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池塘生态养殖淡水白鲳高产技术

2013-08-15羿淑红王桂霞张绍莉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水产站024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投饵罗非鱼鱼种

羿淑红 王桂霞 张绍莉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水产站 024000

赤峰是东北地区的水产大市。喀喇沁旗位于赤峰最南端,与河北省、辽宁省毗邻,据北京380km。近年来,家鱼养殖效益有所下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提高渔民收入,旗水产站于2011 至2012年对淡水白鲳进行无公害生态养殖试验。在2年的试验中,淡水白鲳的最高亩产达到850kg,品质和规格均能达到预期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技术总结如下。

1 生产基本条件

1.1 池塘

养殖场鱼池四周为水泥板坡面,底面为壤土。试验池塘2 个,总面积为10 亩。东西走向,光照、通风条件较好。保水性良好,平均水深为2m,注排水十分方便,有独立的注水管道和排污管道。试验池塘安装自动投饵机,每个池塘均配有3.0kw 增氧机1 台。

1.2 水质

养殖池水为深层地下水,自备冷热水井,经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检测表明,水质偏碱,pH 为6.8~8.0,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养殖用水标准。

1.3 苗种来源

投放的淡水白鲳及罗非鱼苗种来源于海南冠海良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其他套养的家鱼鱼种来自本地。试验苗种规格整齐,体表光滑,健壮无病。热带淡水白鲳及罗非鱼苗于上一年10月中旬引进,在温室大棚越冬,放养前规格为100~150g。

2 技术措施

2.1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前1年秋天将试验池塘的水放尽,经过冬天冻塘,春天再用200kg/亩生石灰干法消毒,杀死大量的病原体。当池塘水温达到20℃以上时放养鱼种,避免鱼生病。每年5月10日用生石灰干法消毒,7天后向池塘加注井水,可根据温度情况调节冷、热水的注水量。注水的同时,每亩水面施发酵好的牛粪或鸡粪400kg,培育浮游生物。

2.2 苗种放养

苗种放养入池前要调节水温,养殖试验池水温与越冬棚水温最好相差不超过2℃。在温度达到20℃以上时可以放养苗种。鱼种入塘前要用5%的食盐水浸泡15 分钟。

2.3 驯化及投饵

(1)驯化。鱼种入池2天后开始投饵驯化。采用人工投饵驯化,每天4 次。开始驯化一定要有耐心,周围无杂音,每次至少40 分钟,慢慢敲桶,少撒饵料,逐渐有鱼上来吃食,这时只要喂七成饱即停止投喂。驯化前几天始终让鱼处于半饥饿状态,5~6天即可形成集群抢食的习惯。

(2)投饵。该养殖场选用通辽岳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岳泰牌罗非鱼饲料,饲料颗粒从1.5~3.2mm 逐渐增加。该饲料符合国家无公害标准,以进口鱼粉和优质豆粕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鱼类生长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和预防鱼病的成分。

(3)投喂。投喂实行“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驯化成功后采用投饵机投喂。每天上、下午各2 次,投喂数量为:6月份投饵率为3%~4%、7~8月份为4%~6%、9月份为4%。并根据鱼的吃食情况、天气、水质和水温等灵活掌握,投饵率的制定以鱼吃八分饱为宜。

2.4 水质调节

(1)定期泼洒石灰水,每隔半月每亩用20kg 生石灰水全池泼洒1 次。

(2)及时施用微生物制剂。当水质不太好时,及时施用光合细菌来改善水质。

(3)定期排污,及时加注新水。夏季高温时,每半个月打开排污阀门,将底部污水排出,每次排出30cm 的水,然后再及时加注深井水,水深保持在2m 左右。

(4)合理使用增氧机。为了防止因水温高、鱼密度大而出现鱼类浮头,晴天每天中午12∶00~14∶00开增氧机,效果比较好,鱼既未发生疾病也没有出现浮头。

3 实验结果

3.1 淡水白鲳产量

2011年5月21日放养至9月28日收获,养殖期为130天,共收获淡水白鲳7500kg,亩产750kg,最大个体2kg/尾;2012年5月20日放养至10月7日捕捞,生长期增加10天,鱼种规格增大,共收获淡水白鲳8500kg,亩产平均为850kg,最大个体2.2kg/尾。

3.2 收益

(1)2011年淡水白鲳产量为7500kg,产值为18 万元。罗非鱼产量为1300kg,产值3.12 万元;草鱼产量为1500kg,产值2.4 万元;鲢鱼产量为2000kg,产值2 万元。总收入25.52 万元,投入饲料、人工、水电费、药物、鱼种等费用20.3 万元,亩纯利润为5220 元。

(2)2012年淡水白鲳产量为8500kg,产值为25.5万元(单价由2006年的24 元/kg 增加至30 元/kg)。

罗非鱼产量为1320kg,产值3.696 万元(单价由24 元/kg 提高至28 元/kg);草鱼、鲢鱼价格不变,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总收入为33.6 万元,投入饲料、人工、水电费、药物、鱼种等费用27.8 万元,亩纯利润为5800 元。

4 分析与讨论

(1)淡水白鲳的亩产量、放收时间和规格直接影响产量。

(2)2011年的鱼价上涨也是效益增加的主要原因。

(3)两年没有鱼病发生。其原因为前一年池塘放干水经过冬天冻塘,杀死了大量的病原体。高温季节定期排污,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在鱼密度增多时,中午开增氧机,使底层水有充足的溶氧,增加鱼体的免疫力,减少了发病率。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并保持投喂八分饱,既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又减少了肠道疾病。

(4)只要能够保证足够的水温,热带淡水白鲳和罗非鱼在北方池塘能够养殖。

5 结论

两年的实验结果表明,尽管赤峰地区热带鱼生长期短,但如果严格按生态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进行无公害淡水白鲳生态养殖是可行的。达到一定规模,即可推广到赤峰周边的河北和辽宁地区,为渔民增加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投饵罗非鱼鱼种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罗非鱼养殖模式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
投饵机的选用与维护
罗非鱼 年总产量全国第三位
冬放鱼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