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阿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探析

2013-08-15陈玉林赵云龙

山东国土资源 2013年5期
关键词:界址图斑集体土地

陈玉林,赵云龙

(东阿县国土资源局,山东东阿 252200)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东阿县国土资源局立项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地籍调查工作,按照土地总登记模式,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全面完成全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地籍调查工作,为以后建立全县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1 工作准备

1.1 收集文字资料

开展确权登记调查前应收集以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归类:以1∶1万正射影像图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广泛收集可以作为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依据的文件资料;当事人之间依法达成的协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处理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解书,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等;行政区代码,地籍调查的技术性规程、规范、细则和图式等;已有的土地调查成果、土地权属来源的材料、已登记发证的地籍档案资料;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包括省市连续运行参考站的成果、辖区内D级和E级GPS点成果表、点之记、控制网图等;标准地名资料。

1.2 影像资料分析

以第二次土地调查DOM正射影像图作为底图,比例尺为1∶1万,坐标系为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7°。对照DOM正射影像图,采用SDCORS及网络RTK技术测量实地明显地物点的坐标,与DOM图上量取坐标比较,允许图上最大误差0.5mm。经检验分析其质量符合地籍测量的要求。

1.3 软硬件设施准备

采用SDCORS及网络GPS-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采用网络GPS-RTK技术和全站仪进行数据野外采集工作,采用浙大Walkfield2008版图属一体化软件进行制图工作,ArcGIS软件进行图形编辑和质量检查。

2 权属调查

调查底图采用已有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套合经验收合格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资料,以行政村为单位,采用自由分幅方式制作。在调查时,根据村庄具体情况,在调查底图上标绘的调查范围界线、行政界线,统一划分地籍区。在调查前,以送达的方式按街坊发送土地权属调查与测量通知书和指界通知书给土地权利人,要求其填好应填项目(用碳素墨水填写),准备权属证明材料,约定现场指界的时间,并按时携带有关证件到现场指界。调查人员携带权属调查工作底图和宗地调查材料,现场确定土地所有者名称、土地的坐落、四至、单位性质、土地用途等各项内容。设置界标并将界址点统一编号。画出宗地草图并填写地籍调查表。

3 地籍测量

首先进行图根点控制测量,图根点位于铺装路面上的点位可用长为5cm的钢钉作为标志,位于软质地面上的点位可采用中间定有小钉的木桩进行标设。在村庄图根控制测量,区域空旷地区,优先使用CORS系统的作业模式,采用测区内的控制点的WGS-84坐标及1980西安坐标系坐标求得转化参数,进行图根测量。其次地籍图测量采用全解析法,利用GPSRTK和全站仪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坐标、高程),利用WalkField2008给以地图符号、界址点及地物点之间连接等信息码,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1∶1万比例尺的地籍图,并为建立地籍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服务。地籍图测量完成后进行宗地图的制作。

4 注册登记与发证

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权属审核,包括初审意见、地籍管理部门意见、领导意见、发证机关批准意见。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进行公告,公告期为15日。公告期满,土地权利者及其他土地权益有关者对土地登记审核结果未提出异议的,在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审批表上签署同意登记发证的意见,由县人民政府领导签章,并加盖县人民政府土地登记专用章。根据土地登记审批表结果,以宗地为单位逐项填写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及土地证书,并由登记人员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分别在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的经办人栏目、审核人栏目签字。严格按照土地登记发证程序,最后对符合要求的土地权利人,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1]。

5 数据库建设

5.1 数据预处理

按村级以上行政界线、小组界、飞地界、争议界、零星权属、小组名、争议名、飞地名、界址点、界址点号、宗地号、零星权属块编号、拐点、界址编号分层放置数据。没有村级行政界线调整应删去村级以上行政界线;有村级行政界线调整应删去未变化村级行政界线部分。

5.2 入库数据转换

入库数据转换包括原基础数据和外业的成果数据转换。主要转换的图层分别是地类图斑、零星地物、线状地物、基本农田图斑、基本农田图块、行政区、行政界线、注记、其他注记、界址点、符号等;小组界、飞地界、争议界、小组名、争议名、飞地名、界址点、界址点号、宗地号、界址编号等。

5.3 数据入库

数据入库分层预处理。包括基础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预处理和数据字典的升级。按照所有权入库范围,根据入库数据所在中央经线,生成西安1980坐标系,1∶1万的接合图表。原基础数据的村级和村级以上的行政界线与外调所有权成果数据的小组界线及小组争议界线拼成完整的权属界线,检查并修改拓扑错误,并将线形参数按照国家标准图式修改正确。建好属性结构,录入权属界线编号。将完整的权属界线拓扑构区,形成完整的行政区,并检查和修改拓扑错误。建好属性结构,录入行政区属性的行政区代码、行政区名称。将外业数据的小组名称数据,建好属性结构,命名为行政要素注记,并将注记参数按照国家标准图式修改正确[2]。

行政界线复制一份作为界址线,添加飞地界后,检查并修改界址的拓扑错误,并将线形参数按照国家标准图式修改正确;修改界址属性结构,补录飞地界线的界址编号;外调数据界址编号命名为界址注记;注记参数按照国家标准图式修改正确。将原基础数据的界址点添加入外调的界址点,生成完整的界址点,补录入外调界址点点号、界标类型、界址类型。将外调数据的界址点号和原基础数据的注记中的拐点号合并,形成界址注记,并将注记参数按照国家标准图式修改正确。另还有农村权属的处理和权属层注记。

将原基础数据弧端转线与权属界线合并,拓扑构区,重新生成地类图斑区。建好地类图斑的属性结构,继承原基础数据地类图斑的所有属性。用地类图斑的图斑编号和飞地的权属名称生成地类图斑注记,并将注记参数按照国家标准图式修改正确。将外业新增的沟渠和道路补充到原基础数据的线状地物中来,并填入相应的属性。将原基础数据的注记分离出来线状地物注记与新增的线状地物的注记合并,生成线状地物注记,并将注记参数按照国家标准图式修改正确。直接使用原基础数据的零星地物,只是将属性维护到小组级。根据基本农田图块,重新提取基本农田图斑,根据重新提取基本农田图斑,重新生成基本农田块。

以村为单位制作一个行政区名称和行政区代码对应的Excel表格,将数据字典升级到小组级。

通过建立数据库,可以制作以村为单位的权属界线分布总图、1∶1万分幅地籍图和宗地平面图及界址点成果表。

5.4 数据库试运行

对集成的数据库进行试运行测试,通过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汇总、数据分析、地籍图、宗地图的输出、标准分幅图输出、任意分幅输出等项数据库的应用,测试系统的稳定情况,数据库有无死机现象;查询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数据汇总表格及各类图件的输出是否符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有关标准的要求[3]。

5.5 数据库更新

为保证集体土地所用权数据库的现势性和准确性,依据变更登记要求,对于宗地合并、分割、调整,土地所有者和他项权利者更名、更址和依法变更土地用途发生变更的,及时进行数据库更新。

6 结语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之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权能内容不完整,没有明确土地所有者管理使用土地的权力,使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土地使用权流转受到诸多限制,不利于集体企业的资源的共享和利用,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逐年增长,不利于农村社会和谐稳定[4,5]。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彻底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依法确认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权利,强化了农民的物权意识,摸清了土地利用情况,夯实了农村以及集体企业发展基础,促进了城乡统筹的发展。增强了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强化了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依法行政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扭转了管理被动的局面。

[1]汪修勇,李海玲,孙金.莒县宅基地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探索[J].山东国土资源,2011,27(9):67-69.

[2]张兰,范永杰,姜毅.基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立前的数据质量检查[J].山东国土资源,2012,28(6):41-44.

[3]陈爱斌,王鲁萍,吴卫华,等.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法[J].山东国土资源,2003,19(6):52-56.

[4]孙凤琴.集体土地管理探析[J].山东国土资源,2009,25(10):15-17.

[5]许玉恒.聊城市农村宅基用地情况调查[J].山东国土资源,2006,22(2):32-34.

猜你喜欢

界址图斑集体土地
集体土地征收法定程序变迁研究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CASS地籍图中界址信息批量转出方法研究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地籍数据库点线拓扑一致性并行检查方法*
在ArcMap中实现对金图建库系统中界址线属性的便捷录入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
中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问题的若干解读
近城区集体土地开发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