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浑朴之美——析王玉玺水墨人物画创作

2013-08-15刘冰侠

长治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玉玺质朴女孩儿

刘冰侠

(晋中学院 美术学院,山西 晋中 030006)

艺术作品的美既可体现在复杂的情节、宏大的场面,亦可寥寥数笔,体现在方寸之间。美,有华丽之美、精巧之美、质朴之美……质朴是一种朴实厚道之美,是一种自然的、没有任何雕饰的美。[1]2154在王玉玺的人物画创作中描绘的人物所显示的就是一种质朴的美,这种质朴之美来自于画家王玉玺对人物画创作中的线条、表现形象与画面构成之间的有机融合。文章试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王玉玺对现代人物画创作的新探索。

一、杂糅和变革——对线条表现力的探索。

以线造型、计白当黑、虚实相生是中国画的特点,更是水墨人物画的主要特征。从五代的石恪、宋代梁楷到清代的黄慎、任伯年以及现代的蒋兆和等创建了多种意笔线描的表现技法,他们描绘了所在不同时代的人物和生活,为中国的画坛立下了不朽之功。绘画的技法和表现形式与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所创造的意笔线描,更适合表现所在时代的人物形象及服饰特征,迄今为止,描绘人物形象用线的表现方式及风格特点因画家而异,画家王玉玺借鉴并突破传统线描的技法,使画面中的线条相互叠加,以干涩苍润、细密健劲的用线手法,画出了这个时代充满质朴、纯真的人物形象。这与画家自幼生长的环境和人生经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用线技法上来看,画家以浓重、苍劲有力的线,来描绘人物的外轮廓以及结构的转折之处,然后用墨色浓度次于轮廓线与结构线的线条来勾勒衣纹及运动线、惯性线。并借鉴山水画中的皴擦,以淡墨的形式来丰富人物形象及画面的墨色效果。其用线的特点介于淡墨与焦墨之间,既可以克服淡墨的“轻”与“弱”又避免了焦墨的“腻”与“生”,取得了画面明确、空灵、苍润的效果。再加上作品很少敷彩,使得作品更加单纯而有力度。以山西老农为例,画家喜欢用干笔中锋偏重的墨色,很粗犷的画在纸上,然后辅之以干而短的碎笔和有浓淡变化的墨色逐步渲染完成。其作品《春光先到三晋地》,给人以结实、深沉而浑厚之感,充斥着一种耿直忠诚的精神力量。画中线条的长短、疏密有紧有松好像时代的强音符。老农、耕牛、微风吹动的草地及纵深的空间感,结构之处,点到为止,虚实相应,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勾描。画家用细密的短线条准确的点出了老农眼角、嘴角、鼻翼等细节部分,画笔不多,十分生动。老农的衣服用简练苍润的线条表现出了穿洗过很多年的粗布衣着质感,真实的刻画出了老农饱经沧桑的脸庞以及诚恳朴实的性格特征。

《山村童趣》是画家的代表作品之一,画家借鉴了西方印象派的点彩派技法,以细密的笔触皴擦组成虚幻隐约的效果,隐喻了女孩儿们丰富多彩的童话般的、天真烂漫的童年,勾勒出了画家心中对生活的一份纯真而深切的感悟。

作品《魂系雪域高原》,运用了山水画以勾皴法表现山石整体性的特征,使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石壁般的雕塑感,雄浑博大,浑朴自然。画面中画家以非常细密的线条皴擦主题人物,与作为背景的藏民形成鲜明的对比,形象的刻画出了孔繁森饱经沧桑,心系藏民、宽阔深沉的精神面貌。其作品的深度既在于对孔繁森性格的把握,也在于对朴素笔墨语言的驾驭。引领着我们走进那个时代,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二、扎根乡土——质朴真诚、朴实无华的人物形象

画如其人,画家的人物画浑朴本真,这除了画家有深厚的笔墨造型功底之外,与其自幼生长于雁北,长期感受、深入三晋百姓生活,深受醇朴民风的熏陶有着直接的关系。画家利用教学之余,走遍了山西晋东南、晋北等地区的农村,画了大量的速写。“每个画家的际遇不同,作画的风格自然也就不同。因此哪种风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速写的过程中,随着当下情感的波动,作画的状态,自然的真实流露。”(王玉玺语)这种情感的波动、自然的流露,自然而然的浸透到了画家的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形成了画家更加浑朴的风格与绘画气质。

王玉玺人物画创作中,以写实的造型与厚重的笔墨语言,描绘了朴实敦厚的山西农民和纯真可爱的小姑娘,同时也表达了画家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的敬意之情。无论是作品《春光先到三晋地》、《逛街》还是《留守家园》等都是画家对农民生活的深入了解和真实写照,画家喜爱以繁密真实的背景来烘托人物的形象,力求准确的把握不同对象的内在情感和精神气质,捕捉微妙的表情和动态,人物形象浸透着一种宁静、平和、抒情的质朴美感,本色自然、平凡生动,没有任何的粉饰和夸张之意。

(一)小女孩儿形象

通过《山村童趣》、《平遥姑娘》、《留守家园》等作品,可以看出画家描绘的小姑娘:白皙圆润的脸上,五官精巧细致,表情或文静,或拘谨,衣着朴素、大方,表现的都是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的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以《山村童趣》为例,画中表现的是三位在玩儿跳绳游戏的小女孩儿。画面右边的小女孩儿正在跳跃当中,双臂用力开展、眼神紧张而专注地看着自己的脚下,随着跳跃的起伏而翘起的马尾辫和红领巾显示了人物形象的活泼与灵活的体态。中间的小女孩儿双脚靠拢站立,身体微侧,聚精会神地看着正在跳绳的小伙伴儿,脸上流露着抑制不住的欢喜与羡慕。画面左下方的小女孩儿背对着观者,手持跳绳,表情微露,巧妙地表达出了小女孩儿既专注地看着对方跳绳,又渴盼轮到自己的那种急切的心情。此外画家十分关注生活的细节:小女孩儿麻花辫上戴着红色与黄色两种头花,随风微摆的短裙、紧身裤……两只隐约的母鸡、地面与窑洞的处理,透露出了轻松、恬静、清新的农村生活,传达出一种浓浓的乡土气息。这些我们似曾相识女孩儿衣着、脸部画家均以淡雅的色彩稍加渲染,整个画面全然给人一副不加矫饰的天然风采。

(二)农民形象

《逛街》、《年根儿》、《拾柴》、《春光先到三晋地》、《留守家园》等都是画家表现农民题材的代表作。画家在人物题材上,尤其偏爱表现山村老农民的形象,再加上长期下乡体验生活,使得劳动人民那乐观、朴实、憨厚的性格跃然于纸上。《留守家园》是画家在吕梁山村下乡时画的一幅速写,回来后经过加工整理而成,通过农村院落一角,表达祖孙两代人相依为命的亲情。画家与画中的老人相识已久,每次相见,都会得到老人的热情接待。此时正值晌午,小女孩儿身背书包,刚从学校跑回家,羞涩而好奇地看着画家在她家的院子里手拿纸和笔,不停的画着。小女孩儿的爷爷放下碗筷,面带微笑,目光亲切,从其微张的嘴可以看出,正是在与画家亲切的交谈;小女孩儿的奶奶手持水瓢,从灶台里舀出刚烧开的水,准备沏茶招待客人。画中背景以细密繁杂的线条勾勒羊圈与枣树,景物错落有致,突出了主体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地上的碗筷、悠闲觅食的母鸡和黄狗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生活气息。《逛街》所表现的是一位赶集的老人,春光满面、步伐轻快。《拾柴》中的老人在回家在路上与画家相遇,风尘仆仆、略带倦意……他们那憨憨的笑脸是仿佛是从黄土地上吹来的风,带着质朴的泥土气息。其生动自然人物形象,是山西老农粗犷朴实的典型写照。[2]24-36

在这种平和安宁的小山村里,画家倾注了自己满腔的热情,他将画面作为自己精神的栖息之地,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个浑然的整体,不加整理,不事雕琢,形具神生,以形写神,这使他的人物画显示出了原汁原味,倾注了鲜活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亲切之感。由此,画面中所产生的朴实无华,浑厚自然,不由得让观者驻足画前。

三、呈现方式的情感导向——多样统一、繁复饱满的构图

中国书画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符合自身艺术语言特征的构成原理。[3]3-4多样统一是绘画构图的基本原则,是画家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绘画创作上的反映,对绘画形式美的构成起着重要作用。画家王玉玺在创作中十分注重画面的平面构成关系,强调人物本身、人物与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背景之间线与线的穿插、疏密、组合,面与面的对比、统一虚实。善于运用多种构图原理,使得画面形成一种丰富多变又整体和谐之美。

作品《左权将军在太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单纯是由于历史人物的价值和意义,而是由于其独特的艺术视角,构图、构思的处理,其稳定的不等边三角形构图形式、错落有致的人物安排,使画面富有变化和节奏感,这种视角与构图形式以力求探索深刻理解历史的真实为基础,诚然也从属于画家自己所认定的艺术形象创作要求,体现着画家鲜明的艺术个性。

《伏龙图》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来源于画家内心的真情实感,以准确精炼而又丰富多变的笔墨皴擦表现了抗洪战士们的平凡和伟大。画家截取了抗洪抢险的一个平常而特定的场面,没有过多的背景、环境的渲染,亦无繁杂的色彩和浩大的场面铺垫。画家善于运用人物之间的动态来营造紧张的气氛,主体人物形象在众多抗洪战士的衬托下以三角形的构图形式置于画面黄金分割之处,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使得形象更为突出。此幅作品人物之间相互穿插组合,主体突出、动静结合,既统一又充满张力,构成了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画面。

《年根儿》表现的是老百姓喜迎新年宰猪的一个场景,背景之虚托人物之实,使人物形象非常突出;背景的虚蕴含着景物,而人物的实则笔墨不多,大小空白相间,不塞不闷。在线条疏密处理上,有聚有散,参差掩映。主体以倒立的不等边三角形被画家安置于画面中,正在宰猪的人是整幅画的重心,右边正往过走的人使得画面在均衡中取得了不均衡。

综上所述,画家整个画面中那种质朴的美感,不仅来自于生活形象的质朴及其人情、人性美的质朴,同时也来自于形式语言的特殊表现力:画家致力于中国画与西方现实主义及印象派美术相结合,以纯朴健劲的笔法勾勒人物和景物的轮廓,同时以浓淡干湿、疏密相间的笔触进行皴擦渲染,放情处理,挥写淋漓。[4]以众多的质朴的人物形象与特定真实的背景相结合,运用多样统一、繁复饱满的构图形式,形成成一种苍润的意境。其作品中处处体现着一种醇朴的美、真实的美、质朴的美。

[1]辞海[Z3].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8月:2154.

[2]王玉玺.速写视界[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24-36.

[3]杨光宇.中国画平面与色彩构成[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3-4.

[4]韩植墨 李德仁.王玉玺中国画作品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1-4.

猜你喜欢

玉玺质朴女孩儿
一片质朴的原始主义树叶
山有桂子
玉玺
我在我质朴的心原流浪
女孩儿如何保护自己
男人的心事你别猜
张玉玺 “小菜篮”里装着“大民生”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
王玉玺
夏季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