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3-08-15宇,安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0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张 宇,安 莹

张宇,安莹/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江苏徐州221140)。

高职高专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今后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注意力不够集中、缺乏学习动力的现象。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化素质,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 (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精神,包括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涵在企业制度、企业形象和企业产品之中的文化特色。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体系中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其中价值观念(具体凝结为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方面。近几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多数高职学生入校成绩不是很理想,很多经过高考录取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在教学中发现,约45%的学生英语基础极差,连对照音标拼读单词都很吃力;40%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热情;只有15%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好。另外,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入校后身心放松,缺少学习动力,丧失了进取的目标。除了中外合作办学和海外直通车项目的部分学生以外,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英语对于将来的工作没多大用处或者根本用不上,所以失去了学习兴趣。

2.教师方面。高职高专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其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既精通专业技术技能、又具有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大都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出身,没有行业实践背景,对企业文化了解甚少,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没有深入研究,平时在专业方面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提不起兴趣。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虽说都在改革,但部分教师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缺乏灵活多变的形式。只是简单地将以前以老师为主进行讲授的方式改为学生自学、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等几个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也有一部分老师能够在教学中很好地创设情景,通过与学生的角色转换,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但由于没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行业实践相结合,效果还是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增加了学习英语的阻力和难度。

三、企业文化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在一年级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并自觉培养起敬业精神、质量意识、团队意识等适应企业要求的职业素质。

2.有利于学生理解企业文化与专业技术之间的重要关系。没有对企业文化的初步认识,学生很难理解工作责任心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若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有利于高职毕业生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技能。

3.有利于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融入企业文化,学生切身感受到英语知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企业的竞争压力、职业责任及国际化的需求,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四、企业文化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可行性

1.高职院校强调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强调和企业的“零距离”接触,这些都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企业文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高职院校大都具备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学习。通过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将教学与企业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感受企业文化,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此外,还可以用展示优秀的相关企业的文化成果或张贴相关企业的店规店训、企业宗旨标语或介绍企业家成长之路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3.高职院校要注重在各基础性学科中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以拓展的方式把企业文化与课程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语文教学中的企业家精神分析,营销课中的诚信教育,心理学中的人际交往,体育课中的团队意识等内容,努力构建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手段,在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同时,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渗透,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五、企业文化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途径

1.培养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目标。高职学生对英语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很多人认为 ,“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干好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而其中必然包含企业目标,学习英语也是一样。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思想,“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英语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一定的英语知识水平,就看不懂设备的说明、工艺流程的变化、工艺参数的指标等最简单的生产常识”,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动力。

2.创设与企业文化融合的英语课堂环境。传统模式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像是演员和观众,老师更关注的是“演出效果”,即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则更强调非理性因素(意志、情感、心理)的作用,主张管理要适应人性的需求,采取多种方式激励员工,使员工从内心理解、尊重、适应企业的要求。根据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就要转变角色,营造一种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真实需求。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管理中特别强调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代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等方法,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散性地进行思考,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分析重新表达。这样学生不仅掌握并运用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4.英语教学要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由于高职生源素质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缺少热情,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结合与学生相关的专业的企业文化,多学习相关的职业教育理论,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改变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作为英语教师还应该熟悉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对英语的实际需求。编制教学日历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学生以后的岗位需求。

5.合作学习策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管理的功能之一,就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减少消耗、提高产能、降低成本。传统的教学和考试模式过于强调个人竞争,而忽视协作。而在融入企业文化的英语课堂上,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时,应多考虑布置团队集体完成的项目,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可以创设学生资源共享、分工合作的氛围,让学生体验在集体中学习的成功,培养团队意识。

[1] 杨黎萍等.引入企业文化,优化中职英语教学效果[J].商业文化,2012(2):281

[2] 陈俊.企业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江苏教师,2012(6):68

[3] 杨敏.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J].江苏教师,2011(39):107

[4] 袁卫忠.企业文化在专业教学中的渗透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1(5):18-19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读英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酷酷英语林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