存侥幸心理,通过以上各种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学生通过这种平时性测评,不再对考试产生惧怕心理,也不过分担忧和紧张,从而学生的考试心理也很健康。

5.借助软件考核。在国际贸易实习教学软件TMT平台进行模拟操作能力考核,以增强学生对业务的感性认识。每名参与TMT平台虚拟贸易的学生,都将按照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不同当事人,从而共同组成了模拟贸易环境。通过这样相互竞争和协作的角色扮演,他们将面对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甚至银行的日常工作,从而熟练掌握各种业务技巧,体会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互动关系,真正了解到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TMT外贸实习平台,对于学生的实习成果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方法,其特有的评分机制,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国际贸易业务能力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分。作为国际贸易实务考核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TMT软件功不可没。

三、总结

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该学生的专业技能形成都有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课程考核更切合实际,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

[1]余向平.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2006,13(27):52-54

[2]王晓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27):172-173.

[3]杨爱英,宋扬.高等教育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19-20

猜你喜欢

期末考试实务国际贸易
向着期末考试,冲刺!
期末考试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期末考试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十年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O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