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急性脑梗死检测FIB、CRP临床价值意义

2013-08-15陈旺青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血小板血栓病灶

陈旺青

(浙江省义乌市中心血站检验科 浙江 义乌 322000)

血液有形成分中尤其血小板极易黏附在病变血管内膜处,黏附聚集的血小板,能释放出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加速血小板的再聚集,极易形成动脉附壁血栓。血液成分中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等含量的增加,可使血液黏度增高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导致血流速度减慢,以及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白血病、严重贫血等,均易促使血栓形成。本文通过检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FIB、CRP水平,探讨其含量与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

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2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历资料,男40例,女26例,年龄65-84岁,主要临床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所有病例经CT 确诊,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同时选择本院健康中青年人员体检资料作为对照组。

2 检测方法

C-反应蛋白(CRP)采用挪威READERⅡ金标定量仪测定,血清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赛科希德SF-8000全自动血凝仪测定。根据全国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将老年急性脑梗死分为轻型组(0-15分)23例、中型组(16-30分)26例和重型组(31-45分)16例。根据入院CT/MRI扫描所示病灶大小,按Adama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大面积梗死组、小面积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3 结果

经检测得知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与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病情越严重,病灶的面积越大,C-反应蛋白与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越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动态监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FIB、CRP的含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病灶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作用。

4 讨论

近年来,由于检测技术的更新,测定C-反应蛋白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使CRP 在临床应用领域大大增加。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C-反应蛋白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C-反应蛋白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C-反应蛋白与WBC存在正相关。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反应蛋白可早于WBC 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因此,C-反应蛋白可作为老年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是预测其病情严重程度和梗死面积大小的指标。

纤维蛋白原系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亦存在于血小板和巨核细胞。正常血浆浓度为1.5-3.5g/L,因此当肝脏严重受损,使肝脏合成纤维蛋白原功能发生障碍,则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和纤维素与粥样斑块形成的关系极为密切。已知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吸烟、糖尿病,尤其是高血清甘油三酯都能引起血浆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升高,从而降低了纤溶酶原的合成。血液粘稠度比较高,这些均有利于纤维素的形成。本文发现在>70岁的首发非栓塞性老年脑梗死患者中,血清FIB 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FIB 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作用。因此,动态监测血清纤维蛋白原与C-反应蛋白的含量,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病灶面积及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预测作用。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10:79-81

猜你喜欢

血小板血栓病灶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预防吉西他滨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