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狠抓落实 扎实推进浦东工业节能上新台阶

2013-08-15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和和信息化委员会张俊燕

上海节能 2013年4期
关键词:浦东新区能耗工业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和和信息化委员会 张俊燕

“十一五”以来,浦东新区经信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下,及市经信委的正确指导和大力帮助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狠抓工业系统节能工作落实,扎实推进,克服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困难,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浦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4.56%,年均下降5.5%,工业用能占全区比重约55%;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能耗累计下降31.04%,年均下降7.16%,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十一五”节能目标,为确保完成全区“十一五”万元GDP能耗下降20%的节能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十二五”开局以来,全区工业节能依旧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已累计下降15.83%。

1 工业节能工作主要成效

1.1 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

“十一五”期间,浦东新区累计淘汰落后产能项目800个以上,减少能耗共计60万吨以上标煤,盘活土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左右,实现小冶金、小水泥全行业退出,铁合金、小化肥等基本退出,四大工艺企业从“十五”末的250多家减少到2010年的180家左右。废水排放量从7103万立方米下降到6679万立方米。通过对存量企业的结构调整,为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辟了空间,特别是围绕商用飞机、迪斯尼等重大项目的引进,关闭和搬迁了一批能级低的企业;一部分公司由生产性企业成功转变为商贸业、服务业,为产业结构“优二进三”提供了动力;通过加快淘汰关闭小化工等高污染企业,引导企业进入专门的化学工业园区,也为改善民生提供了保障。

1.2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组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动工业窑炉、电机等重点用能设备专项技改,2006年以来完成节能技改市级项目90个,节能11.7万吨标煤,拉动投资4.1亿元,区级项目114个,节能2.8万吨标煤,拉动投资1亿多元。累计开展105家重点用电企业电能平衡工作,企业用电总量为28亿kWh,发掘节电潜力1.4亿kWh,折合标煤4.2万吨,平均节能率为5.1%,建立重点用电企业电机设备数据库。

1.3 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逐步形成新区政府、镇(街道、开发区)、企业三个层次工业节能立体化管理网络和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区经信委根据年度工业节能目标,将工业万元产值能耗指标细化分解到各镇、开发区,并纳入镇、开发区年度绩效考核及主要领导年度工作考核。出台工业领域节能扶持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改造、清洁生产审核等工作给予财政扶持,有力地推动了全区工业节能降耗工作。全区逐步建立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机制,做好项目节能量评估和审查工作,把好产业项目节能“准入门槛”。

1.4 资源综合利用更加深入

积极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按照《上海市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新区有60多家资源综合利用类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占全市总量约1/4;大力推进大宗固体废弃物深度利用,粉煤灰、碎屑、冶炼渣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工程机械类工业再制造和废旧电子电器综合拆解及深度化处置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1.5 社会节能推进力度加大

落实节能惠民政策,累计推广居民高效节能灯具480万只,约占全市总量的1/5,年节电量约2.2亿度。推进节能宣传教育,组织合同能源管理培训大会、网上知识竞赛和多媒体大赛、节能技术及产品推介大会、节能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节能宣传活动,通过知识培训、政策宣讲、参观学习等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节能氛围。

2 注重六个结合 推动工业节能不断深入

近年来,浦东经信委认真贯彻国家及市区各层面工作要求和相关政策,始终坚持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区的重要工作抓手,在工业节能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工作体会是:

2.1 注重指标分解和行政问责相结合,确保责任落实

根据新区节能工作总体要求,区经信委按年度将工业产值能耗下降目标细化分解到各镇、开发区,签订《上海市浦东新区工业节能暨产业结构调整协调推进工作责任书》,出台《浦东新区工业产值能耗目标考核细则》,明确责任主体和考核措施,将考核结果纳入对镇、开发区政府绩效考核评价管理体系。2011年起,工业产值能耗考核目标又进一步纳入浦东新区投资促进考核体系。考核机制的逐步完善和强化,对新区的节能工作推进给予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2 注重企业投入和政府支持相结合,加大推进力度

企业是节能降耗工作的主体,政府是节能降耗工作的导向,在引导企业主动开展节能工作的道路上,政府要努力“扶一把、送一程”。为此,在2010年出台《浦东新区节能降耗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基础上,通过梳理市、区两级政策,结合浦东新区实际情况,于2011年出台了《浦东新区工业节能降耗专项扶持实施办法》,对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改等工作给予财政扶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加大节能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各项节能工作,政企联动推进工业节能。

2.3 注重市级支持和区级推动相结合,提升节能热情

我们积极落实市级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区内企业申报市级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改、清洁生产审核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争取市级财政支持,并对获得市级财政支持的项目给予区级财政配套。同时,通过降低“节能量”门槛,扩大企业政策扶持范围,如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技改的区级扶持项目门槛降低到“50吨标准煤”,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门槛更降低到“20吨标准煤”,极大地提升了区内企业开展节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节能工作呈现政企紧密互动的良好局面。

2.4 注重企业调整和区块整治相结合,优化产业结构

我们一方面通过梳理新区劣势产业企业,推进单个项目的关、停、并、转、迁;另一方面加强工业节能与土地节约利用工作的互动,围绕重大项目的引进,整体关闭和搬迁了一批低能级的企业,加快推进工业区外零星工业点土地的节约利用,,为产业结构“优二进三”提供了动力和空间。如张江区域调整专项,围绕商用飞机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关闭和搬迁企业103家,腾出土地2724亩。以龙头项目为中心,集聚行业资源和产业要素,各类企业参与专业化配套,推动民用航空产业稳健快速做大做强。

2.5 注重跟踪监测和深度挖掘相结合,开发节能潜力

工业系统内建立1000吨以上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网络,通过加强对工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情况监测,密切跟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能耗数据,为推进节能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组织开展全区200多台4吨以上工业燃煤锅炉的热工测试工作,完成100多家重点用电企业的电能平衡测试工作,推动200多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通过各类有针对性的能效测试和节能咨询、诊断工作,拓宽节能视角,打开节能思路,挖掘节能潜力。

2.6 注重政府引导和市场介入相结合,培育专业市场

随着节能工作不断深入,浦东工业节能呈现出了“节能空间不断缩小,节能难度不断增大”的特点,用能企业通过自身技术力量能够开展的节能改造项目越来越少,更深入的节能潜力挖掘和技术改造项目需要借助“外脑”和“外力”来开展。为此,我们通过政府引导,积极搭建用能企业和专业节能服务机构之间的沟通平台,利用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开展节能的技术对接、能力对接和项目对接,积极培育节能产业市场,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力量推进工业节能工作。

工业节能是浦东新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执行力和推动力,积极应对企业需求、突破工作难题、脚踏实地地推进项目实施,确保节能降耗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不断健全工业节能长效管理机制,为浦东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浦东新区能耗工业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为“浦东新区法规”开启众筹模式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工业人
浦东新区公立综合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现况分析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浦东新区防台风避险人员转移安置的探讨
绿色技术在浦东新区世博配套道路工程建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