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探析

2013-08-15

文教资料 2013年11期
关键词:党务学生党员民办

徐 伟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昆山 215300)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有民办高校676所,2012年全国有民办高校676所,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累计达1096923人①,成为我国高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基地。但是,作为教育人、培养人、感化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战略要地的学生党建工作,在民办高职院校却因为办学体制、领导机制、师生状况等原因存在不少困难。如何面对困难,提出措施,完善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的政治堡垒作用,应该成为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管理层面的困难

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既要贯彻落实上级赋予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又有自身的特殊性,如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大,党员活动开展少,学生党员名额限制等,学生党建工作在管理层面上存在诸多困难。

(一)工作环境之困。

自2006年《关于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党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党组织的建立、职能、管理、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完善,但其学生党建工作依然困难不少。

一是对学院的经营状况依附性过强。民办高职院校的生存是学生党建存在的基础,学校有了发展,学生党建工作才能得以加强和重视。但是,民办高职院校在资金上自负盈亏,国家对其税收优惠政策有限,收入成了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今,在高考人数逐年递减的情况下,民办高职院校竞争异常激烈,有些民办高职院校生存都举步维艰。为筹措资金,民办高职院校多进行自考助学、技能培训等非学历教育,其收入因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或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一些地方税务部门就向其征收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②,无疑又给学校增添了不少压力。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存在困难可想而知。

二是体制机制影响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民办高职院校是民办非企业法人性质单位,实行董(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公办高校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存在本质区别。这一体制决定了其党组织在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活动开展等方面都难以达到与公办院校学生党建相同的工作效果。

(二)党务队伍之困。

民办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来源主要有二:一是退休返聘的公办高校教师,二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退休返聘的老党务工作者除了学院或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大多数选择把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以免影响人事关系。青年党务工作者以临时就业心态在岗,缺乏归属感,对组织学习和活动不够重视,导致年轻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大,人员流失严重,工作队伍不稳定。各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主要以兼职为主,存在业务不熟悉、工作不到位等现象。党务工作者的不稳定使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两个隐患:第一,组织发展工作不规范。由于不熟悉业务,党务工作者在发展学生党员时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执行,对发展学生党员所需要准备的材料一知半解。因此,在学院党委组织材料审查时,存在材料不合格、程序不规范的现象;第二,党支部组织生活效果不理想。党的组织生活是对学生党员实施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形式。民办高校的党务工作者由于业务不熟悉,在组织生活时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既不能调动学生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发展层面的困难

(一)学生党员发展的名额限制。

民办高职院校的党组织一般都隶属于省、市教育工委组织处,学院虽然有自己的党委,但在学生党员发展上权属有限,上级从把握发展学生党员的质量角度出发,对民办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均有比较严格的名额限制。学生到毕业前夕一个班级也只有1-2人能发展成为党员或预备党员。这样“一刀切”的数量控制,在发展学生党员时很难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利于把更多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名额限制造成一些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带着遗憾走上了社会。

(二)学生党员所起模范作用有限。

民办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一则因为学制短且实习期长,二则因为培养发展过程长,一名优秀的学生发展为预备党员时大多已是大三毕业前,基本上都已走上实习岗位。这样,低年级同学对其不了解,同年级同学已在各自的岗位上实习,因此,无论是对同级同学,还是对低年级同学来说,均与其接触不多。尽管这些学生党员自身具备发挥一定的先锋模范作用,但客观上范围有限、作用有限。

(三)转接程序教育滞后影响党员关系转接。

因为学生发展为预备党员时,基本已在社会实习了,这时候学生整天忙于顶岗实习、落实就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事务,而且又分散在各个企业,刚刚发展为预备党员,马上又面临组织关系转接,忽视自身的忙乱,加上组织关系转接程序教育的相对滞后,使很多毕业生党员因不熟悉党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单位难落实或变动等原因,迟迟未将组织关系迁移,有的甚至失去了联络,不仅没有如期过组织生活,反而耽误了正常转正时间,有的甚至忘记党员身份,最终失去了与党组织的直接联系甚至自行脱党,十分可惜。

三、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要解决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既要坚持党的基本政策方针,又要根据其自身特色在领导决策体制、工作体系、管理模式上探索新路。

(一)创新领导决策体制,为学生党建工作争取发展空间。

民办院校举办人的信仰不一定是马克思主义,他们可能是无党派人士,也可能是民主派人士,这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意见》(中组发[2000]7号)对民办高校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学校决策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符合条件的学校决策机构和行政管理机构中的党员可按照党的有关规定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目前这种机制在广大民办高校已经实行,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尽管如此,在决策实践中是存在信仰、关注角度、方案执行差异等方面困难的。要做到求同存异,党委领导在执行决策环节时,就要保证实现有党组织负责人进入董事会的决策领导层,保证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其政治核心作用。

在高等教育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趋势下,举办方首先考虑的是生存,然后才是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面对现实,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必须把握基本原则,即遵守《民办教育促进法》,按照党章和法规要求开展工作,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党委与董事会的关系,特别是进入董事会的党组织负责人,更要利用自己的双重身份,争取董事会的理解和支持,探索建立与民办院校相适应的党委领导体制,努力形成一个“董事长、校长和党委书记(督导专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③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党建工作争取发展空间,保证党的基层组织顺利运行,保护党务工作者的合理权益诉求,保障学生党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创新党务组织机制,推动学生党建工作规范化发展。

针对民办高职院校老党务工作者组织关系不在校内,年轻党务工作者流动性强的特点,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要建立以老党员为核心,年轻党员为主体的党务工作体制,并从两方面稳定这支党务工作队伍:一方面,党组织在院校顺利发展的基础上,应适当为年轻党务工作者争取权利和提供一定的学习平台,使年轻党员有归属感。另一方面,各支部可挑选熟悉业务并且相对稳定的老党员作为党务工作负责人,选拔年轻党员参与党务工作,应对年轻党员不稳定状况。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党务工作监督体制推动学生党建工作规范化运行。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机构相对而言不够齐备,要克服并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保证其监督职能。从日常学生党建工作来看,党组织不仅要积极领导和支持群众组织正常开展工作,还要对党务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周报、月报监控,不断完善学生党建工作。

(三)创新党建管理模式,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向紧凑型发展。

鉴于民办高职院校学制短、学生党建权限小、发展党员流程长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流程梳理和程序再造,合理调配资源,及时掌握资讯,探索建立一套紧凑型的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学生党建工作向发展顺畅、衔接紧密的良性轨道运行。

一是以学生工作为基础灵活配设党务工作机构和人员。首先,院系部分党务部门与学生管理部门可以合署办公。既精简机构和保证学生党务人员的相对稳定,又让党务工作者熟悉学生情况,及时把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其次,各院系党组织负责人可以由行政领导,特别是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兼任,统筹学生管理、思想教育和学生党建,让党建工作带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是打通瓶颈环节紧密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第一,在严控准入关口的基础上和不违背党章的原则下,提前谋划,提前发现,提前选拔一批综合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学生作为发展对象,并且可以探索以适当形式对他们提前培养,确保一旦条件成熟,即可迅速发展为预备党员。此外,学校还可以积极对上争取,适当提前发展这些已经提前受过组织系统培养的优秀学生。第二,优化培养流程,将组织关系转接教育等事项提前到学生尚未进企业实习前进行,使其认识到组织关系对党员的重要性,避免给学生党员的培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第三,与学生群团组织充分合作,加大学生党建工作辐射面。在完善党建工作过程中,可以与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联合起来开展工作,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民办高职院校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是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高学生党建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注释:

①各级各类民办高校基本情况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200/201201/129614.html.

②侯小娟.制定完善相关税收优惠促民办教育发展.中国青年报,2007-8-29.

③袁贵仁.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7(9).

猜你喜欢

党务学生党员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