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及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2013-08-15田亚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腹痛特异性鸡蛋

姜 辉 田亚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 G)抗体对机体的影响在国外已经早有研究,近年来在国内也逐渐受到重视。许多研究发现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导致的食物不耐受发生率在儿童中明显较成年人高,从而使儿童由此产生的各种症状更加复杂,对机体影响更加严重[1],本文就此对儿童中的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检测情况及与儿童肠易激综合征关系进行进展综述。

1 食物不耐受与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检测的关系

食物不耐受的定义和确切机制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最早关于“食物不耐受”的研究,英国医师Dr.Frances Hare在1905年发现,许多疾病包括痛风、湿疹和疼痛病等都和食物有关,在去除有问题的食物之后,症状就会消失[2]。目前食物不耐受被定义为一类与食物相关的不同原因导致的症候群,其发生可以使机体自身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原因,也可能是食物的因素。功能性食物不耐受是往往只由一个孤立的功能紊乱所致,没有在胃肠道的任何其他的器质性改变。另一方面,食物不耐受的器质性病因起源于胃肠道的结构改变导致在解剖和形态学上的病变,进而导致一些与食品相关的症状。再有一类是毒素作用导致的毒性反应,这可能是细菌,植物,或真菌来源。而无毒性反应又分为免疫和非免疫介导的两种机制。其中非免疫介导的反应占所有反应的食物大部分(15%~20%),且此种情况由于非免疫系统参与因此不属于食物过敏反应。其中

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1、水杨酸盐,生物胺;2、酒类和药物中的亚硫酸盐;3、谷氨酸钠;4、着色剂和防腐剂;5、甜味剂;6、酶缺乏。食物不耐受仅是由以上六种因素引起的非Ig E免疫介导的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对于特异性免疫介导的食物不耐受则纳入到食物过敏一类中。按照反应类型特异性免疫介导的食物过敏反应同样分为四型,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则属于III型变态反应。Ig G在体内存留时间长,Ig G介导的反应造成的影响缓慢持久且特异性不明显,但较容易通过血液进行检测。

2 食物特异性Ig G引起机体不耐受的机制

作为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的作用机制,目前被多数学者认同的是德国科学家Forker博士的理论[3]:食物在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这样才能完全转化为能量提供人体所需,但事实上很多食物,因为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被人体完全消化,以多肽或其它分子的形式进入肠道,作为外来物质识别而导致了免疫反应的发生,产生食物特异性的Ig G抗体。Ig G抗体与食物分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被机体当作废物从肾脏排出。当某些免疫复合物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膜排除,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升高,继发血压升高、血管壁扩张和胆固醇沉积,并同时引起其他各系统的症状。近年来有学者阐明,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因子应答相关。研究认为[4],过敏性疾病的一个特点是T细胞极化,而T细胞极化通过Th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直接影响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数量,另外IL-4和其他Th2型细胞因子还可以影响B淋

巴细胞,刺激其产生Ig G抗体。同时IFNγ能够造成Ig G抗体生成降低。该研究通过发现对花生、牛奶和鸡蛋等食物的过敏人群中Th2型细胞因子的持续应答会导致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的过量产生,并且Ig G抗体水平与IFNγ负相关。另外也有研究认为[5],食物特异性Ig G会导致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激活,并与T细胞诱导生成抑制、Th2增加而Th1减少等因素有关。

3 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引起的消化系统表现

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导致的不耐受可导致全身各个系统产生慢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和皮肤反应。国外对成年人群研究研究发现,其中消化系统症状占44%[6],国内一项对21305例成年患者的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分析研究发现[10],胃肠道症状为23.6%。国外有报道有高达45%的人对某些食物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症状,婴、幼儿的发生率比成人高[7]。但是也有报道,包括所有四型变态反应在内,成人的实际患病率为2%至5%,在儿童的患病率较高,为5%~10%。国内一项有关儿童全身症状的研究发现[8],172例患儿食物不耐受消化道表现中慢性腹泻25例(14.53%)、厌食22例(12.79%)、反复腹痛12例(6.98%)、便秘8例(4.65%)、恶心呕吐7例(4.07%)。

4 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对儿童的影响

4.1 儿童中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尽管国外对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导致不耐受现象研究较早,但近年来未见有大样本量的儿童人群调查,国内各地区近年来有关于多项此领域的研究报道。综合较大样本量的研究发现,所调查儿童群体中食物不耐受总体阳性率接近100%,其中以鸡蛋、牛奶为主,其次为大豆和水产海鲜食品,同时存在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在人群中超过50%。有学者对河南地区1299例儿童的14种食物过敏原Ig G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总的食物过敏原Ig G抗体阳性率99.9%,Ig G抗体阳性率中鸡蛋、奶、鳕鱼、大豆、螃蟹从高到低依次占前五位;男童食物过敏原Ig G抗体阳性率99.9%,女童阳性率100%,0~3岁组儿童与4~11组儿童的牛肉、牛奶、鸡肉、猪肉、鸡蛋、蘑菇过敏原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一项对杭州市儿童458例儿童7种血清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浓度的研究发现[9],鸡蛋、牛奶、大豆、鱼的总阳性比例分别为64.6%,64.0%,18.3%,12.4%;男孩阳性比例高于女孩。且多数儿童同时对1~3种食物不耐受,其中男孩占78.1%,女孩占68.0%。另一项对710例患儿研究发现[10],血清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阳性率依次为鸡蛋72.8%、牛奶41.4%、鳕鱼15.2%、蟹13.4%;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在所研究群体中的占比达52.7%,总Ig G与食物不耐受累计敏感度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3种以上食物不耐受同时阳性时,总Ig G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 食物不耐受与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或疼痛及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非器质性肠道疾病。有研究表明,国外儿童IBS的患病率介于6-14%,在青少年中为22-35.5%。[11],国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青少年儿童患病率为4.6-13.25%。同时有研究发现,食物不耐受参与腹泻型IBS的发病,并且在IBS的诊断过程中应考虑食物不耐受以及潜在的腹腔疾病的影响[12]。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饮食干预后腹痛发生的严重程度和频率、腹胀、等方面有很好的改善。因此,食物不耐受分析有助于肠易激综合征的防治。

4.3 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对儿童腹泻、腹痛的影响

4.3.1 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与儿童慢性腹泻一项80例迁延性、慢性腹泻病患而研究发现[13],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 G的水平阳性率为88.75%,9例无食物不耐受的病例均为1岁以下的母乳喂养儿;1岁以下患儿以牛奶不耐受最高,1岁以上患儿以鸡蛋不耐受最高80%。另有研究对82例腹泻儿童测试分析发现[14],一种食物以上的Ig G结果异常96.2%,大多数患者表现出牛奶、鸡蛋的Ig G水平异常,分别为68.3%和62.2%。经过1周至3个月的饮食干预后79.3%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也研究认为[15],牛奶蛋白和大豆蛋白是最常见的蛋白抗原,食物蛋白抗原是一种糖蛋白或酸性蛋白,结构特殊,因此倾向于对热及酶的变性作用有耐受力,从而使这些蛋白在体内具有抗原稳定性,而成为最常见出现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

4.3.2 儿童腹痛一项对68例慢性腹痛患儿研究发现[16],血液中食物Ig G水平阳性率为98.5%,牛奶、鸡蛋的阳性率最高,女性患儿鳕鱼、西红柿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6岁组与>6岁组患儿鸡蛋、西红柿、大豆Ig 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鸡蛋、大豆不耐受程度越轻,西红柿不耐受程度越重。进行3个月不耐受食物忌食或轮替疗法后,干预有效率为92.6%。另一项对100例患再发性腹痛患儿研究发现[20],患儿根据检验结果对相关食物进行回避治疗2周后腹痛缓解总有效率7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因此认为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导致的不耐受可能是再发性腹痛的原因之一,并可进行饮食干预治疗。

5 结语

食物不耐受主要由日常进食引起,且发病时间较滞后,故而难以及时发现病因做出自我诊断。另外,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也是导致食物不耐受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饮食调整,采用轮替、忌食来减轻和避免不耐受食物继续对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尤其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视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而且,对不同地域儿童肠易激综合征人群中某种食物不耐受的相关性分析,以及个体化饮食指导的临床实践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1]高伟,周明锦.河南地区1299例儿童14种食物过敏原Ig G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4):290-291

[2]帕尔米耶里等食物不耐受的可靠性和不同诊断替代测试的特征.[J].美国胃肠病学杂志,2011,57(1 Suppl 1):1-10

[3]谢志贤,刘倩.食物不耐受与相关性疾病[J].中华内科杂志,2006(02):150-151

[4]斯科特·泰勒T H,等.过敏原特异性Ig G类抗体和T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反应与多个儿童食物过敏的相关性 .[J].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10,21(6):935-944

[5]拉奇德R.食物过敏的脱敏和耐受的免疫学机制 .[J].Semin Immunopathol,2012,34(5):689-702

[6]张魄,赵向玲.食物不耐受与人体疾病相关性研究及诊治进展[J].临床荟萃,2011(06):550-552

[7]曾问等.变量食品特定的免疫球蛋白g抗体水平在健康和有症状的成年华人.[J].PLoS One,2013,8(1):e53612

[8]杨芸,王瑜,林小梅.食物不耐受检测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2(03):337-338

[9]卓广超,王昊,郑辉.杭州市儿童7种食物不耐受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0):2402-2404

[10]缪美华,邵雪君,朱宏.儿童食物不耐受与血清中Ig G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01):62-64

[11]Chiou E,Nur ko S.Functional abdo minal pain and irritable bowel syndro m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Therapy.2011 May 1;8(3):315-331

[12]王焱,张丹.秦皇岛市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山东医药,2008.48(27).107-109

[13]李定国,刘栋,许小幸,等.青少年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5).266-269

[14]张旭东,邓敏,李梅.食物不耐受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6):38773879.

[15]Cremonini F,Talley NJ.Diagnostic and t herapeutic strategies in t he irritable bowel syndr o me[J].Minerva Med,2004,95:42741

[16]At kinson W,Sheldon TA,Shaat h N,et al.Food eli mination based on Ig G antibodie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 o me:A rando mised controlled trial[J].Gut,2004,53:14591464

[17]张茂燕,吴成,王震,et al.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食物不耐受检测结果分析[J].安徽医学,2012(01):93-94

[18]Zhao H M,Zhang J,You J Y.[Research progress in causes of persistent or chr onic diarr hea in children].[J].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2012,14(8):639-642

[19]李玉华,项立,肖智辉,et al.食物不耐受与儿童慢性腹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9):2170-2172

[20]张强英,杨光,余咏文,et al.食物特异性Ig G抗体检测在儿童再发性腹痛中的意义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5):19-20

猜你喜欢

腹痛特异性鸡蛋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痛候”导引法
下腹部腹痛应做哪些检查诊断
神奇的鸡蛋画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