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设计专业户外写生课程的改革

2013-08-1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0期
关键词:绘画专业课程

杜 珂

杜珂/盐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助教(江苏盐城224000)。

户外写生一直是美术专业的必修课,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基础教学的有力补充。无论是高校绘画还是艺术设计等其他专业,大学期间都有一、两次的户外写生或外出采风的安排。但许多高校特别是设计专业的户外写生课程变成了学生“集体旅游”的代名词,这样的问题急需解决。

一、设计专业户外写生课程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现行的户外风景写生教学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沿袭了前苏联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美术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户外写生教学体系主要是培养学生构图、造型、色彩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是课堂训练的一种补充和延续。而今,以艺术设计为代表的一批新生的实用美术专业已经越来越成为美术院校专业的主力军,以往的传统绘画等专业已经退居次席。

在此大的专业背景下,许多设计专业的户外写生课程仍然仅仅关注造型、色彩、构图等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而不是以“设计”为重点,围绕“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造成这种脱节的原因有二:

1.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和评价标准停留在传统绘画写生的层面上。仍然强调光、影、色、形等绘画标准,而不是以“设计”为重点,围绕“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2.实践教学的主体流于形式。一方面教师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没有完全融入到“设计思维”中,仍然以绘画专业的思维和评价标准来指导学生和衡量作品的优劣;另一方面学生对于相机和照片的依赖使得他们对于自然界的直接观察和思考流于形式,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周围的世界,没有真正找到或者体会到写生与画照片之间的区别。

以上种种现状和原因,导致了现行设计专业的户外写生课程急需改革。户外写生与室内写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让学生有一种新鲜的兴致来感受对象,是带有个人真挚感情色彩的形象感受和强烈的乡土生活气息的审美体验。通过户外写生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自然风景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观察方法、分析方法、和表现手段的掌握;另一方面能开拓视野,培养学生敏锐而生动的感受力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设计专业的学生更是要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将户外写生作为主观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个激发点,能从户外写生的教学中体会到艺术的不同样式。

二、设计专业户外写生课程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等院校设计专业教学发展,必须对以往的传统户外写生教学方法加以修正和改革,增加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学生户外写生的教法探索,不能将户外写生仅仅停留在绘画的基本规律掌握和单一的写实风格的表现上,要以开拓和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为基础,着重加强探索与本专业方向相契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个性风格。加强作品的形式美感,而不仅仅是“看山画山、看水画水”。将创新的意识与思维融入到风景写生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造型技巧与审美能力的共同进步。

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必须从教师和学生自身以及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应该强调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自身知识结构的改善,为此需要教师本人摈弃以往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将户外写生不仅仅等同于室内写生的延续和学生基本功训练的一个方面,而是要将其作为学生主观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个激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写生之前就应当掌握许多基本能力,其中包括:

1.掌握更多当代艺术前沿发展的动态,能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加以引导。现行教育模式下的高校教师,在户外写生教学中依然仅仅强调其基本功的训练和写实技巧,不能根据专业方向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就要求绘画专业出身的教师,摈弃以往的观念,要随时关注不同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制定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有“设计”意味的写生课程。

2.制定切实量化的、有专业特征的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明确写生的目的和任务。传统写生课程往往只是要求在结束时完成一定量的作品,对于教学的过程和要求没有完整的安排。从到达写生地点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分阶段地制定目标。可以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相应地强化“点、线、面”、“色相、明度、纯度”等抽象的画面元素,弱化“光、影、形”等具象元素,将以上的每一小点作为单独训练的课题,使每个学生明确写生的目的和任务。作为学生,同样应该做好准备,如了解课程的目的和任务,了解写生的目的地的地域特点和环境风貌,从而在出发前有针对性地对其他画家的作品进行临摹、赏析,从而在写生的时候知道画什么、怎么画。

我们应该注意户外写生因材施教、因专业施教的特点,努力进行以下几个探索。

首先,从单纯的对景“纯写生”向“创作性写生”过渡。所谓的“纯写生”也就是“看山画山、看水画水”的对景写生,它强调的是对客观物象的“光、影、形、色”的描绘和训练;而“创作性写生”则是在“纯写生”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加入“设计思维”的创作,其中既有“点、线、面”、“色相、明度、纯度”等抽象元素的安排,也有功能性、装饰性等实用元素的要求。

其次,从强调“客观性、理性”的写生向强调“主观性、感性”的写生过渡。在对物像客观描绘的基础上以主观的 “设计”为重点,围绕“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从而跳出绘画性色彩写生的表现模式。以自然形态为媒介,在写生中融入主观的表现,对自然景象进行归纳与应用,强化主观设计的思维活动和表现,形成以形式构成和主观色彩设计组合为主导的写生模式和平面造型形式,使设计写生教学与设计专业特性形成有机的联系。

再次,从单一的绘画风格的写生向多元化、多层次、个性化的写生过渡。由于写实技巧的缺乏,很多学生无法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甚至会产生排斥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将作品的注意力集中到培养“设计意识”和开发想象力、发挥创造性的思维和追求个性化的画面效果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的课堂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就得以很好地发挥和贯彻。

综上所述,虽然本文并未提及具体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实例,但是在设计专业户外写生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共识下,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共同努力和转变,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写生前期,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针对性的写生目标,可以先临摹和共同赏析相关的作品,做到有备而来;写生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阶段教学要求和作品分析,每天的作业点评同时强化第二天的作业要求;写生回来后的作品整理和创作展览更要求教师和学生强化前期的教学目标,完成有“设计感”的作品。这样,设计专业的户外写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让其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成为设计专业学生真正开拓视野,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舞台。

猜你喜欢

绘画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