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亮点

2013-08-15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特色建设发展

武 星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全国人民凝聚起的强烈共识。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新的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原则

1.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石是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预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3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再次把“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抄送给了他。由此可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价值地位。

马克思还从社会形态变迁的角度论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52马克思恩格斯是从批判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从发展的目的变成手段本身”的“劳动异化”现象出发,并在批判继承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指出未来的社会中人应该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从前的被万物所役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而不是从前的多数人的自由受制于少数人的统治。在他们看来,共产主义制度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通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路径。在共产主义社会,“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4]564于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566

2.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符合当前中国实际。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界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今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条件还不成熟,但是提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当今国情,符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中国共产党很早之前就注意到了这两者的区分。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5]294这是我们党的文件或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中首次把社会主义本质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直接联系起来。在这里,党提出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对“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两者的实现条件做过明确划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l858年手稿)“货币”一章中,马克思指出这两者的实现条件是完全不同的,在发达商品经济条件下,个人已经开经始获得全面发展的可能。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商品经济使人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使人获得了独立性。但发达的商品经济同时使每个人受商品货币关系的制约,离开商品交换,离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规律的支配,任何人都无法生存。人还没有摆脱“物的依赖关系”的制约,因此个人还不是自由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在社会生产能力极大提高和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社会交往空前提高,人获得了巨大的独立性,给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同时也要注意到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社会生产能力整体上还比较落后,人还没有摆脱“物的依赖关系”的制约,因此“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不符合当前中国现实的。

二、人的全面发展和“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辩证关系

在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新界定中,把“五位一体”总布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了一起。总布局是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1.“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现必须依靠人的全面发展。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的问题,反映到当下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主体问题,“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6]380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要依靠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只有人尽其才,物才能尽其用,地才能尽其利,物质财富才能充分涌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条件下,人的科学素质在发展生产力方面发挥着第一位的作用。只有更加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社会主义生产力才能不断实现新跨越。“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7]268。政治文明的发展不仅受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等方面的制约,也与人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政治参与热情、公民意识的普遍提高,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人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人的发展就在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这里的素质既包括科学文化素质,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没有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便没有了根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依靠人的发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自身的和谐都依赖于人的发展。只有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把握人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之间的平衡,才能妥善地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只有人得到发展了,社会才算真正得到了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两种属性。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与现实个人相互关系的态度和方式。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人的生态意识的觉醒和提高。只有人们在自食恶果之后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互相依赖关系,才会不断探索合理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五位一体”总布局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理解也会不断深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位一体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不断提高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的条件下,除了上述要求之外,对人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权利义务观念、政治参与热情、公民意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则内含着对促进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自身的和谐的要求。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息息相关的。这不难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展开,会对人的素质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定位在“五位一体”,同时也就界定了在新阶段新情况下,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内涵:第一,不断提高的人的科学素养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提高人参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第二,不断提高人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监督意识,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参与政治实践,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贡献力量。第三,不断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贡献力量。第四,不断深化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思考,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努力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第五,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自觉地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生动写照,是亿万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凝聚起的共识。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列宁专题文集.论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特色建设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